鄭云
畢業后我一直從事高中英語教學工作,我已經送三屆學生走出了高中校園。在這些學生身上我發現,閱讀理解做得好往往在考試中能取得好成績,反之就有可能一敗涂地,可見其重要性。而大部分學生對這一部分掌握得不好,有的甚至存在畏懼心理,一看到閱讀理解就有些不知所措。我總結了這幾年的教學心得與體會,與大家分享。
一
學生對閱讀理解題產生畏懼心理,主要有以下原因:(1)學生自身詞匯量太少,基礎不扎實;(2)學生對閱讀材料缺乏興趣,在閱讀中沒有體驗到快樂;(3)學生自身的心理素質欠佳,缺乏自信心,遇到篇幅相對較長,生詞相對較多的文章時,易產生畏難情緒;(4)缺乏正確的閱讀方法和技巧,存在不良習慣,從而產生閱讀障礙,影響閱讀效果。這樣一來,在學習中便對英語閱讀理解有一種本能的排斥、失去興趣,做題過程中注意力分散,記憶力下降。
因此,我從學生自身出發,總結了一些措施。
首先,學生應該掌握豐富的詞匯知識,詞匯是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是進行閱讀的基礎。新課標對高中畢業生的詞匯要求是:運用詞匯閱讀理解和表達不同的功能、意圖和態度等;運用詞匯描述比較復雜的事物、行為和特征,說明概念等;學會使用3,000個單詞和400—500個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新課標詞匯表共收集英語詞匯3,300個,短語360個。
其次,不僅要熟悉這些單詞常見的詞性和基本意義,而且還要了解單詞的轉類及引申意義。如果考生只知道question和head分別作名詞,基本意思分別是“問題”和“頭,腦袋”。那么對句子Father questioned his daughter where she was heading when he saw her.中的question和head就不能理解,從而造成句子理解錯誤。
最后,還要了解詞綴的意義、認識常見的首字母縮略詞。當我們認識like時,就要知道dislike和unlike的詞性和意義區別;在認識able后,也要了解disable和unable詞性和意義的不同。如果把He is unable to get here today.理解為“他今天到這里時殘疾了。”就大錯特錯了。因此,正確掌握詞匯知識,是正確理解的保證。
二
在有豐富的詞匯基礎上,還需要有一定的語法知識,英語跟漢語不一樣,英語的語法形式表示著重要的意義。如果對語法形式理解錯誤,勢必引起對句子的理解錯誤。
1.動詞的時態、語態和語氣。英語閱讀中必須特別注意文章中的時態、語態和語氣,因為,它們的形式分別代表著特別的意義。如I didnt know English.就說明“我”過去不懂英語,言外之意,現在對英語已經略知一二;如If I had been told about this,I wouldnt have done such a foolish thing.為虛擬語氣,內容與事實相反,說明“原來沒有人告訴我這件事,于是我做了一件如此愚蠢的事情?!?/p>
2.非謂語動詞的意義。非謂語動詞非常復雜,閱讀理解中,更要小心。如不定式和動詞的-ing形式都能表結果,而不定式只能表示一種意外的結果;動詞的-ing形式表示事物發展的正常結果。在與謂語動詞的關系上,不定式所表示的動作一般發生在謂語動作之后;動詞的-ing形式表示的動作與謂語動作同時發生或發生在謂語動詞的動作之前;而-ed的形式則表示在謂語動作之前。它們都是副詞,只不過有-ly時,修飾抽象概念,無-ly時,修飾具體的概念,如:high與highly,deep與deeply等;而hard和hardly都是副詞,意思卻完全不同,前者表示“激烈,猛烈;努力”,后者的意思是“幾乎不”,相當于almost not。
3.句子結構。從一個句子中所含的主謂結構來看,英語中句子分為簡單句和復合句;從句子的功能來看,英語句子分為陳述句、疑問句、祈使句和感嘆句;從句子的結構來看,英語句子可以分為正常語序句、倒裝句、強調句、省略句等
在此基礎上學生還要掌握大量的習語及固定搭配知識,每一種語言都有自己的習慣用語和固定搭配。一般情況下,這些用語和固定搭配是不能單從字面上理解的,英語也是如此。如eat ones words的意思并不是“食言,說話不算數”而是“收回前言,為說錯話而道歉”;break ones words的意思才是“食言,失言”。又如,如果把have words with sb理解為“跟某人談話”,那么就錯了,它的意思是“跟某人吵嘴”;而have a word/talk with sb的意思才是“跟某人談話”。因此,這就要求同學們在平時的英語學習中必須進行廣泛的閱讀,積累、掌握英語中的習語及固定搭配。
同時要求學生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注意積累背景知識,如果背景知識豐富,閱讀起來輕而易舉;如果背景知識貧乏,閱讀起來就會感到困難,甚至理解不了。當然,高考英語閱讀理解方面的短文不僅包括社會生活、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各方面的知識,還包括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電腦技術、音樂、美術等各學科方面的知識。如果某學科的知識貧乏,勢必會影響對這方面的短文的理解。因此,學好各學科的知識,對各學科知識的綜合運用,是提高英語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保障。
參考文獻:
[1]石安石,詹人鳳.語言學概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2]威爾金斯.外語學習與教學的原理[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公司,1987.
[3]王篤勤.英語教學策略論[M].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2.
[4]馬德高,馬茂祥.星火無障礙大學閱讀理解[M].北京:國際文化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