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四宏
近年來,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經濟金融的不斷發展,銀行現金管理工作中也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需要認真研究解決。
一、主要問題
1、現金管理制度和法規滯后于經濟的發展。目前,我國現金管理的基本規章制度仍是執行1988年國務院頒布的《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及人民銀行制定的實施細則,但隨著我國經濟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條例》已不能覆蓋現金流通的全部,不能適應當前經濟生活中的客觀實際情況,主要表現在:一是有些條款已經過時,不能滿足現階段國民經濟生活的正常現金需求;二是有些條款規定得過于原則,操作性差,或者執行隨著性大;三是對當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條例》沒有做出規定,如私營企業、個體經營者的商品交易大量使用現金結算問題,非銀行金融機構現金管理問題等。
2、開戶銀行管理功能弱化。從目前情況看,由于認識不足,開戶銀行作為現金管理的中心環節,作用沒有得到充分發揮,部分開戶銀行出于自身利益的考慮,對開戶單位不敢檢查,發現問題更不敢處罰;在執行大額現金支付管理制度時,一些開戶銀行流于形式,沒有落實專人負責,賬表記錄不完整,少登、漏登或有意不登情況時有發生。更有甚者,有些開戶銀行對開戶單位支現用途的真實性和合理性根本不把關,不審查,不登記,敞開放行。
3、違規用現的經濟主體多元化。具體表現在:儲蓄賬戶成為套取現金的主渠道,大額支取現金無審批、無備案的現象普遍存在;多頭開戶、非基本戶支取現金的問題普遍存在;企業超范圍、超起點使用現金,隱瞞真實用途,現金體外循環的范圍不斷擴大,使用量有增無減,難以控制。
4、現金管理手段落后。目前基層央行現金管理只能通過商業銀行報送備案資料和實施現場檢查等簡單的手工操作方式來實施,不能利用先進的計算機軟件來分析現金流量變化的特點,為加強現金管理提出有效的解決方案。同時,也未能與反洗錢工作有效結合,基層行現金管理與反洗錢工作分屬兩個部門,現金管理檢查與賬戶管理檢查未能有效結合,大額支現手段花樣繁多。一些開戶單位多頭開戶,且均能辦理現金結算業務,并編造名目套取現金;或者通過支票轉儲,套取現金;或者將銷售款、罰款等轉入儲蓄賬戶,表現為儲蓄存款增加,但沒有儲蓄現金收入,而通過儲蓄存款賬戶提取現金使用。此外,由于目前普遍存在的信用危機,企業經營者為避免結算風險,逃避銀行收貸和少交稅費,較多地選擇“一手交錢,一手交貨”的現金交易方式,使現金交易量普遍增加,造成現金的“體外循環”。
5、現金使用頻繁且流量逐年增大,現金管理難度加大。從調查了解的情況看,雖然信用卡、儲蓄卡等電子貨幣的迅速發展能減少現金流量,但由于目前整個社會信用狀況不佳,為確保資金的安全性,在很多領域,尤其是商業銀行領域,現金結算的比重明顯擴大,很多交易合同條款中甚至明確要求采取現金方式支付,并對現金結算交易給以一定優惠。同時,隨著住房、交通、醫療衛生、文化教育等費用開支的逐步增長,以及部分國有企業、事業單位購買生產性原材料和日常辦公用品結算主體由原來的公對公轉賬結算轉為現在的公對私現金結算,都從客觀上加大了流通中現金的使用量,且呈逐年上升之勢。
二、對策建議
1、建立和完善現金管理法規、制度。建議盡快修訂《現金管理暫行條例》及人民銀行制定的實施細則,重點明確現金管理的主體、客體和相應的法律責任。明確商業銀行現金管理的地位和職責,提高其對現金管理重要性的認識,充分發揮商業銀行作為現金管理第一道關口的重要作用,促使其由行政管理向法制管理轉變,提高商業銀行對開戶單位違規處罰的權威性。特別是要進一步界定反洗錢、銀行賬戶管理和現金管理有關職能交叉、職能定位模糊的問題,明確大額現金存取上下限額、審批權限和備案要求。基層人民銀行要針對現金管理工作的實際,制定切合實際的管理考核辦法;要變過去被動的、機械的“卡”和“堵”為主動的、靈活的“引”和“疏”,并摸索出一套以管理帶服務、以服務促管理的有效做法。
2、加強宣傳與培訓考核。一是要把現金管理法規宣傳作為現金管理的重點工作。現金管理政策性強、涉及面廣,基層人民銀行結合反假宣傳和反洗錢工作,采用群眾喜聞樂見的方式,廣泛向社會各界、公眾宣傳現金管理的有關規定和制度,使人們充分認識到在社會經濟活動中大量使用現金的諸多危害。銀行和開戶單位要建立密切聯系和相互配合的工作機制。二是要抓住現金管理的薄弱環節,開展有針對性的法規制度宣傳。除一般性、常規性宣傳外,還要開展一些針對個體工商戶、民營企業主、開戶單位財會人員的專題宣傳,使其了解掌握現金管理的政策法規,從源頭上杜絕違規現象的發生。三是加大培訓力度,基層人民銀行適時組織各金融機構一線人員分期分批地進行現金管理培訓和考試,并建議各金融機構將現金管理納入其內設部門業務考核范圍。各金融機構還要根據員工的變動情況適時組織開展現金管理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培訓。
3、充實現金管理工作力量,提高現金管理水平。鑒于目前基層人民銀行現金管理工作力量薄弱,貨幣發行人員身兼多崗現狀,建議整合基層人民銀行內設機構,以提高基層人民銀行在轄內的宏觀調控和微觀監管效能。具體設想:一是設立反洗錢綜合監管部門,具體承擔反洗錢、銀行賬戶和現金管理的監督管理職能;二是在貨幣發行部門內單獨設立現金管理專職崗位,專司現金管理現場檢查和日常非現場檢查工作;三是組織規模檢查,以支行為單位,從全行抽調精兵強將,每年不定期地組織一至二次對商業銀行和農村信用社的現金管理現場檢查,改變目前按季對金融機構開展現金管理現場檢查次數頻繁、效果不佳和貨幣發行部門“孤軍作戰”的局面。
4、提高現金管理的科技含量。通過充分利用網絡資源,構建覆蓋整個金融體系、全國聯網的現金管理登記系統,融監控、統計、查詢、分析為一體,通過大額異常現金支付監測系統的運用,使現金管理的審批、備案、現金收支的統計、對比、分析等業務均能通過網絡上機操作,徹底改變監管手段落后、監管信息滯后、監管效果不理想的現狀,實現對現金存取的實時管理,變靜態控制為靜、動態控制,實現工作重點由現場監管向非現場監管的轉移,將現金管理與反洗錢工作有效結合,以提高現金管理的效能,防范和化解現金結算風險,防范和打擊詐騙、洗錢、逃稅等經濟犯罪活動,及時發現和解決工作中不斷出現的新問題、新情況,將現金管理制度落到實處。
5、加快金融創新的步伐,完善現金管理的服務體系。要大力提高金融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為客戶創造一個良好金融服務環境,完善與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金融服務體系。首先要抓住央行加大社會征信建設的有利時機,建立社會信用監督和管理機制,改善信用環境,為經濟發展創造良好的信用環境。其次是金融機構應探索金融營銷方式,為客戶提供便利、快捷的結算方式,及時向開戶單位和個人宣傳介紹新的結算工具,幫助客戶掌握相關結算工具的使用方法。再次是央行和商業銀行要暢通結算渠道,加快支付結算和電子匯兌的建設,提高資金周轉速度,并為客戶在開立賬戶、辦理結算等方面提供優質服務,加快金融創新的步伐,推出適合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和個人的金融服務工具,有多樣化的金融服務工具,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非公有制經濟單位和個人對現金的偏好,從而可減少流通領域中的現金使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