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志銘
近年來,隨著小額貸款公司數量和業務規模的迅速發展,其持續發展問題引起了各級管理部門的高度關注。特別是國務院出臺《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后,小額貸款公司變身轉型、逐步發展為村鎮銀行的呼聲日益高漲。為更好地對接中央政策,把握發展機遇,為此筆者對郴州市小額貸款公司的發展狀況及改制村鎮銀行的可行性情況進行了調查。
一、小額貸款公司發展的基本情況
(一)全國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情況。截至2011年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4282家、貸款余額3915億元,分別比2010年增加1668家、1940億元,分別增長63.81%。98.23%。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勢頭良好,對經濟的支持作用日益顯現。
(二)郴州市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情況。截至2011年末,郴州市已經審批了10家小額貸款公司(2011年已開業的有8家),注冊資本42000萬元,從業人員103人;全市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4.92億元,較去年增加3.41億元,增長325.18%;當年實現盈利1905萬元,是上年的9.92倍,上繳地稅441.06萬元。目前,郴州市小額貸款公司的數量和貸款余額比2010年均實現了翻番,規模僅次于長沙,居全省第二位。
二、小額貸款公司發展面臨的主要問題
(一)法律性質定位模糊,發展方向有待明確
一是小額貸款公司從事的是金融業務,卻被定位為工商企業,這種定性上的模糊既使小額貸款公司無法完全納入金融業的監管體系。二是小額貸款公司由地方政府金融證券辦、工商局、人民銀行、銀行監局、稅務局、財政局、公安局、審計局等多部門管理,多頭監管,易造成監管空虛化問題。三是小額貸款公司發展方向不明確,增資擴股、做大做強的政策風險較大。
(二)稅收負擔較重,資本回報率偏低
小額貸款公司目前本身從事的是資金融通的金融業務,并非生產經營類企業,但其稅賦卻是按照工商企業類別執行的,享受不到有關金融企業稅收優惠政策。其營業稅及附加按照5%的比例征收,而轄內的農村信用社及村鎮銀行則是按3%來征收。企業所得稅按照25%的比例全額征收,股東分紅要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再加上教育附加稅、城建稅等,使稅負接近占到營業收入的50%。去年郴州市小額貸款公司的稅后利潤總額為1905萬元,資本回報率僅為4.05%,對于開辦兩年的小額貸款公司來說尚低于兩年期定期存款利息4.4%。
(三)融資渠道狹窄,業務規模難以擴張
按中國人民銀行與銀監會聯合出臺的《關于小額貸款公司的指導意見》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主要資金來源為股東繳納的資本金、捐贈資金以及來自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入資金,且融入金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資金來源匱乏制約了小額貸款公司業務規模的擴張。與此同時,由于小額貸款公司只能相互之間進行資金拆借,不能進入銀行間市場拆借,因此,資金短缺時極易誘發高利貸等非法形式融資。以郴州市小額貸款公司運行為例,按照8家小額貸款公司注冊資本4.2億元及50%的融資限制測算,全市小額貸款公司可從銀行業金融機構融入資金的額度約為2.1億元,但實際全市只有三家小額貸款公司從國家開發銀行融入資金6500萬元,無論是融資機構或是融資金額都偏少。當前全市8家小額貸款公司的貸款余額為4.92億元,注冊資本為4.2億元,加上0.65億元的銀行長期借款,再加上自我“造血”積累的當年利潤總額0.19億元,扣除貸款損失準備0.05億元,合計可貸資金為4.99億元,資金投放量達98.6%。
(四)風險保障能力弱,經營風險較大
目前,全市8家小額貸款公司已出現逾期貸款1148萬元,其中逾期3個月以上的不良貸款174萬元,而貸款損失準備僅為500萬元。由于不像商業銀行有最后貸款人作為保障機制,一旦出現壞賬,部分小額貸款公司可能會面臨經營困難。特別是,當前小額貸款公司信用及保證貸款占比達80.3%,小額貸款公司尚未實現與人民銀行征信系統的對接,對客戶信用狀況掌握不充分,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損失風險較大。
三、小額貸款公司改制村鎮銀行的可行性分析
(一)改制村鎮銀行的經營基礎。根據2008年銀監會與人民銀行出臺《關于小額貸款公司試點指導意見》及2009年《小額貸款公司改制設立村鎮銀行暫行規定》要求新成立的小額貸款公司,持續營業3年以上(含3年),并且近兩個會計年度連續盈利,不良貸款率低于2%,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130%以上,才可轉型為村鎮銀行。從我市的實際情況來看,截至2011年末,郴州市已經審批了10家小額貸款公司,持續經營兩年的有3家,經營態勢良好,初步具備改制所需要的經營基礎。
一是持續經營三年期的條件即將突破。雖然本市目前尚無1家小額貸款公司滿足持續經營三年以上的規定,但自2013年1月起將陸續到期。其中,北湖金源小額貸款公司是本市第一家小額貸款公司,成立于2010年1月20日,注冊資本5000萬,同時也是湖南省小額貸款公司行業協會副會長單位。目前尚未出現不良貸款,計提的貸款損失準備有73.53萬元,符合貸款損失準備充足率在130%以上的要求;且貸款全部投放所在縣域的要求;未出現單一客戶貸款余額未出現超過資本凈額5%的現象,以及未出現單一集團客戶貸款余額超過資本凈額的10%的現象。
二是基本符合國家支持“三農”和微小企業的政策要求。面對多元化、多層次的農村金融需求,全市各小額貸款公司堅持以服務“三農”為立足點,信貸業務不斷發展。至2011年末,全市小額貸款公司貸款余額4.92億元,其中,涉農貸款余額為3.28億元,占比66.67%,符合涉農貸款余額占全部貸款余額的比例均不低于60%的要求;農戶貸款余額1.4億元,占比28.46%;中小企業貸款余額2.08億元,占比42.39%。
三是經營效益逐步顯現。小額貸款公司的靈活經營機制從根本上滿足了轄內經濟體及個人對小額信貸的需求,自身效益也逐年增加。2011年全市小額貸款公司利潤總額為1905萬元,其中,金源、富民、中盛已經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實現盈利。目前,全市出現逾期貸款的小額貸款公司共有3家,分別是開發區銀豐、蘇仙中盛、桂陽富民小額貸款公司,逾期貸款總金額為1148萬元,其中逾期三個月以上貸款174萬元,套用貸款五級分類的不良貸款率為0.35%。這3家小額貸款公司的不良貸款清收工作正在有序進行。
(二)小貸公司可持續發展的內在需求。在目前“只貸不存”的經營模式下,小額貸款公司業務發展受到了較大的制約,難以滿足旺盛的貸款需求。因此,小額貸款公司存在著較強的改制需求。
一是拓寬資金來源需求。當前郴州市小額貸款資金來源渠道少,主要來源于三個方面:一是股東認繳的股本金及股東借款,合計4.2億元。占可用資金的84.17%;二是銀行融資。按規定小額貸款公司的資金來源不超過兩個銀行業金融機構的融入資金,且融入金額不得超過資本凈額的50%。目前轄內3家小額貸款公司共向國家開發銀行融資6500萬元,遠低于按50%的融資限制額2.1億元;三是其它資金來源,主要是地方政府給的開辦費及向其它小額貸款公司相互拆借的資金。
二是拓展業務的需求。目前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發展單一,經營范圍基本限定于發放貸款,收入來源也主要是貸款利息收入及財務咨詢費收入。這嚴重制約了小額貸款公司發展多層次金融業務的需求。
三是風險防控的需求。雖然目前小額貸款公司逾期貸款率相對較低,但是貸款的潛在風仍然存在。主要表現為小額貸款公司貸款投放額度相對較大,與“小額、分散”的信貸投放原則存在背離,導致潛在風險較為集中。目前我市8家小額貸款公司已經出逾期貸款1148萬元,而其利潤總額僅為1905萬元,若出現幾筆大額貸款壞賬,經營就可能出現虧損。
四是持續性盈利的需要。當前小額貸款公司已經實現連續兩年盈利,但是盈利金額尚小,且辦公場所好多是租過來的,自有固定資產少,需要通過轉型改革來提高小額貸款公司的持續性的盈利能力。
四、相關建議
(一)引導有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向村鎮銀行進行試點轉型。2010年5月13日發布的《國務院關于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若干意見》(即新36條)第18條規定,“鼓勵民間資本發起或參與設立村鎮銀行”,國家在政策上已經允許民間資本發起設立村鎮銀行。目前我市多家小額貸款公司經營狀況良好,連續兩年盈利,且不良貸款率低于0.35%。建議充分利用省委省政府給予的“郴州先行先試34條”政策優勢,出臺《支持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試點轉型為村鎮銀行》的相關文件。在發展壯大的基礎上,向上爭取財政資金以及引進戰略投資者,進行改制試點,支持符合條件的小額貸款公司轉為村鎮銀行。
(二)研究落實小額貸款公司稅收優惠和補助政策。小額貸款公司開辦初期營利方式少,資本回報率低,交納的稅負較高,這影響了小額貸款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積極性。建議開辦初期給予免稅及開辦費支持,待其發展以后參照業務相近的農村信用社及村鎮銀行執行的營業稅及附加3%的比例上繳或將其納入小型微型企業減半征收企業所得稅政策范圍之中。對其發放涉農貸款,參照農信社,給予財政資金獎勵及貼息支持。
(三)協調銀行業金融機構加大對小額貸款的融資支持。在金融支持小微企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建議本地金融機構給予小額貸款公司信貸方面支持,向小額貸款公司開放企業委托貸款業務,使手有余錢的大企業如果想獲得超過銀行存款的收益,可以將手中的資金委托給小貸公司用于發放貸款。
(四)盡快協調小額貸款公司與人民銀行征信系統實現對接。協調幫助小額貸款公司加入人民銀行征信系統,使小額貸款公司能在進行貸款授理前,進入征信系統查詢客戶信用,及時識別客戶信用狀況,減少小額貸款公司的業務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