欒寅征
前不久,一所占地面積為900平方米的交通工具設計教學研發中心,在位于燕郊的中央美術學院藝術設計教學研發基地當中正式落成并投入使用。在這里,一系列的專業設備能實現包括1:1汽車油泥模型銑削、噴漆在內的全部流程。以往封閉在汽車企業中最為核心的神秘環節已經成為中央美院汽車設計教學中的必修課,除此之外,中央美院還將通過更多的方式重點打造交通工具設計人才。對此,中央美院設計學院的王敏院長為《汽車觀察》記者進行了解讀。
A=Automotive Observer
W=Wang Min
A:作為一所藝術設計類的院校,為什么要重點發展交通工具設計專業?
W:中國現在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汽車銷售和制造國家。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應當有自己的設計人員,應該有我們自己設計的汽車。作為中國藝術領域的高等學府,中央美院有義務和責任為中國的汽車工業培養出具有國際水平的汽車設計師。
人們都希望自主品牌將來能夠成為國際品牌,但僅僅靠生產一些廉價車占領市場是沒有用的,造型設計將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國外的設計師未必能理解中國人的審美訴求,國內的設計師或許更容易把握市場的動態。
A:為了培養交通工具設計精英,學校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W:這幾年中央美院已經把汽車設計作為主要的發展目標。我們已經建好了一個可制作整車模型的試驗室,同時還對雕塑系的大樓進行加層,將來會有一層的空間專門留給汽車專業,并且配套整車設計的條件,用電梯直接可以把一輛整車運送上去。此外在軟件方面,我們聘請汪鎮宇教授作為交通工具設計專業的負責人,他在美國有多年的交通工具設計經驗,這些對于平時的教學工作都能起到很大的作用。
另外這幾年我們也在積極與汽車企業建立合作關系,不僅有國外品牌、合資品牌,自主品牌也有很多合作項目,比方說我們剛剛畢業了一批與一汽合辦的“汽車設計新修班”。最近奧迪也派來了德國總部的設計師來學校講課。
A:在與企業的合作中,院校能夠為企業提供哪些幫助?
W:現在設計學院已經涵蓋了各個領域的設計,包括工業設計、時裝、首飾、數碼媒體交互設計、平面設計和攝影等,這些不同角度的專業都可以參與到汽車設計的教學當中。對此已經做了很多的嘗試,像是數碼媒體和平面設計、工業設計的師生一起為奧迪做人車交互設備的設計,將來我們還可以調動更多的資源為培養汽車設計師服務。
位于洛杉磯的美國藝術中心設計學院,長期以來一直在與企業進行合作,為企業做一些前瞻性的課題研究,比方說未來的SUV、乘用車、新能源車的設計等。一些對汽車的形態進行變革的設想,都是很適合于讓學校來研究的。
企業那里既有準備短期內推出的產品,也會有長遠的產品布局戰略,對于學校,最擅長的是為企業未來的發展提供一些具有前瞻性的設計想法,中央美院的辦學理念也一直是在倡導前瞻性和藝術性,培養出的人才在思維模式上沒有太多的限制和束縛,這正是目前很多企業所需要的。同時很多年輕的教師也已經擁有一些實際的汽車設計經驗,借助我們現有的條件,完全可以為企業短期內推出的產品提供設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