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錚


在3月23日召開的園林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工作會上,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北京林業大學副校長張啟翔教授做了主題報告,回顧總結了北林大園林專業建設走過的道路。
據介紹,北林大園林專業建設的總體思路非常明確,即:樹立創新意識、品牌意識和特色意識;培養學生的創新思維、實踐能力和專業素質;以培養模式和教學體系為建設核心;以教學團隊體系、教學資源體系和教學管理體系為載體;以自然科學、藝術美學和工程技術的有機結合為主線;培養將生態保護意識、景觀設計能力與文學藝術素養相互統一的高級復合型科學技術人才。
起碼學好30門課
在構建培養模式中,這個專業十分強調兩翼并重、兩渠相融、兩陣貫穿。課堂教學和實踐教學兩翼并重,尤其加強實踐教學環節,提高學生運用理論知識進行園林藝術創作和規劃設計的能力;畢業設計和南北方實習兩條綜合性培養渠道相互交融,重點培養學生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和技能獨立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課堂陣地和拓展教育兩個陣地貫穿整個教學實踐過程始終,通過各種設計競賽、名師講堂、創新計劃、社會實踐以及就業實習等教育環節加強學生的專業知識和技能,提高綜合素質。
經過實踐探索,這個專業在理論教學體系上形成了自然科學、藝術美學、工程技術三條主線,為學生開設了近30門課程。不但設置了園林植物和園林規劃設計等課程,還有水彩、鋼筆、素描風景畫,以及寫意山水、園林藝術等課程,強調對專業課程的直接支撐和服務功能。
實踐、實踐、再實踐
張啟翔說,北林大園林專業十分注重通過實踐對學生進行科學的培養。在實踐教學體系層面包括了課程實踐、學期實踐、綜合實踐和畢業實踐。
在課程設計中,為使學生及時將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提高動手能力和專業技能,專業的大部分設計類理論課程中都配有相應的課程設計,以使學生跳進河里學游泳。
這個專業除開設了植物學、生態學、園林花卉學等18門課程實驗外,課程實習像條紅線貫穿大學四年。一年級加強園林植物認知的實踐環節;二年級加強園林樹木和園林花卉的識別和應用實習;三年級進行園林苗圃和栽培養護方面的實踐技能訓練;四年級對南方植物的識別要點、生態習性、觀賞特性、園林用途進行綜合實踐調查。
在學期實踐中,為使每個學期內各類設計課程有機結合,相互融合,這個專業開設了園林綜合Studio課程,分為七個學期。內容包括生活切片、擁擠都市、表現魅力、環境改造、場所感知、濱水空間、城市復興等。
在綜合實踐中,為使各個學期的設計課程前后貫穿,形成完整的課程體系,開設園林綜合實習課程,實習地點主要以北京、承德、蘇州、杭州等地為主,在中國古典園林中領略園林規劃、園林設計、園林工程、園林建筑、園林美術、園林植物和園林文化的真諦。
教師們高度重視學生畢業設計環節,積極尋找結合生產實際的課題。學生的畢業設計結合教師的科研和設計地點而定,分布在全國各個省市。“超過90%的畢業設計與生產實踐緊密結合;超過50%的設計成果被相關單位直接采用。”張啟翔告訴我們。
素質教育五途徑
張啟翔說,素質拓展教育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重要途徑,是課堂教學內容的重要補充,是不斷完善知識結構、延伸擴展教學內容、加強學生自學能力和個性發展空間的新陣地。
據了解,這個專業的素質拓展教育體系主要有五條途徑,即園林講堂、設計競賽、創新計劃、社會實踐、就業實踐。新的課程體系非常重視素質拓展教育的重要作用,將素質拓展教育提升到本科課程體系的高度,構建了一套與課堂教學各個教學階段相配套的素質教育課程體系,部分課程(如園林講堂、設計競賽)成績同樣記入總學分。
打鐵先要自身硬
2008年以來,這個專業新進了20名教師,除2名專業基礎課教師外均有博士學位。
這個專業十分注意優化教師團隊的結構,特別重視培養青年教師和骨干教師。近年來,教師的專業結構、學歷結構和梯隊結構更加合理。設立了青年教師業務培養專項經費。積極創造條件,讓年輕教師積極參與重大科研項目,以及國家、省部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組織教師承辦或參加多種國內外大型學術會議,積極參與學術交流。
每年的基本功大賽好戲連臺,所有45歲以下的教師全部上陣。既檢查教學質量,也激勵教師在競爭中提高教學水平。學院建立了教學獎勵制度,對每個學期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前十名的教師給予物質和榮譽獎勵。
認真選拔學術水平高、業務能力強、熱情投入、積極主動、踏實肯干的青年教師,作為骨干教師培養對象,在科研項目、橫向課題、教學研究項目等方面予以傾斜,讓他們擔任重點教學和科研項目的負責人或主要參加人。近年來,多人被評為北京市教學名師和北京市優秀教師。
管理體系建設是保障
在特色專業建設過程中,這個專業注重科學管理,重點加強了與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和課程體系相適應的教學管理體系建設,推動了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和后續課程教改及建設。
據張啟翔介紹說,該專業主要采取的措施有:加強質量監控和信息管理,強化三級管理,設立四級教改,加強教學研討,設立專項基金等。
盡管工作十分繁忙,但張啟翔本人依然堅持給本科生上課。他說,教授授課學術報告制只是眾多制度中的一種。該專業的教授都承擔本科生課程,每學年至少為本科生做一次學術報告。
除此之外,還實行教學評價一票否決制,教學評價低于80分的教師沒有資格晉級、評優、獲各種教學獎勵;實行新進教師指導教師制,每位新教師都有專門的指導教師,做過一定時間的助教工作后才能獨立授課;實行教研室主任崗位責任制;實行院領導聯系教研室制,及時解決建設中出現的問題;實行專家督導制,聘請教學經驗豐富的老教師組成專家組,對青年教師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等進行評價和指導。
在建設中,對學院、教研室和課程組在教學改革、教學研討、教學組織、質量監督檢查等方面的權利和責任,進行了明確規定。三級教學管理體系,權責分明,對提高教學管理工作效率、教師整體業務水平和教學質量起到了積極作用。
園林學院投入專項經費,設立了院級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逐步形成院級、校級、北京市級、國家級四個層面的教學改革研究梯隊。教師的教改項目與教師年終考核和專業技術崗位聘任相掛鉤。未按要求完成教改研究項目的教師年終考核結果為不合格,未按要求完成教改研究項目的教師不能申請職稱晉級。
注重教學研討的預測性、實效性和關聯性。準確預測行業發展趨勢,找準專業發展定位,調整完善相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和教學計劃;教學研討的內容與科研、社會生產緊密結合,力爭取得實際效果;經常召開不同教研室間的教學研討會,增加專業基礎課與專業主干課教師之間的溝通。
校外基地作用大
“在校外基地,我們學到了許多在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這個專業不少學生都有這樣的體會。
2008年,園林專業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北京植物園被定為北京市高等學校市級校外人才培養基地建設項目。學院加強了北京、承德、杭州、蘇州等現有教學基地的建設,并積極探索開辟新的教學實習及就業實踐基地。還與杭州市園林局、天津市園林設計院、煙臺市園林管理處等60余家企事業單位簽訂了教學實習與就業實踐基地共建協議,為教學實習和學生的就業實踐構建平臺。
專業建設成果斐然
據了解,通過建設該專業2007年被評為第一批國家級特色專業,還被評為國家級、北京市優秀教學團隊。近五年來,建設國家級精品課程2門,北京市精品課程3門和一大批校級、院級精品課程21門。園林專業教師主編出版教材30余部,其中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17部。
近年來,這個專業的教師主持參加省部級以上教改項目4項,校級教改立項18項,院級80余項,教師發表教學改革研究論文93篇。環境生態類本科人才培養方案及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改革的研究與實踐,獲國家級教學成果一等獎;還有多項成果獲省部級教學成果一二等獎。
為培養學生的科研素質和創新思維,2008年以來組織學生參加校級、北京市級和國家級大學生創新性實驗計劃80余項,300余人次。大學生們多次在國際和全國大型設計競賽中榮獲大獎。
(責編:耿國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