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君
一、教學內容分析
《在山的那邊》是選自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七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第一篇課文。本文運用象征的寫作手法,將人生的理想、目標用“海”這一意象表現,同時作為一首現代詩,本身有著巨大的想象的空間。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語文教師應高度重視課程資源的開發(fā)與利用”,學生“能根據文章的內在聯(lián)系和自己的合理想象,進行擴寫、續(xù)寫;能變換文章的文體或表達方式等,進行改寫”。所以本文的重點是對《在山的那邊》進行素材的挖掘并進行寫作。
二、學生學情分析
中學生對作文有著懼怕和諸多的困惑,其主要原因是人生閱歷不夠豐富及文化積累較少,導致素材上的匱乏和寫法的模糊。不過,進入中學才一個月的初中生,他們求知欲特別強、思維活躍且富于探索。
三、確定教學目標
根據《全日制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的基本精神,語文學習必須強調和協(xié)調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的相互滲透和協(xié)調發(fā)展。因而我從三方面擬定了本文的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目標:①學會發(fā)掘課文材料,進行擴寫或想象,寫出新的作文。②學會托物言志寫作方法的要素,并用于寫作實踐。
2.過程與方法目標:自主、合作、探究式地探討問題并進行習作。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不懼怕寫作文,樂于嘗試,從而愛上寫作。
四、課時安排
一個課時。
五、選擇教學策略
1.整體設計思想:先發(fā)掘課文素材,再進行片段練習,進而歸納寫作要素,最后鞏固練習。利用多媒體進行直觀教學,增強教學效果;鼓勵學生與作品對話、與學生對話、與教師對話、與作者對話,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
2.教學方法的確定:針對本課內容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發(fā)展特點選擇和組合教學方法。不僅要注意考查學生修改作文內容的情況,而且要關注學生修改作文的態(tài)度、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自改和互改,取長補短,促進相互了解和合作,共同提高寫作水平。
3.突出重點、突破難點的策略或方法:(1)提供幾種延展課文素材的方法。擴寫、續(xù)寫、改寫。讓學生對課文細節(jié)、主旨等進行挖掘。(2)分析總結托物言志的要素。通過設計的三個片段訓練,即對原文的情景進行擴寫、對景物進行描寫、對經歷情感進行想象,學生討論概括托物言志的要素。
4.本設計的特色或亮點:(1)對教材資源的開發(fā)和利用。對于文化積累不多和人生經驗不豐富的學生來說,開發(fā)和挖掘教材有一舉兩得的作用。(2)學生對教材進行改寫、擴寫、續(xù)寫,通過三個片段的習作練習,水到渠成地提煉出托物言志的寫作要素。(3)圍繞“聽?搖?搖?搖”同一作文題,進行兩次練習(第一次是老師命題“聽海”,第二次自主選擇),有利于對學習目標的鞏固,又不會導致學生對相似教學內容的厭煩。
六、教學步驟
1.開門見山,導入新課:(1)提出困惑:同學們最害怕的語文作業(yè)大概就是寫作文吧,我們在小學階段寫過不少的作文,大家在寫作文時感到最大的困惑是什么呢?(2)學生自由發(fā)言。(3)引入正題。今天這節(jié)課主要的任務就是帶領大家發(fā)掘我們人人都有的寶庫——語文課本。事實上,語文課本就是巨大的寶藏,它不僅有著豐富的詞匯、優(yōu)美的句子,還藏著許多的素材,而且收納了不同的寫作方法。
2.結合命題,發(fā)掘材料:(1)出示多媒體并提問:若老師給出“聽海”這樣一個命題作文,請同學們挑選一篇與命題相關的課文。(2)學生回答。(3)你認為這篇文章中的哪些素材是我們可以挖掘的,進行擴寫、改寫或者想象?并說明理由。(4)學生自由發(fā)言。(5)主題討論提示:①與新的作文題“聽海”相關聯(lián);②可以對原文中的場景進行擴寫;③可以對原文中的細節(jié)進行續(xù)寫;④可以原文中的景物進行描寫。
3.現場演練、沙場點兵:(1)課件顯示問題組:英雄所見略同啊,老師和大家挖掘材料也有許多相似的地方,那好,我們就以下面三個片段做一個作文練習。①根據原文第一小節(jié),擴寫設計“窗口想望”這個場景;②不拘泥原文,延展想象“鐵青的挫折”,詳寫成長中遇見的一兩個挫折;③超越原文,以“我終于看見了大海”開頭,對海進行描寫,并點明海的象征意義。(2)學生分組寫作文片斷。(3)學生自愿朗讀作文,其他學生討論、評價。(4)老師歸納。(5)選三個片段組合成篇,朗讀整篇作文。
4.引出規(guī)律,學習技巧:(1)老師引出規(guī)律:三位同學組合起來就是一篇很好的托物言志的文章。托物言志就是通過對物品的描寫和敘述,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意愿。托物言志的寫作手法常常含有哪三個要素呢?(2)學生自由討論并回答。(3)老師歸納整理,三個要素:景物描寫、情感經歷、象征意義。
5.遷移訓練,鞏固強化:(1)關于《山的那邊》討論,充分體現了大家的才能,有發(fā)現美的眼睛,現在能否仍以“聽?搖?搖?搖?搖”為題,再從課文中找出素材,寫一篇托物言志的作文呢?練一練,記得在設計的片段中用上那三個要素。(2)學生思考后口述。
七、教師總結,布置作業(yè)
請以“?搖?搖 ?搖的聲音”為題,寫一篇作文。
附:板書設計
作文指導
挖掘課文素材的方法:
1.與新的作文題相關聯(lián);
2.對原文中的場景進行擴寫;
3.對原文中的細節(jié)進行聯(lián)想;
4.原文中的景物進行描寫。
托物言志寫作的三個要素:景物描寫、情感經歷、象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