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佑勝
摘要: 高中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現狀卻不太樂觀,本文從作文教學的現狀入手,對作文教學的維度、素材積累、語言表達等進行了分析,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有效切入,對高中作文教學進行了有益的探索并總結了成功的經驗。
關鍵詞: 高中語文作文教學實踐
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而高中作文教學的現狀如何呢?專家認為,它在教學中不幸走生了兩條極端的道路,不是慘遭冷淡就是被熱捧。所謂的冷淡,總的是指對作文的曲解與輕視:在教學中引領乏術,隨意修改,缺少反思。所謂的熱捧,很大程度上指的是對作文教學的虛假熱情和盲目的追求:缺少科學的方法,思想情感淡漠,不能持之以恒??偠灾?,高中作文教學遠遠沒有展現它應有的風采。
在教學實踐中,我認為,高中作文教學的成敗取決于兩個基本因素:教師要有充分的熱情,科學的教學態度。
一、明確作文教學的目的
高中作文有哪幾個維度呢?源于生活,高度立意,精準表達。生活決定習作內容是否充實,高度展現作者立意的深淺,表達呈現文章立意和內容的美丑。這三者互為整體,缺一不可,共同承擔著作文教學的使命。
源于生活,包括直接源于生活和間接源于生活。直接源于生活指的是以作者的生命和情感歷程為起點,給自己提供源源不斷的寫作素材。在作文教學中,教師一定要認真耐心啟發學生,珍惜和應用這筆財富。所以課后學生要通過閱讀書籍、觀賞影片、收聽廣播等途徑獲取知識體驗和素材積累。
學生對生活的認知體驗感悟和情感的升華,在他們的習作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并且他們能聯系歷史與現實,與中外縱橫對比,從而表現他們高尚的理想,抨擊社會的黑暗丑惡,這樣作文才能有深遠的立意。
作文的表達任務有以下幾項:怎樣提煉,如何裁剪;怎樣布局,如何遣詞造句;怎樣源于生活,如何高于生活;怎樣規范書寫,如何追求形神兼備……
一言以蔽之:作文教學就是要學生圍繞生活、高度立意、精準表達的書面表達訓練。
二、實現作文踐行的預期
現今的高中語文教學,要求高中生要真實地生活,英勇地思辨,愉悅地表達,這樣才能寫出富有生活氣息、內容充實、積極向上、給人以感動和啟迪的習作,從而笑迎高考。
在踐行的過程中,首先要將“源于生活”和“高度立意”看做兩個獨立的互不影響的板塊,再進行有針對性的單項訓練,此時不對表達作特別要求。其次,把“源于生活”和“高度立意”聯系起來,進行綜合訓練,此時只對“精準表達”作常規要求,達到預期的目的后,再對“精準表達”作單項訓練,其余兩項輔之。最后,對這三項進行系統的立體的強化訓練。如此,扎扎實實,穩中求進,在一年后就可見到明顯的效果。
縱觀時下文風,有的尚實,有的務虛,而且后者居多。務虛者脫離生活,虛情假意,胡編濫造。如此下去,必然會形成惡性循環。高中作文教學的正確方向,應該是讓學生在觀察生活體驗生活的基礎上,去描寫體味生活。所以,教師還應大力提倡學生深入生活,以此來開闊視野,豐富經歷。當然,從間接生活中甄選素材,也是重要的環節之一。一位哲人曾說:“有了堅實的生活,人生才不會空虛?!倍辛恕皥詫嵉纳睢?,文章才會充實。
在語文教學中,引導學生用辯證的眼光觀察生活,認識世界,以此來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升他們的思想素質。這樣習作立意才不會膚淺,提高層次誘導,有的放矢地進行闖關訓練,從而提高習作的高度。所謂“精準表達”是描繪生活之美請讀者欣賞,傾瀉情感之美給讀者品評,呈現思想之美與讀者分享。如果說生活和高度是習作的內涵,那么,習作的外衣當然是表達?!把灾疅o文,行而不遠”。習作語言首先要規范,其次才是富于變化,精雕玉琢。而對于問題的選擇,以及結構篇幅和書寫,這些都是次要的。
三、踐行作文的效果評價
綜觀近十年來全國高考語文卷及江蘇卷,對考生提出的要求都在這三者之中。再看那些讓閱卷老師都慎之又慎不好操作的評分細則,也不外乎這三者。
在作文教學中,不要談過多的理論,“文無定法”,把簡單的問題復雜化,這不是明智之舉。教師應用簡潔明的方式告訴學生:于何處著手,以何法著手,這才是寫作的捷徑。
高中作文教學的道路布滿荊棘,也給人以無限的期待。在教學中,既要綱舉目張,又要及時總結評價。在實踐中歸納總結,在評價后再實踐,扎扎實實,穩中求進,這樣教師和學生都會受益匪淺。
參考文獻:
[1]朱永新.我的教育理想.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1999.
[2]劉之明.激發你的創造力.科學出版社,1996.
[3]呂叔湘.中學語文教學論.
[4]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
[ 5]走進新課程——與課程實施者對話教育部基礎教育司組織編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