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棟
美術是培養學生的基礎藝術課程,在教學過程中,美術老師要注重學生觀察能力的培養,這是學生掌握繪畫技巧的必備條件。所謂藝術來源于生活,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便能夠提高美術課堂教學效率。本文從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觀察方法的不同形式著手,重點探討美術教學中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方面的問題。
一、學習興趣是課堂教學的保證
陶行知指出:“沒有興趣的教學是不完美的。”美術教學應依賴學生對美術的興趣,若缺少這一元素,教師的教學將黯然無色。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不僅可以打開學生的心扉,還能有效提升美術教學質量,這是優化美術課堂教學的前提。
(一)營造環境,激發興趣。除了野外觀察創作外,教師也可以要求學生在教室內放置一些美術材料,讓學生在課余時間能欣賞到名畫和師生作品,使學生一踏進教室就置身在可見、可觸、可制作的審美活動環境中。這樣能時時刻刻培養學生的美術興致,不斷激發學生表現美的欲望和激情,讓學生根據現有的素材實施繪畫技巧的創新,展現出對美的感悟和憧憬。
(二)把握情況,挑選素材。自然界每種事物都有其美感,蟲草鳥木、山水田園均如此,這些也是美術創作的好素材。教師應引導學生感受這些自然的美景。例如,教師在組織學生外出寫生時,河岸邊隨風婆娑的楊柳,藍天上迎風追逐的麻雀,城市中錯落有致的高樓,都可以成為激發學生創作靈感的素材。教師應利用生動的描述方法,把學生領進純樸的美術意境,激發學生積極觀察的欲望。
(三)養成習慣,正確觀察。美術觀察應該是有針對性、目的性的,如果學生不帶著目的去觀察事物,常常會因為忽略細節而影響到創作效果。因此,教師開展美術教學時要讓學生清楚觀察的目的、觀察的對象,再根據眼前的事物進行深入分析,以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觀察方法。只有掌握了正確的觀察方法之后,學生才能在觀察中找出規律。教師的任務是讓學生明白“勤于觀察、善于觀察”對美術教學的重要性,并讓學生在觀察中學會思考與分析。
二、美術觀察方法的不同形式
美術觀察活動不是盲目、隨意進行的。只有有目的地學,才能在觀察中有所收獲。教師應引導學生體會創造美源自于現實生活,這樣才能激起學生仔細觀察、體驗生活的心理。
面對生活里形形色色的事物,教師應有針對性地傳授學生觀察的技巧。
(一)形體觀察。樹是樹,山是山,物是物,人是人,這種直接的觀察只是對事物種類的鑒別,沒有更深層次的理解。但美術專業學生看待事物時必須跳脫正常的框架,從不同的角度觀察。此時教師應適時糾正或指導他們用普通人的眼光看自然物象,如看樹、看山,就要看樹、看山的形體結構。
(二)整體觀察。寫生必須融合觀察方法,要想作畫生動形象,就必須觀察到位。俄羅斯畫家蓋·尼古拉耶維奇說:“畫素描就是畫比例。所以,任何時候也不允許自己脫離整體而只看局部。”學生在作畫時應該對周圍事物進行深入觀察,對整幅畫的結構作深入觀察,始終貫徹從整體出發的作畫原則。另外,教師還應該指點學生自覺養成整體觀察的習慣,這樣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三)細致觀察。學生要展現自然之美,就必須首先對事物進行細致的觀察。當然,對于不同的事物,我們運用的觀察方式也應不同。例如,寫生花卉需要對事物的形態特征、生長規律詳細了解;寫生動物除了要觀察其生長結構外,也要對其神態和性格有一個具體的了解。只有對動物的神態體會得越深刻,才能越好地把握好事物的典型特征。
三、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方法
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最有效的方法是采用科學的鍛煉方法。速寫是培養學生觀察能力的基礎課程,也是記錄生活、積累繪畫素材的最佳方式。對學生實施速寫可顯著提高學生的觀察能力。如在美術教學中,要求他們用速寫的形式表現出每日觀察到的人物、事物、動物、風景,然后將作品展覽出來,以供大家欣賞、交流。因此,在教學中要訓練、培養學生的整體觀察能力,具體方法主要有以下4種:
(一)由整體到局部觀察法。這種方法可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二)局部“掃描”觀察法。即讓眼光在物體上面流來流去地看,不要固定在1處看,這樣培養學生認識整體和局部的關系的能力。
(三)立體空間觀察法。即瞪大眼睛看,同時看物體的形狀、明暗、色彩和三度空間,從而認識比例,對比變化關系。
(四)內容觀察法。具體方法有以下3種。
1.整體觀察,認識三維空間。繪畫是在平面的圖紙上表現物體的三維空間,因此指導學生立體觀察,通過對物體全方位的觀察、分析,學生逐步克服平時樹立的平面意識,認識三維空間,形成體積觀念。
2.理論聯系實際,認識表現規律。在觀察物體時,必須把感覺與理論結合,從而抓住規律。例如學生在學習素描時只會背“3大面、5調子”是不夠的,必須指導他們在實際中去發現,去尋找這個規律,以體會理論的實際意義。
3.對比觀察,協調畫面。在繪畫中,從觀察認識到畫面表現處處都存在著對比,如長短對比、角度對比、方圓對比、冷暖、色相、明度對比等,因此認識物體的多種對比關系,在作畫時重視指導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具有整體觀察畫面的能力,提高學生的作畫水平。
總之,觀察力的培養非一朝一夕的事情,貫穿于整個藝術實踐活動的始終,美術教師應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落實觀察力的培養,使學生掌握良好、科學的觀察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