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水現
摘要: 一節課成功與否,課堂效率高低是一個至關重要的因素。思想政治課內容抽象、理論性強,導致許多學生在思想政治課堂上的收獲甚微,使增強思想政治課教學效果成為思想政治教師必須解決的首要問題。
關鍵詞: 思想政治課堂高效課堂誤區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以快樂為根本,用盡可能少的時間獲取最大教學效率的教學活動,我們現在提倡的“高效課堂”研討,其目的是做到兩個減輕,兩個提高,即減輕教師的教學負擔,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提高教師的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一、思想政治課課堂的誤區
1.在教學目標上,割裂知識與技能、目標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
教學目標是教學活動的主體在具體的教學活動中所要達到的預期目標與標準。前蘇聯教學論專家巴班斯基曾指出:教學最優化的第一步就是用綜合的觀點選擇和決定教學的任務。可見,教學目標的設計在教學中的重要位置。思想品德新課程倡導知識與技能、目標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教學目標,然而現實的情況不容樂觀。課堂教學過于倚重認知目標或能力目標,有些老師過多強調情感目的的落實,而弱化知識、能力的落實,這種做法其實割裂了三維教學目標。
2.在活動設計上,注重熱鬧與新奇,缺乏教學實效。
新課程實施以來,思想政治課堂發生了重大變化,其中利弊共存。現在的政治課堂注重學生生活經驗的社會實踐的聯系,通過學生自主參與的、豐富多彩的活動,提高知識技能,完善知識結構。這種變化有利于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煥發思想政治教育課的生命活力,但同樣存在問題。如脫離教學目標,為活動而活動,活動內容與形式不能有效整合。盡管課堂氣氛活躍,但缺乏科學性和合理性,盡管學生忙得不亦樂乎,但收效甚微。
3.在教學方法上,形式單一,成人化傾向嚴重。
教師在教學方法設計上形式單一,缺乏變化。不可否認,講授式教學方法有其合理性和優越性,但一味采取這種方法,就會使學生乏味生厭,影響教學效果。課改后,教師們十分注重啟發學生參與教學,但有部分老師走了極端,出現“滿堂問”的現象。歸納教學可有效促進學生對已有知識進行概括、綜合,實現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有利于學生主動構建知識體系,更好地達到教學目標。但不少老師采用演繹教學,先呈現結論,后進行解釋,顛倒了先后順序,呈現成人化傾向。
二、克服誤區,找到打造高效課堂之途徑
思想政治課是進行公民思想道德教育的最好材料,既能指導學生的思想,又能引導學生的行為,是與學生的現實生活和未來發展緊緊聯系在一起的。通過創設問題情境,學生原有的認知水平與新的理論知識體系發生激烈碰撞,從而在問題中解決問題、矛盾中處理矛盾,檢驗自己的行為或他人的做法是否得當,如何作出新的調整,以得到社會的認可。具體的做法是:
1.點燃學生的學習熱情,用心營造“低壓力,高挑戰”的課堂氛圍。
老師積極投入才可以激起學生的學習熱情。老師授課時一定要調節好情緒,無精打采的課堂只能讓學生萎靡不振。老師的講課成了催眠曲,課堂效率自然無從談起,成績也就很難提高。相反那些上課富有激情的老師,學生的成績普遍較好,原因就在于他們善于用情緒感染學生。
對學生來說,“低壓力,高挑戰”的課堂氛圍讓他們精神放松,知道老師永遠都會為他們提供幫助,有安全感和受尊重感,更愿意提問和回答問題,不會感覺來自老師和其他同學的壓力。老師要不斷地給學生設置問題,不斷地給學生傳遞期望,引領學生攻克疑難問題。
2.利用多種教學手段,尤其要善于應用現代化教學手段。
現代教育教學手段是對傳統教學模式的一次革命。在課堂教學中.政治教師要恰當地運用多媒體課件的聲像把抽象概念、原理具體化、形象化,從而使課堂教學既生動活潑又充滿現代化的氣息,實現教學手段的多樣化、教學方法的藝術化。如在《維護國家統一》的教學中,我們可以播放伊拉克戰爭的片段,使學生對國家主權、領土、政權有深刻的理解。同時利用多媒體把相應的資料顯示在大屏幕上,增加課堂的容量,收到良好的效果。現代化教學手段有很多優點,其顯著的特點是:一是有效地增加每一節課的容量,把原來五十分鐘的內容壓縮在四十分鐘之內講授;二是減輕教師板書的工作量,從而有精力講深講透所舉例子,提高講課效率;三是直觀性強,容易激發起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四是有利于對整堂課所學內容進行總結復習。在課堂結束前幾分鐘,教師引導學生小結本堂課的主要內容,歸納學習的重點和難點,借助投影儀,同步地將內容在瞬間躍然“幕”上,使學生進一步加深印象,更容易提高課堂效率。
當然,在運用現代化技術時,我們要避免只注重課堂的熱鬧、氣氛的熱烈、授課手段的花哨,忽視教學形式必須為教學內容服務這一宗旨,要將二者很好地統一起來,使課堂教學多姿多彩。同時也可以把一些時事以聲像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這樣一方面能把抽象的理論知識以通俗易懂的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另一方面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3.科學地組織和安排課堂進程。
科學課堂教學是實現學生前概念轉變的主要載體,在課堂教學各環節中,需以學生前概念向科學概念轉變為核心,有序組織活動內容,分步推動學生概念的轉變。已有教學經驗表明,有效的認知沖突能更有效地實現概念的轉變。結合心理學研究所認為的概念轉變主要過程:學生描述各自的理解和認識;重新建構理解和認識;應用新的理解與認識;將新的理解和認識與以前的理解做比較。
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組織和管理是提高教學效率的重要保障。要合理安排授課環節及時間分配,制定好課堂的自然流程。比如,政治課堂講和練的時間分配比例,學生課堂活動的時間和量度等。同時還要學會輕松地駕馭課堂,不能讓易激動的學生陷入狂熱,也不能讓不喜歡說話的學生感到壓抑和自卑,要在輕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之中詳略得當地完成授課任務。
在政治教學中,思想政治教師必須以新課標為指南,認真鉆研教材,認真體會生活中的每個細節與所學知識的鏈接,這樣在備課時才能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的各個環節,才能更好地備學生、備方法,選擇靈活多樣、切合實際的教學手段,達到增強政治課堂教學效果的目的。“提高課堂效率”是一個永恒的話題,教的境界永無止境。只有考慮到教學方方面面的因素,與時俱進,才能不斷提高政治課堂教學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