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蓉
摘要: 隨著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和高校辦學規模的迅速擴大,我國高等教育發展面臨新的情況、新的問題和新的機遇。本文從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的內涵、背景等方面入手,深入探討了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的具體定位及定位過程中的核心問題。
關鍵詞: 高等學校發展戰略具體定位
一、高等學校的發展戰略
1.高等學校發展戰略內涵
戰略通常是指在軍事或政治對抗條件下,克敵制勝的謀略、智慧和藝術。它在管理學中有五種內涵:(1)一種統一、綜合和相互連接的計劃,目的是保證企業或組織的基本目標的實現。(2)一種針對具體競爭對手的策略或手法。(3)一種行動的方式或模式。(4)一種定位。(5)一種期望或看法。基于對戰略的定義,不同的學者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對高等學校的發展戰略做了描述,這里借鑒了劉文儉、張傳翔在《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研究》[1]一文中對高等學校發展戰略下的定義:為了形成和維持競爭優勢,謀求長期的生存與發展,在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分析的基礎上,以正確的指導思想,對學校的主要發展目標,實現目標途徑、手段和實施步驟等方面的系統性的總體謀劃。
2.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的內容構成
從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的內涵來看,一個完整的學校發展戰略應包含: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分析;明確的戰略使命和目標;業務范圍和領域;戰略原則、方針與途徑;戰略行為、對策與措施。
3.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的特征
(1)全局性,即以學校的整體發展狀況作為研究對象,是對學校經營與發展的總謀劃。(2)競爭性,是學校進行市場競爭的戰略。(3)可調性,既體現高等學校的目標又現實可行。
二、高等學校制定發展戰略的背景
1.歷史方面
回顧一些高等學校的發展歷史,我們可以看出,它們之所以成為一流的學校,主要得益于一個符合社會發展要求的戰略和規劃。比如19世紀初,科學逐漸從生產中分離出來成為相對獨立的體系,普魯士教育部部長洪堡感受到新的歷史時期對高等學校要求,第一次提出“教學同科學研究相統一”的戰略思想,并創立了柏林大學,這一戰略思想也成為德國大學教育的一個優良傳統并逐漸影響全世界。還有我國的北京大學,它的發展主要得益于蔡元培先生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辦學理念,并根據這個理念采取了一系列改革的戰略舉措,使得北大后來發展成為我國的知名高校。
2.現實方面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體制改革不斷深入,高校辦學規模迅速擴大,出現了發展方向大眾化、辦學方式多元化、辦學模式市場化、辦學途徑國際化、辦學手段信息化和教育資源共享化[2]的發展趨勢。高校在規模擴大、質量提升的過程中,其發展面臨著一些問題和矛盾,集中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我國現階段經濟的加速發展對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出現了高等教育的現有發展規模和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間的矛盾。(二)由于我國長期以來對高等教育投入欠債過多,加之現有國力不足以支撐高等教育的龐大支出,因而出現了高等教育規模擴張與教育資源嚴重匱乏的矛盾。[3]面對這樣的現實背景,筆者認為,各高校在發展過程中應樹立明確的戰略定位,根據社會需求和自身的資源條件、學科特點,在各自的優勢領域尋找發展好的機遇,并謀求高等教育的整體結構優化。
從這個角度看,高校明確各自的發展戰略對高校發展乃至高等教育事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深遠的歷史意義。
三、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的具體定位
本文對高等學校發展戰略定位的思路主要基于高等學校的培養目標和培養層次,依據不同的分類進行指導。參考美國卡耐基教學促進基金會對美國高等學校的分類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國際教育分類,我國高等教育可以分為三類:一類是以培養創新拔尖科學家為己任的少量綜合性、研究型大學。一類是以培養不同層次的工程師、經濟師、臨床醫師、教師和各級干部為己任的專業性、應用型的大學或學院。一類是以培養生產、管理、服務第一線從事世紀工作的技術人員為己任的職業性、技能型高職院校。[4]
對于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的定位按以上三種分類,具體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首先,對于少數的綜合性、研究型大學,可以將發展戰略的重點放在培養創新人才上。對這批重點高校應以科研評價為主。其次,對于大量專業性、應用型大學或學院,應將發展戰略的重點定位在培養大量具有寬厚理論基礎的不同層次、不同水平的應用型人才上。這樣的大學或學院應以本科生和碩士生培養為主,對其也應該主要從教學質量的角度進行評價,并兼顧科研評價。最后,針對更大量的職業性、技能型高職院校,應該將發展戰略重點定位在培養大量的在第一線從事生產、經營、管理、服務的技術性人員和管理人員上。因此對這類學校的評價應該以教學評價為主,著重考查學校所培養的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工作適應能力。
從以上各方面的定位看出高等學校戰略規劃的核心是創辦特色。我國的高等教育已由精英階段走向大眾化階段,但這并不意味著我國高等教育已經處于供大于求。同時學生和社會對學校的選擇空間是越來越大,學校之間爭奪生源日益激烈。美國著名教育家波伊爾教授說:“絕沒有什么簡單的好大學模式,一所大學與另一所大學所面臨的任務和所處的環境方面肯定是大相徑庭的。但是,我們相信,好大學仍有足夠廣泛的共同特征。”因此要創辦特色,就要正確選擇發展的戰略重點。
四、結語
高等學校發展戰略定位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明確戰略定位只是第一步,必須有相應的校園環境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科研教學基礎設施建設等與之相適應。但是如果沒有科學的教育制度設計和課程體系結構,高校發展戰略目標就是很難實現的,因此我們要用系統的眼光看待和處理高校發展戰略制定與實施中所出現的一切問題,使高校發展戰略目標真正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劉文儉,張傳翔.高等學校發展戰略研究[J].未來與發展,2002,(4).
[2]楊渝飲,單平.高等教育辦學模式的思考——辦學體制多元化[J].中國高等教育,2001,(11).
[3]張婷.關于高等學校發展戰略定位的思考[J].科技進步與對策,2005,(10).
[4]潘懋元.大眾化階段的精英教育[J].高等教育研究,200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