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通過闡述少兒閱讀的重要性,分析了目前少兒閱讀存在的一些問題及其成因,結合實際工作對公共圖書館如何更好地開展少兒閱讀工作,提出了若干舉措。
關鍵詞:公共圖書館;少兒閱讀;閱讀推廣
一、前言
閱讀是一種人類特有的文明行為、文化傳播活動和社會現象,人類文明史同時也是一部閱讀史。對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來說,閱讀則可以強化文化認同、凝聚國家民心、振奮民族精神,可以淳化社會風氣、建構核心價值。對于成長階段的少年兒童來說,從小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可以讓孩子終生受益無窮,閱讀可以獲取知識、開闊眼界,還能從中享受閱讀的樂趣,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英國著名思想家培根曾說過“書籍是在時代波濤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貴的貨物運送給一代又一代”。在現代社會,任何人都離不開閱讀,閱讀傳遞的不僅僅是信息,還有智慧。
2009年中國圖書館學會將2009年和2010年分別定為“兒童閱讀年”和“親子閱讀年”,旨在培養少年兒童良好的閱讀習慣和閱讀能力,推動全民閱讀活動。中國圖書館學會閱讀推廣委員會吳晞主任在該委員會成立大會上向廣大圖書館工作者發出呼吁:“讓閱讀回歸圖書館學的主流領域,讓圖書館學重新審視閱讀在學科中的重要位置,是一代學人的責任,更是圖書館工作的迫切需要。”圖書館作為學習的第二課堂,在培養兒童閱讀習慣、提高閱讀水平、形成社會閱讀風氣等方面承擔著重要職責,與社會一起推進少兒閱讀使圖書館界的重要使命。
二、目前少兒閱讀存在的問題及其成因
(—)閱讀計劃不明確
調查顯示,由于應試教育環境的壓力,大部分少兒讀者幾乎在學習之外都沒有自己的閱讀時間和閱讀計劃。現在的孩子面臨的升學壓力較大,學習十分緊張,除了完成課業負擔外,還要完成興趣班和補習班的學習任務,自由支配的時間相當有限。利用課余時間進行的閱讀隨意性較大,基本上是憑興趣選擇。
(二)閱讀心理的偏差
由于學習緊張,競爭激烈,學習任務繁重,一些不需要閱讀和動腦思考的消遣類圖書就成為孩子們的首選。按統計調查顯示,諸如恐怖魔幻類、漫畫類圖書一直是少兒閱覽室里借閱排行的前幾位。(見表一)這類圖書正好迎合了孩子們的娛樂、消遣心理;另外,少兒讀者正處于青春期,對未知世界充滿好奇和探索,而與中外文學類作品注重知識性、教育性相比,恐怖魔幻類、動漫類圖書更注重通俗性、趣味性,書中可愛的人物造型、奇幻的情節、夸張的手法,出人意料的結果恰好符合孩子們天真爛漫、充滿好奇的心理特點,從而緊緊抓住了孩子們的眼球。
(三)從眾閱讀現象普遍
這是孩子們最普遍的一種閱讀現象。一方面,孩子們接觸社會極少,同學之間是主要的交流對象,因而同學間討論的問題和關注的熱點都會引起大家的熱烈反響和共鳴;另一方面,孩子們身心尚未成熟,缺乏主見和鑒賞能力,看到別人讀什么書,他也讀什么書,對同學間相互談論的書籍具有強烈的好奇和盲目地跟從,認為大家都讀的書就是好書,在一起聊天的時候才有足夠的談資。
(四)信息素養和學習能力不夠
由于學校和家長對培養孩子學習和使用檢索工具查找資料的意識比較薄弱,導致大部分少兒在走進圖書館的時候都不會利用檢索工具查找圖書,因為信息素養和學習能力不夠,直接影響了孩子們的借閱。
三、公共圖書館開展少兒閱讀的若干舉措
針對少兒閱讀存在的問題,筆者認為公共圖書館有必要將服務工作進行整合與定位,將少兒閱讀納入圖書館常規的讀者服務項目,將閱讀作為工作常態,充分發揮圖書館的專業優勢,聯合與調動社會各個方面的力量,有計劃地推廣閱讀。
(一)認真調研調整資源結構,引導少兒閱讀
通過認真調研,根據少兒讀者閱讀的特點和需求,合理調整館藏資源結構,指導讀者進行閱讀利用,同時挖掘少兒讀者的閱讀潛能。比如通過分析當地書店的少兒圖書銷量排行榜,以掌握少兒讀者的閱讀狀況,以此為基礎調整圖書館資源建設的采購要求,把好文獻采購質量關,從源頭上制止一些帶有不良影響的書刊進入圖書館。
(二)設計一個吸引少兒讀者的閱讀空間
少兒讀者的閱讀心理需求與成人不一樣,喜好需求沒有成人讀者實際,相比館藏是否豐富,服務是否專業到位,更能吸引少兒讀者關注的是設計得漂亮舒適、功能齊全的閱讀空間以及輕松愉快的閱讀氛圍。少兒閱讀區的空間設計要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要求圖書館的空間寬敞明亮,布局、家具和裝飾要考慮到孩子的需求和感受,要適合少兒生理和心理的特點,并且能配合圖書館開展各項少兒服務工作。
(三)加強人才培養,建立專業化的閱讀指導隊伍
圖書館可成立閱讀推廣部門,建立專業化的閱讀指導隊伍,一方面配備專門的閱讀指導工作人員,鼓勵館員培養自身多元化的知識結構和閱讀興趣,接受專業化的閱讀指導培訓,樹立館員的專業指導形象,為圖書館閱讀指導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在閱讀指導的規劃和組織實施上發揮作用。另一方面,可利用社會力量,特別是文化、教育、出版發行等方面的專家組,開展廣泛的、多元化的閱讀推廣指導活動。
(四)將閱讀作為工作常態,深化、推廣閱讀服務
公共圖書館作為一個歷史悠久的文獻收集、整理與利用的機構,與閱讀有著天然的聯系。其開放性、公益性的服務本質也決定了公共圖書館在推動全民閱讀、建立全民閱讀氛圍這樣的系統工程中,始終是倡導者、組織者和實踐者。
(五)培養信息利用能力,提高信息素養
進入網絡時代,尤其是隨著數碼電子產品使用的普及,公眾的閱讀行為發生劇變,從過去的單一載體閱讀過渡到現在的多載體閱讀。因此,在少兒閱讀指導中應注重培養他們的信息能力,提高信息素養和學習能力。
(六)建立合作機制,拓展閱讀的服務范圍
加強與社會各界和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建立合作機制,拓展圖書館的閱讀活服務范圍。比如我館少兒閱覽室與幼兒園和中小學是最緊密的合作伙伴,我們把閱讀指導的內容直接開設到課堂上,由館員和教師共同研究少兒閱讀心理和閱讀行為,一起開展有關閱讀指導和用戶培訓的教學工作;另外,我館還與教育廳、社科聯、文聯、演講學會共同舉辦的兩屆“走進圖書館”、“我心中的圖書館”少兒演講比賽都受到了學生老師和家長的歡迎、好評;與知名書法家的工作室共同舉辦了九屆的“百童書春、詠春書法和詩歌朗誦比賽”已成為我館備受讀者青睞的知名活動品牌。
博爾赫斯曾說過:“天堂應該是圖書館的摸樣”。可見圖書館是多么理想的閱讀場所。公共圖書館不僅是一種社會機構,也是一種社會保障體制,它的出現代表了一種社會信息保障制度的形成,它能保障每個人都公平地享有自由閱讀的基本權利。
參考文獻:
[1]李超平.公共圖書館的閱讀促進活動:重點目標人群與實施策略[J].公共圖書館,2009(3).
[2]周國良.圖書館的少兒閱讀實踐與探索[J].圖書館雜志,2009(11).
[3]范并思.圖書館學與閱讀研究[J].圖書與情報,2010(2).
(作者簡介:明曉穎(1976.2-),女, 云南人, 大學本科 ,中職(館員),云南省圖書館,研究方向:圖書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