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擁有自己獨特的核心競爭力,是現代企業在未來的市場競爭中贏得優勢、保持企業長盛不衰的關鍵。文章通過對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初步探索,明確了其內涵,并進一步指出企業文化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動力。
關鍵詞:企業文化;企業核心競爭力;源動力;提升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二十世紀90年代以來國際經營戰略理論的發展趨勢,是一個極富挑戰性的前沿課題,有著理論與實踐的巨大潛在價值。
一、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內涵
企業文化,“是指企業在生產經營過程中,受一定的社會文化背景、意識形態影響而長期形成的一種價值理念體系,它主要包括企業愿景、企業使命、企業精神、企業經營哲學、企業道德、核心價值觀、管理理念、用人理念、質量理念、服務理念、安全理念等”。他是企業物質文化、行為文化、制度文化的升華,是企業的上層建筑。
企業核心競爭力,最初是由普拉哈拉德與哈默爾在《企業核心競爭力》一文中將核心競爭力定義為“能使公司為客戶帶來特別利益的一類獨有的技能和技術”。我國學者段維龍認為 “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在企業文化的作用下,整合企業資源、知識和能力形成的核心能力,是促進企業生存和發展的、競爭者難以模仿的獨特比較優勢”,企業核心競爭力是企業賴以生存和發展的關鍵要素,包括硬件和軟件兩個部分。硬件部分基本上說的是企業的核心能力,如技術研發能力、產品能力、資源獲取能力,市場擴展能力、融資能力、獲得政府支持能力等。核心資源包括所獲取的技術、知識、外部資源、人力資源及相關能力。軟件則包括企業價值觀、企業使命、發展遠景、管理機制、企業精神等“軟”要素。
二、企業文化是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動力
企業文化是企業的靈魂,是造就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動力之源,企業文化具有凝聚力、激勵力、約束力、導向力、紐帶力和輻射力,是孕育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土壤和溫床,是企業生命的“遺傳因子”。
(一)企業文化是企業物質產品的靈魂
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及信息技術的廣泛運用,現代企業的競爭已經向縱深推進,從表象的競爭轉向內涵的競爭,從淺層的產品、服務平臺的競爭轉向深層次的理念平臺的競爭。企業最終的競爭優勢就是在豐富龐雜的系列價值中進行價值選擇和價值定位,以企業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成了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動力。過去,大眾消費傾向于選擇物美價廉且服務優良的產品。今天,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費者審美情趣及品味的提升,他們對于有著濃厚文化底蘊,能彰顯獨特文化個性,且能從中獲得精神糧食滿足的產品情有獨鐘。此外,企業物質產品的形狀、顏色、圖案、商標等等無不體現企業的文化特征,顧客常常可以根據產品細節來推斷企業的價值追求和經營理念。
(二)企業文化是企業技術創新的土壤
企業要想在激烈復雜的競爭下謀求自身發展,必須把創新放在重中之重。創新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沒有創新就沒有超越。從某種意義上說,創新是所有優秀企業的文化核心。創新關鍵是能夠構建一套規則和機制,而文化則是這種規則和機制的靈魂和土壤。即使是在同一個行業內的企業,創新的機制差別也會很大,而文化則是這種機制的決定因素。比如華為和中興,這是兩家非常優秀的通信制造公司,但其文化風格迥異。華為推崇以目標和業績為導向的“狼”文化,非常的生猛;中興則倡導以穩健和人本為導向的“牛”文化,也取得了極大的成功。企業在面臨激烈競爭的情況下,要不斷開發新技術滿足顧客的需要,但在技術開發中,要注重傳承企業的文化品位及價值理念,用一貫且獨特的文化緊緊把握固定的顧客群。
(三)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的指南
有學者認為,企業文化就是管理文化,這表明科學的管理方式對于企業的發展有極端重要的驅動力作用。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的精神動力,企業經營管理行為是企業價值觀和經營理念的體現;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行為的思想保證,可以協調組織運行中個人目標與企業整體目標之間的矛盾,使個人目標服從組織整體目標;提高組織運行效果;企業文化是企業經營管理行為的“潤滑劑”可以改善企業內部信息溝通渠道,減少經營管理中的摩擦;企業文化可以營造一種和諧、健康、融洽、積極進取、團結奮進的工作氛圍,這能增強員工的歸屬感,使員工保持愉快的心里并能充分激發個人斗志從而提高工作效率。
(四)企業文化是企業形象和品牌的內核
企業積極陽光的形象和膾炙人口的品牌是每個企業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標,也是企業成功的保證。“企業文化和企業形象、品牌是“內隱”和“外顯”的關系”。企業文化是企業形象、品牌的核心和靈魂,企業形象和品牌是企業文化的外在表現,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也是企業最寶貴的財富。良好的企業形象可以凝聚人心,招攬人才,吸引顧客,贏得優越的輿論環境,是企業競爭的重要優勢之一,企業形象可以分為創新形象、服務形象、質量形象、社會責形象等。對于建筑、食品等企業,質量形象尤為重要。建筑質量直接關系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而食品安全則與日常生活息息相關。
三、培育優秀企業文化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一)培育人本文化,增強核心人才競爭力
企業首先應該以員工為本,尊重人才。人才是企業的第一資源,是辦好企業的基礎和根本保證。企業管理者必須牢固樹立“企業即人”的理念,樹立依靠員工辦企業的理念,相信和依靠員工,實行民主管理,切實保障員工的正當權益充分發揮廣大員工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創造性。管理者要善于走員工路線,深入員工生活,想員工之所想,急員工之所急,切實滿足員工的正當需要,把企業建設成為一個溫馨,安全的家。“王石說:人才是一條理性的河流,哪里有谷底,就向哪里匯聚”。尊重人,為優秀的人才創造一個和諧、富有激情的壞境,是萬科成功的首要因素。企業還應該堅持以顧客為本,增強核心顧客與市場開發競爭力。海爾“真誠到永遠”的服務理念,希爾頓大酒店的“微笑服務”是其贏得顧客的力挺并高速發展的重要保證。
(二)培育創新文化,增強核心技術與產品競爭力
創新是企業永恒的主題,沒有創新就沒有超越,沒有超越就不能與時俱進,持續發展。企業創新包括科技創新、管理創新、機制創新等。技術創新是企業核心產品競爭力的關鍵,只有用高科技引領市場才能謀求發展。企業領導者要善于強化危機意識,營造濃厚的創新氛圍。危機意識是創新的源動力,企業高層管理者要經常在各種場合激發大家的憂患意識,并鼓舞大家應對挑戰。企業管理者還應該制定創新機制,鼓勵全員參與創新。集體的智慧是無窮大的,如果能通過適當的獎勵制度,充分激發員工的激情和熱情,那么創新成果定會碩果累累。企業領導者還應該以身作則,率先垂范,完善激勵機制。領導者還應學會放權,給員工一定的權限和空間,激發員工的創新熱情。
(三)培育制度文化,增強核心機制與組織管理競爭力
企業要提高管理水平,必須實現由經驗管理向科學管理的轉變,并努力實現由科學管理向文化管理的飛躍。完善管理制度,加強制度文化建設。要提高企業資源利用率,必須提高管理水平,建立科學的決策機制、嚴格的財務制度、規范的安全規程、人性化的考勤管理規章等制度,并且同時加強制度執行文化建設,逐步形成人人遵守規章、個個嚴守紀律的良好氛圍。如戴爾公司的核心競爭力就是高效的供應鏈管理。
(四)培育精神文化,增強核心價值和企業精神競爭力
企業精神是企業經營宗旨、價值準則、管理信條的集中體現,是企業文化的基石和核心,是企業創業發展的靈魂。企業精神給人以理想、以信念,給人以鼓勵、榮譽,也給人以約束。企業精神既是企業內部的內聚力,又是在企業外部表現出來的企業拼搏能力、競爭能力、輻射能力和爆發力。因此,企業必須注意提煉企業精神,凝練企業核心價值理念,培育企業精神,增強企業精神競爭力。韓國三星的“人才第一”精神使三星現擁有54億美元資產,排名世界前30位;美國麥當勞快餐店“服務、優質、清潔”的精神使其擴展到全球三十多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八千四百多家跨國集團。
綜上所述,企業發展,做大、做強、做久、延年益壽,必須加強企業文化建設,不斷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
參考文獻:
[1]韋華偉.文化驅動企業[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9.
[2]段維龍.企業文化與人本管理[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9.
[3]萬守杰,毛明芳.企業文化: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源動力[J].科技管理研究,2006(9).
[4]段淳林,劉江.企業文化與企業核心競爭力的提升[J].山西師大學報(社會科學版),2004(1)
(作者簡介:鄒莎莎(1987-),女,漢族,湖南省益陽市安化縣人,華中師范大學政法學院思想政治教育專業2010級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與企業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