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自首的概念和成立的條件
根據《刑法》第六十七條規定:犯罪以后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對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其中,犯罪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論。據此可見自首有兩種情況:一種是自動投案,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自首,稱為一般自首;另一種是被采取了強制措施或服刑后,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自己罪行的自首,稱為特殊的自首。兩種不同情況的自首,有著各自不同的條件。一般自首成立必須具備以下兩個條件:
1.自動投案。自動投案是自首成立的前提,是指犯罪人于犯罪之后,歸案之前,自動投于有關機關或個人,承認自己實施了犯罪,并自愿置于所投機關或個人的控制之下,等候交待犯罪實施的行為。
2.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在自首的情況下,犯罪分子自動投案后應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只供述主要犯罪事實,一般有以下幾種犯罪情形:一是有意隱瞞某些細節。二是無意疏漏。應當考慮到嫌疑人由于環境的特殊或者因心理、生理上的原因,如記憶能力、表達能力、驚慌等等,往往不能對犯罪事實做出全面準確的供述。在這種情況下,只要其交代了主要的犯罪事實,就應當認為具備了如實供述自己罪行的條件,以自首論。
特殊自首成立的條件,《刑法》第67條第2款規定:被采取強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實供述司法機關還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以自首論。特殊自首行為是我國刑法對自首問題的重大完善。
二、自首與坦白
自首和坦白均屬于犯罪人在犯罪后對自己所犯罪行態度的范疇,盡管兩者有明確的區別,但也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在司法實踐中要能正確地認定自首和坦白,就必須弄清兩者的關系。坦白有廣義和狹義兩種解釋,廣義的坦白包括自首,是坦白的最高形式。“坦白從寬,抗拒從嚴”政策的坦白,是指狹義的坦白,不包括自首在內,是指犯罪分子在被動歸案后自己陳述被指控的犯罪事實,并接受國家審查、裁判的行為。
自首與坦白的聯系是:兩者均以自己實施了犯罪行為為前提;都是犯罪分子犯罪后積極改惡為善的主觀心理態度的外在表現形式;都必須如實交代自己的犯罪事實,并接受司法機關的審查、裁判;都有利于司法機關準確、及時地查明犯罪事實;都可以得到適當的從寬處罰。
自首與坦白的區別表現為以下幾個方面:第一、自首是犯罪人犯罪后主動、積極地投案,坦白則是被動歸案。第二、自首是犯罪分子犯罪后自動投案,如實交代自己的自己的犯罪事實的行為,其交代的犯罪事實既包括尚未被司法機關掌握的本人的犯罪事實,也包括雖被司法機關發覺,但犯罪人尚未受到處理的其他罪行,坦白則是指犯罪人被動歸案后,如實交代自己被指控的犯罪事實的行為。第三、自首和坦白在表明犯罪人悔罪程度上存在著差異,自首的犯罪人認罪時間早,而坦白的犯罪人認罪時間晚,自首的犯罪分子悔罪、悔改、改善性相對坦白的犯罪分子程度上要高一些。
三、自首與立功
為規范司法實踐中對自首和立功制度的運用,更好地貫徹落實寬嚴相濟刑事政策,根據刑法、刑事訴訟法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處理自首和立功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解釋》)等規定,《解釋》第一條第(一)項規定七種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的情形,體現了犯罪嫌疑人投案的主動性和自愿性。根據《解釋》第一條第(一)項的規定,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應當視為自動投案:(1)犯罪后主動報案,雖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沒有逃離現場,在司法機關詢問時交代自己罪行的;(2)明知他人報案而在現場等待,抓捕時無拒捕行為,供認犯罪事實的;(3)在司法機關未確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詢問時主動交代自己罪行的;(4)因特定違法行為被采取勞動教養、行政拘留、司法拘留、強制隔離戒毒等行政、司法強制措施期間,主動向執行機關交代尚未被掌握的犯罪行為的;(5)其他符合立法本意,應當視為自動投案的情形。
四、自首的從寬處罰
自首的從寬處罰已經成為一項世界性的刑罰制度,但是自首后如何從寬,各國立法不盡一致,有的采取相對從寬原則,表現為“可以”從寬處罰,有的采取絕對從寬原則,表現為“應當”從寬處罰,我國對自首一般采取的是相對原則。第一、犯罪以后自首的 ,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這是我國刑法對自首的犯罪分子予以從寬處理所做的一項原則性規定,是法律的一般傾向性。說明無論罪行之輕重,都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二、犯罪以后自首而罪行較輕的,可以免除處罰。第三、犯罪以后自首又有重大立功表現的,應當減輕或者免除處罰。所謂重大立功表現通常是指犯罪分子有檢舉、揭發他人重大犯罪行為,經查證屬實;提供偵破其他重大案件的重要線索,經查證屬實;阻止他人重大犯罪活動;協助司法機關抓捕其他重大犯罪嫌疑人(包括同案犯);對國家和社會有其他重大貢獻等表現的,應當認定為有重大立功表現。在此,不論犯罪分子所犯罪行為輕重,都必須予以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不得例外。
(作者簡介:伍哲(1982-),男,黑龍江七臺河人,碩士,遼寧金融職業學院教務處教師,研究方向:法學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