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蝶
摘要:文章在分析護理中語言溝通能力不足的表現和后果后,探明了目前我國衛校護理學生職業語言溝通能力培訓中存在的問題,并分析了其問題的原因,最后提出了培養衛校護理學生的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衛校;護理專業;職業語言溝通
良好的護患關系對于患者康復有著積極而重要作用,護士與患者的溝通持續護理工作的整個過程,其職業語言能力是影響溝通的重要因素。在衛校教學中發現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語言溝通能力普遍不高,其中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包括衛校教材、教師授課等方面的原因。鑒于培養和提升衛校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重要性,本文展開了如下闡述。
一、護理中語言溝通能力不足的表現和后果
護士在工作中經常發生由于語言溝通不力而造成護患關系不佳的情況,有些甚至引起極其惡劣的影響,其具體表現涉及語音、語速、交流方式等多方面。比如有些護士稱呼患者時亂給患者起綽號,對其采用命令式的口吻;有些語言表述不準確,口齒不清、語速過快或者過慢或表達失誤,造成患者曲解,這些都容易招致醫療糾紛。很多護士不善于靈活多變,無視患者的病種和實際狀態,不管是什么問題都采用相同的溝通方式,給予模式化解答,這樣很難激起患者的溝通興趣,無法獲取患者的真實信息,也得不到信任,與患者溝通時不專注,隨意打斷其訴說或者不予及時回應,這些都會導致護患關系不和諧,阻礙護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衛校護理專業學生在畢業后的工作實踐中都不同程度存在職業語言溝通上的問題,由此可見,衛校在護理專業學生的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確實存在很多問題,需要及時反思,找出問題存在的原因并努力尋求改進方法。
二、衛校護理學生的職業語言溝通能力培養中存在的問題和原因
(一)缺乏護理專業的職業語言溝通的教材
我國衛校普遍使用通用的中職語文教材,缺乏專業的職業語言教材,學生通過掌握語言文字及其應用、文學欣賞和寫作等得到基本素質和文學素養的培養,由于教材缺乏護理專業職業語言的針對性,衛校自身也難以開展專門的訓練,因此護理專業學生無法滿足較高職業素養的要求。
(二)教師培養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意識弱
雖然很多衛校教師能夠認識到護理職業語言溝通對于學生就業及職業發展的重要性,但他們仍無法轉變傳統的教學觀念,始終認為這種能力是伴隨普通的語文學習自然形成的,或憑借學生自身的努力才能達到,并不需要專門的系統性訓練,也很難找到恰當的方法開展實踐訓練。總體來看,我國衛校教師培養護理專業學生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意識較弱。
(三)衛校護理專業學生普遍自身認識不足
衛校護理專業學生由于不能全面認識到護理工作中溝通的重要性,缺乏實踐經驗,再加上沒有明確堅定的職業目標,他們往往不重視自己的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學習和培養,而是偏向于護理基礎、護理操作等專業知識和能力的掌握。學生普遍對于護理職業語言溝通能力培養的忽略也是造成能力較低的重要原因。
三、培養衛校護理學生的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建議
(一)深入開展衛校護理職業語言的實踐訓練
需要增加與護理專業的職業素養相關的語言學習材料,在此基礎上結合衛校的培養目標和學生的能力,循序漸進地開展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教學實踐,其內容包括普通話、常用語言溝通和職業語言溝通訓練,分別對于中職教育的不同階段,在整個過程中穿插課外職業語言溝通實踐訓練。
在完成普通話和常用語言溝通訓練的基礎之上啟動護理職業語言溝通的訓練,除了在課堂上進行典型的護理職業語言溝通指導和師范教學外,還需要進行長期大量的課外職業語言溝通實踐訓練,兩者結合才能真正實現衛校護理學生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提高。衛校應該經常開展課外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為學生進入實際工作之前進行職業語言溝通能力培養提供豐富多彩的實踐機會,通過教師的有效組織和正確指導真正幫助學生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提高。
(二)提高衛校護理專業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大多數衛校護理專業學生的年齡較小,自我認識不足,缺乏較強的自我學習能力,對于護理工作的認識較少,因此,衛校教師的引導作用顯得尤為重要,在培養護理學生的職業語言溝通能力的過程中,護理專業教師的綜合素質的高低具有很大的影響作用,因此,需要盡快提高衛校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
結語
護患溝通不僅影響護患關系的維持和護理的質量,而且還涉及護理糾紛的產生和激化,所以護士必須重視護患溝通能力的培養,其中護士的職業語言能力是影響護患溝通的重要因素。衛校作為培養現代衛生科技事業人才的搖籃,有責任和義務來培養護理學生的職業語言溝通能力,促進學生就業的同時推動自身教育事業的長遠發展,并為社會醫療事業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方立珍.護患溝通技巧[M].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9.
[2]楊麗維.學習護士溝通技巧[J].中國療養醫學,2010.
(作者單位:鄭州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