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媛
現代插畫成為了一種表達生活的語言方式,來描繪現代都市人們的時尚生活。畫面大多人物的衣著光鮮亮麗,表情安逸自在,線條洗練流暢。很多廣告、時尚類雜志也多偏愛采用此類題材和風格的插圖,其流行程度顯而易見。當然,其時尚性也不僅僅表現在內容上,還有其夸張的人物造型,明快的色調等。
一、概括的人物形態
嘈雜喧嘩的大都市,快速的生活節奏,紛繁的視覺語言充斥這人們的眼球。人們渴望簡約,渴望夸張。不想循規蹈矩的生活,不想禁錮張揚的個性。
時尚類矢量插畫以其夸張變形概括的任務造型,迎合著都市年輕人的審美趨勢。年輕人一直是時尚的載體,所以這種表現形式便慢慢的加上了時尚的標簽。
矢量插畫的夸張變形是有意識地對自然原形在某種程度上加以改變,使其偏離正常的標準、比例、結構、性質特征。概括即簡約地表現客觀物象的特征。它完全是插畫師的一種個人主觀意識行為,通過繪圖工具對客觀物象進行提煉、歸納或取舍,創造出耳目一新的形態。時尚類插畫一般以現代時髦的青年女性為表現主題,繪畫中的人物造型大多夸張概括,有的通過把人物的肢體進行局部夸大,使其看起來異常的修長,有的是把其五官概括化,比如鼻子和嘴唇的處理,極為簡練的線條勾畫出形的輪廓,造型優美,簡單大方。當一些局部被放大以后,產生了極強的裝飾效果,其現代感和時尚感便凸顯出來。
二、鮮明化題材
時尚類矢量插圖講求時尚性、娛樂性,作品大多注重人文因素、審美因素,強調人的自身價值。題材一般選用社會生活的點滴片斷,通過作者感性的眼光對其進行刻畫和描繪,裝飾和美化,富于時尚氣息,體現當今社會的流行元素,這樣使時尚類矢量插畫洋溢著濃郁的人情味,給人以溫馨感。另外,時尚類矢量插畫通過作品中所表現出的種種感性化的征象,彰顯出它的大眾性、愉悅性。這風格既不像兒童插畫般的輕松親切,也不像荒誕類插畫那般離奇怪異,它充滿了唯美和人性化的情趣,令人感到柔美、愉悅,難擋其魅力。
三、輕松的色調
時尚類矢量插圖屬于一種平面效果圖設計,在平面圖中,色彩給人的沖擊力是最強的,色彩的作用也是舉足輕重的。專業研究機構的研究結果表明,彩色的記憶效果是黑白的3.5倍。因此,在時尚類矢量插畫中多使用一些純度和明度較高的色彩,通過插畫作者的精心搭配而營造出一種舒適、協調、時尚、高雅的感覺。由于時尚類矢量插畫的作者大多是追求自我,彰顯個性的年輕人,有的就偏愛使用鮮艷、明亮的暖色來表現活潑、開朗的情緒,有的就在作品中運用一些暗淡的色彩來表達愛黑白灰的色彩關系來表現一種簡單、寧靜、高雅的格調。時尚類矢量插圖色彩運用的關鍵在于配色,很多插畫師都有自己偏愛或固定使用的色系,從而形成自我的風格。一般說來,表現女性化的色彩,如:粉紅色、金色、粉藍、桃色等,這與女性的溫柔心理與喜愛華麗有關。在一幅作品中,要想達到視覺上的舒適,就要求把握好色彩的均衡。這就包括要考慮到各種色彩的位置關系,每種色彩所占的比例、面積等因素。當然,好的插畫作品在一定程度上會引領一段時間的流行主色。商家有時也會利用這一契機來引導消費。
四、黑白淡雅的手法
黑白灰色調的時尚類矢量插畫,在眾色彩艷麗的插畫中,也因其安靜、沉穩一特性給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和特殊的視體驗。有彩色系具有各自鮮明的相貌屬在眾多的時尚類矢量插圖中,豐富的彩通過感性、醒目來吸引人們的注意力,偏愛黑白色系的播畫者以更加理性的獨視角出發,一反流行中的繽紛艷麗,努尋找自己色彩的單純和精煉。黑色的靜、沉默,白色的寧靜、純潔,灰色的含蓄、和,耐人尋味,插畫者通過使用這些簡的色彩語言,從另一視角來診釋時尚插作品的魅力。當然,在許多以無彩色系為主體的矢量插畫中,有時候也會點綴一些純度較高的色彩,一方面是與無彩色形成對比,另一面也是為了烘托主題,相互映襯。
五、簡單錯落的線條
色彩和形態的關系是相互依附,不可離的。康德說過:“造型能夠以給人帶愉悅的形狀去奠定趣味的基礎,而不是過在感覺上令人愉快的色彩的表現……色彩可以使物體增添引人的光澤,但卻能使物體成為經得住關照審視的美的象。”因此人們一般認為,線條諸心靈,色彩則訴諸感覺。在時尚類矢插圖表現中,線的表現力來自于線的情感內容。不同的線條表現不同的情感,這里也看出插畫師的藝術造詣。矢量插畫中的線條是簡單凝練的,沒有太多的枝葉,有點像國畫中的工筆畫,凝練精確的線條傳遞著畫家無限的情感。簡約時尚,這就是現代都市人追求的形式表現
六、點線面色的結合
面的形態在視覺上給人以整體感,而面在視覺平面中的動勢形態給人的視覺理影響比點和線更強,更具視覺沖擊力。因此一些裝飾性強的插畫常將所要表現的物象,無論是型還是色彩,大多歸納為大的塊面,使看上去整體感強、視覺效果尤為強烈。時尚類矢量插畫中,作者們有時通過不明度、不同量感的面的組合,增強表現象的立體感,有時利用面的分割與構成的錯位效果,達到所追求的形式美感。這種大塊面色彩的表現形式,在紛繁的視覺語言中尤為突出,色彩大膽,對比強烈。
七、結語
當代的時尚類矢量插畫,表達了人類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情懷。它從現實生活中來,又超越了生活,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和藝術表現語言美化了我們的生活,為我們的時代所需求。
(作者單位:保定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