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育英
摘要: 近年來,隨著中日兩國經濟文化交流不斷加強,市場對日語人才的需求越來越迫切,很多大學和高等職業院校都紛紛開設日語專業,培養日語人才,而綜合日語(有些院校也叫“日語精讀”或“基礎日語”)課程是日語專業必然會開設的專業重點必修課,所以如何提高綜合日語課堂教學效率,真正培養社會所需要的日語綜合人才,成了非常重要的研究課題。
關鍵詞: 綜合日語課堂教學效率教學實踐
提高綜合日語教學效率,是當前綜合日語教學改革的重要課題,也是高等院校以質量求生存所要研究的重要課題。要提高綜合日語教學效率,關鍵在于提高綜合日語課堂教學效率。提高綜合日語課堂效率就是要根據綜合日語課程特點,在課堂規定的一定時間內,結合教師的教學水平、全班同學的學習基礎水平、自己的學習基礎和學習態度,等等,使學生爭取達到更好的學習效果。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看法。
一、注重培養學生學習興趣
綜合日語的學習,是一個從零基礎到專業性,從五十音圖到靈活運作過程的學習。對剛接觸日語的學生來說,這是一個完全陌生的世界。從一開始的五十音圖的學習,如果教師只是單純地教學生假名的讀音、寫法,硬性要求學生每天背誦多少行多少段假名,就會讓學生產業厭煩情緒,急速地抹殺學生的學習熱情。教師其實可以把五十音圖編成學生耳熟能詳的歌曲,這樣不但方便學生記憶,還有助于密切師生關系,調動課堂氣氛;講解單詞時,教師不但要向學生說明這個單詞常用的幾個意思,還應該結合當前學生流行的話題引導學生造句;課文的主要部分,不要總是請一個學生朗讀,另外一個學生翻譯,學生明白所表達的內容后就草草收尾,而應該結合生活實際闡述。比如基礎日本語教程有篇文章叫做《生活中沒有廣告會很痛快吧》,教師可以讓學生列舉媒體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廣告,討論廣告的好壞,分組展開辯論;課文的會話部分,在講解完相關的語法和意思之后,可以給學生提供前后的語境,分角色表演,甚至可以進行一些拓展練習,鼓勵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可以定期不定期舉辦相關活動,激發學生對日語的興趣,比如:日語歌曲大賽、日劇配音大賽、日本演講比賽,等等。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讓興趣成為學生最好的老師,才能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進而提高綜合日語的課堂教學效率。
二、根據課程特點,制定科學的課程規劃
綜合日語課時比例占據了日語專業學生職業技能基礎課程的大概60%。課程內容全面系統,包括詞匯、語法、語言技能、會話等。旨在讓學生通過綜合日語的課程學習,在聽說讀寫等能力上得到全面綜合的發展,成為綜合型專業人才。然而,實際教學中,從文章的單詞到語法、課文、練習,基本上采取的都是教師單方講解的傳統模式,教師一個人在當主角。這種傳統模式培養出來的學生普遍日語表達能力和寫作運用能力薄弱。所以教師在課程的教學設計方案中,要打破傳統的講授模式,鼓勵學生除了對課文的內容耳熟能詳之外,還要多聽多看日語廣播、電視劇、動漫、電影、歌曲等,提高聽力理解能力的同時,加強對日本時事和文化的了解;每隔一段時間要求學生寫日語作文,教師批閱之后,選取優秀作文在班上講解,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每天上課之前,讓學生進行命題或自由式3分鐘左右的日語演講等,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訓練學生的日語思維,生活中碰到的每一個單詞、每一個句子用日語翻譯;多和外教打交道,創造更好的語言環境……采用這些方法,無形中提高了學生的日語綜合能力,更有益于綜合日語課堂教學的開展,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三、模擬情景,比較教學
日語是一門優美而又嚴謹的語言,同樣的一句中文翻譯成日語有很多種翻譯方式或者說幾句不同的日語,翻譯成中文之后又是同一個意思,根據對方性別、長幼尊卑及語境,在表達上存在極大的差異。比如一句簡單的“請保重”,有些是專門對生病或者受傷的人說的,有些是對每天見面的人上下班暫時分開時說的,有些卻是對遠行難以相見的人說的;簡單的“對不起”,在特殊緊急場合,關系親密的朋友,長輩上司不同的語言環境中,也完全不同。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會碰到上述問題,這時,不妨為學生設定幾種不同的情景,讓學生用適當的表達方式演繹,比較不同情景中不同的語言運用,可以加深學生對類似語法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以學帶學,以用促學,學以致用
為了全面提高教學質量,我們可以根據學生學習水平進行分組,比如將班級40名同學分成5組,每小組安排一兩名接受能力較強的學生和幾名成績一般的學生及一兩名較差水平的學生,教師可以在上課前單獨輔導這部分素質較好的學生,他們接受速度快,在課堂教學中,多給學生相互討論的機會和時間,討論中,由能力較強的組員再指導小組同學學習,多教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同時,教師多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關的情境,將課堂演變為舞臺,讓學生將所學知識靈活運用,提高學生的參與度,提高學習熱情,活學活用。
五、發揮多媒體在教學中的積極作用,恰當使用多媒體
多媒體作為現代教育技術在教學中的運用,帶來了教學模式、教學過程的變革。在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上,是極為有效的手段。教師可制作幻燈片課件輔助教學。在課件中可形象地展示教學內容的重點、難點,便于學生理解知識,掌握概念,鞏固知識。另外,教師可以將相關的背景知識、擴展內容等,更全面形象地展示給學生,以此激發學生興趣,開闊視野,加深理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課堂教學效率。例如,在講解日本傳統節目時,教師可將相關的照片、音像資料等適當地穿插到課件中,形象、生動地全面展現出日本傳統節目的特色;在講解教學難點——敬語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播放日劇《日本人不知道的日語》相關片段,讓學生了解商務情景中敬語的使用及書面敬語和口語敬語的不同。“聲、圖、文,顏色、光彩、視聽”并舉,多渠道多方位,創設情境,感性直觀,通過視聽感官,對人產生不可抗拒的感染力量,也可促進學生對內容的理解,提高教學效率。
六、情感培養,進行鼓勵性教學
“愛”是學習的動力。家長放心把自己的孩子托付給學校,交給教師培養,教師就應該像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擔負起愛和責任,對學生傾注全部的愛心和熱情,只有愛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好孩子。要在意學生的一顰一笑,關心他們的每一次失敗和成長,走進學生的內心世界,尊重學生,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同時對學生多實行鼓勵性教學,批評有損學生自信心的樹立,進而缺乏學習興趣,甚至失去學習信心。少批評,多肯定,盡可能地肯定他們已取得的成績,發現他們在學習中的“閃光點”,表揚他們每一個進步,從而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培養出學習的樂趣與激情,進而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當然,要提高綜合日語課堂教學效率,還必須強化學生預習的指導性作用。此外,教師必須根據教學內容、學生接受能力等充分備課。所謂“教無定法,貴在得法”,只有不斷在教學中摸索,教師才能不斷總結方法,得到進步。
參考文獻:
[1]黎奇主編.新課程背景下的有效課堂教學策略[M].首都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3-01.
[2]孫菊如等編著.課堂教學藝術高校教師教育專業系列教材[M].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08-01.
[3]馮增俊.把教學目標落實到位——名師優質課堂的效率管理[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