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學振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語文閱讀教學也是如此,只有讓學生真正喜歡閱讀,并以閱讀為樂,才能發揮自主性學習的作用。課外閱讀的主體是學生,學生的閱讀興趣直接影響著課外閱讀的效果,因此,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尤為重要。
閱讀教學是作文教學的基礎,是開發學生智力、啟迪學生思維的重要途徑和有效方法,在語文教學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而有人說,閱讀是智慧的體操。但從實際情況看,不少學生不愛閱讀,甚至對語文不感興趣,“學習語文是不得已而為之”。
一、語文閱讀學習的現狀
1.語文精神世界的缺失。
在當今商業社會的背景下,物質和欲望把人們的生活填充得滿滿的,人們被不斷膨脹的欲望壓得喘不過氣,于是閱讀在日常生活中顯得越來越無足輕重。這種現象折射在教育中就是對功利主義和技術主義的盲目崇拜。日常的語文教學也以應考為目的,大多是“速成式”的“短平快”,常常敗壞了學生的讀書興致,塞滿了自我學習的時間。表面上功課優秀,實際上與文學與文化名著絕緣,“學得”的能力是提高了,但“習得”的能力卻遠遠未達到要求,很多同學高中畢業了,卻仍然沒有學會讀書,沒有讀書的方法和審美意識。
2.缺乏過渡性的引導。
現在的閱讀作品大多遠離我們生活的世界,對有些中學生來說過于深邃,應該提供給他們一個接近作品的階梯。事實證明,很多學者就是通過一些適合于兒童閱讀的文學作品才走上經典閱讀乃至文學道路的??梢哉f中學生原有的閱讀興趣和積累,是決定他們閱讀態度和效果的根本因素。但是,中國的現當代文學中,很少看到有影響力的且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學作品。其中的教育味太濃,有太多的道德教化的內容,忽視了對學生心靈的教育,這對于我們的民族文化的傳播和學生的成長是很不利的。
3.其他學科的沖擊。
時下“外語熱”及鋪天蓋地的“雙語教學”也是妨礙閱讀的外部原因之一。在全球一體化的大背景下,中國語文不斷被邊緣化,“英語”的霸權地位逐漸形成,越來越呈現出蠶食態勢,甚至取代了許多國家的母語。再加上數理化學科的圍剿,語文教學只能偏安一隅。在這種狀況下,閱讀被束之高閣。
二、怎樣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
我們在閱讀教學時,常要求學生預習,掃除文學障礙,粗知課文大意等。但某些學生對閱讀缺乏興趣而沒有預習,有的雖然“預習”了,也只是走馬觀花,應付差事。針對上述情況,應采用不同方法。
1.插圖激趣法。
學生有自己的樂趣,而且他們都喜歡表現自我,只是表現的方式不同而已。因此,教師在閱讀教學中可以啟發學生將貯存在腦海中的最喜歡的東西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作畫的方式可以多種多樣,可以鼓勵他們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創造性的繪畫。也可以對原有繪畫的內容有所改動,給學生較大的想象空間。
2.借名人迭事激發學生閱讀興趣。
名人名言是語言的精髓,是生活經驗的高度提煉,對學生有強烈的啟發性和教育意義。它是教育、啟發、激勵學生學習,鎖定學習目標的鑰匙,要以這把鑰匙打開學生讀書的興趣之門,切實可行的方法是將名人名言制作成條幅掛在學生學習、生活的場所。古今中外,關于讀書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數不勝數,它們就像文學大花園中的顆顆明珠,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催化劑,在活動初,我們布置學生搜集有關讀書的名人名言和名人故事,幫助學生認識讀書的意義,激發學生的讀書興趣。
3.利用文章題目引起學生的興趣。
題目是文章的眼睛,它簡潔、醒目而傳神,題目分析得好,往往能喚起讀者的閱讀興趣,使之注意力集中,有針對性地閱讀課文,較好地突破本節教學重點。如教讀《魯提轄拳打鎮關西》一文,可以在學生劃分句子成分的基礎上這樣提問:魯提轄打鎮關西幾拳,打得怎樣?學生很快從文中找出精彩片斷。接著提問,他為什么要打鎮關西?這樣誘導學生追根溯源,自覺閱讀全文,很好地將該節教學重點落實在復述故事情節和結構劃分上。
4.室外活動激趣法。
中學生愛動,最不喜歡死氣沉沉的教學,語文科的實驗又少,無法滿足其心理需求,而室外課則很容易激發其學習興趣。在教讀《中國石拱橋》時,可以先帶領學生走出校園,來到一座石拱橋前,對他們說:“今天我們來當一次導游,向過橋的客人介紹一下這座橋?!薄霸趺唇榻B?”許多同學面露難色。抓住這一時機,讓他們結合插圖看作者是如何介紹的,再向路人介紹,他們就會如遇大赦,急切而饒有興趣地閱讀文章。
5.氣氛激趣法。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與學生是合作的共同體,他們通過平等對話,真誠溝通,可以實現各自的自我超越,因此,教師的責任是引導、指導、幫助學生進入作者的世界。首先要營造和諧的氛圍,鼓勵學生大膽地、有意識地和作者對話。生動有趣的語文課堂教學是調動學生語文學習積極性的重要途徑。教師的教學是一門藝術,應在傳授知識中,不斷勾起學生的好奇心,激發學生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推進他們的思維發展,從而積極主動地探索語文中的有關問題。教師應挖掘教材中學生感興趣的元素,把學生感興趣的內容與乏味的內容,結合起來交替進行,從而把學生的注意力維持在最佳狀態。
6.教師榜樣是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無聲力量。
學生的向師性很強,老師的一言一行、興趣愛好直接影響著每一位學生。有調查資料表明,一個學生喜歡哪門功課,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老師的喜愛甚至崇拜。語文老師要做學生的榜樣,只有教師自身是課外閱讀的愛好者和實踐者,才能和學生進行交流,才能指導學生開展課外閱讀。老師在教學中語言流暢,詞匯豐富,在課堂上精彩片斷脫口而出,使學生紛紛效仿,激發學生課外閱讀的動力。
閱讀的路是相當漫長的,當前初中生被升學壓力束縛、被流行文化和快餐文化所浸染,他們更需要理性的引導,從而正確閱讀。尤其是現在,素質教育深入人心,我們進入了終身學習的時代,學習將會伴隨人的一生,而閱讀是最常見也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要根據不同學生的認知特點引導他們選擇合適的閱讀材料,擴展自由閱讀的空間,倡導學生自由閱讀,開展多種多樣的讀書活動,增強閱讀的興趣,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