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艷
摘要: 日語敬語的學習和理解一直是日語教學的難點和重點,通過多年的教學實踐,作者發現學生對敬語使用存在諸多誤解和誤用,并結合教學實踐,調查敬語的誤用類型,嘗試分析原因和解決策略。
關鍵詞: 日語敬語誤用原因
2007年2月,日本文化廳在日本文化審議會上公布的《敬語の指針》中指出:“敬語是表現人與人之間的關系 。”同時,將傳統的敬語分類進行了調整,確立了敬語的五分類說,即尊敬語、自謙語I、自謙語II、鄭重語、美化語。日語敬語表達方式種類繁多,復雜多變,是日語教學的重點,也是日語學習的難點。敬語運用得當,可以增強表達效果,幫助融洽人際關系,如果運用不當,就可能會弄巧成拙,交際失敗,甚至破壞雙方的人際關系。所以,在掌握各種敬語表達手段的基礎上合理運用,對于日語學習者是十分重要的。通過多年的日語寫作教學,筆者發現學生在商務書信寫作上敬語運用能力偏低,不能恰當、自如地使用敬語,有些學生主觀上對敬語的使用存在逃避、懼怕的心理,有些學生過于看重敬語的交際功能而導致過度使用等,因此,筆者以西安工業大學日語系學生為調查對象,就敬語的運用情況做了實證調查和分析。
一、調查對象
西安工業大學日語系2008和2009級本科生,實施調查的時間為大學三年級第二學期。其中08級兩個班各29人,09級一個班27人,總計85人,年齡為20—22歲。被調查者有一定的日語基礎,系統學習過敬語表達方式,屬于中級日語學習者。
二、調查方法
設計調查問卷(單項選擇),規定被調查者在限定的時間內完成問題并提交答案,最后將提交的問卷批改并統計各項調查結果進行定量分析,包括每個班的完成情況和每道題的得分率,通過答題情況試分析學生對敬語表達的理解和運用情況。
三、調查結果
(一)設計調查問卷,以測試的方式對被調查者做了大量調查,共發放問卷85份,回收有效問卷85份。問卷共設計測試題目23題,對整體答題情況和每道題的答題情況做統計。
(二)對測試結果進行了整體統計。三個班的平均得分率均偏低,分別為61.62%,54.12%,52.50%,90%以上的題目中的四個選項都有人選擇。由此看出班級敬語運用水平高低不一,對敬語存在多種理解,沒有清晰的運用原則,才造成大多數題目的答題結果不一,正確答案的選擇率不高的現象。
(三)對測試結果進行分析,主要對誤用類型和原因進行分析。
1.在學生的錯誤選項中存在著敬語過度使用的錯誤理解。
(1) 田中さん、この本、もうお()か。
除正確選項之外,選擇“お読まれになりました”的學生最多,此選項中存在著兩種敬語表達方式,學生認為這種累加是最尊敬的,屬于過度使用。
2.敬語和授受補助動詞的搭配使用造成學生理解混亂,錯誤率較高。
(2)お客様に、ご案內?搖?搖。ただいま3階におきまして展覧會を開いております。
①もうしあげます ②いただきます③させられております ④いたしてございます
(3)「すみません、ここにある雑誌を、ちょっと?搖?搖よろしいですか。」
①お借りになっても ②お借りしても ③お借りくださっても ④お借りいただいても
第(2)題中選項②和④選擇率較高,選項④屬于敬語累加造成的過度使用,學生能夠判斷出應該選擇自謙的表達方式,因此首選了自謙語“いたす”后加鄭重的表達。第(3)題中選項④選擇率較高,與第(2)題中的選項②相同,都屬于授受補助動詞與敬語的混合使用。在學生的理解中,“お~いただきます”通常用來表示自謙,是非常尊敬的表達,通過對題目的判斷,填空處都需要自謙、客氣的表達,所以才選擇“お~いただきます”,因為此句式通常都翻譯成:“我可以……能允許我……”造成此誤用的原因除了翻譯習慣之外,重要的是對此句式構成的理解錯誤。此表達方式中使用的動詞必須是對方,即尊敬的一方所做的動作,由于授受動詞“いただく”表示接受恩惠,因此才能表達出說話人對聽話人的敬意。因為對此句式基本構成不理解,再加上中文習慣的影響,多數學生按照中文習慣表達,錯誤地理解為此處的動作是說話人的,導致誤用的現象頗多。
此外,學生對敬語動詞的使用較為熟練,因尊敬、自謙動詞較為固定,含義清晰,此種誤用較少。與此相對,同樣是敬語慣用型的運用存在記憶混亂的現象。如“見る”“見せる”“知る”“會う”等,慣用型較為相似造成了選擇混亂的現象。
四、原因分析
(一)對敬語表達沒有系統總結,仔細分析其使用原則和場合等影響因素。要掌握敬語的使用,就需要教師和學生的相互配合,教師在授課時要有意識地將各種因素融入敬語教學中,結合文化、場景等較為全面地分析其使用,首先讓學生產生合理、恰當使用敬語的意識,避免語法條目和句型的枯燥教學,沒有融會貫通自然就不會熟練運用。其次,讓學生課后主動發現問題,提高學習興趣,做好總結。
(二)日常學習和生活中使用敬語機會少,學生在交流中通常使用簡體或日常交際口語,而且接觸到的影像資料通常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偶像劇,使學生有種誤解:日本人很少用敬語,沒有學習的必要。要糾正學生的這種認識就要進行教學改革,增加敬語口語和聽力的相關練習,教學時不能一味地遷就學生的興趣只安排語言較為簡單、單一的內容,而要適當增加社會、商務、貿易等方面的內容。同時,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水平,還要增加敬語口筆譯的實戰練習,課后利用興趣小組等增設模擬場景練習等,營造日語敬語學習和運用的氛圍。
參考文獻:
[1]金田一春彥.日本語の特質[M].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會,1991.
[2]張廣平.日語敬語新動態[J].大連:日語知識, 2007.
該課題為西安工業大學2011年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項目編號:11JGY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