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彌
摘要: 閱讀課是訓練學生閱讀理解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是學生學習新語法和鞏固舊知識的主要載體,因此,我們必須高度重視閱讀課,通過各種方法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由于英語各方面的能力是相輔相成的,因此我們必須充分開發閱讀課,有效地利用閱讀課的資源。本文旨在討論如何優化初中英語閱讀課的教學設計,增強閱讀課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 英語閱讀課教學設計閱讀能力
“閱讀課”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既是教學重點,又是教學難點。傳統的教學方式,只是把文章作為單純地向學生傳授語法及語言知識的載體,而忽視培養學生積極思維及深層次理解作者意圖和文章主題思想的能力。作為教師,我們都已認識到閱讀課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當中,我們如何操作才能達到如此重要的課程所要達到的目標,如何恰當地利用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和英語其他方面的能力,似乎還有些模糊。在此,我想結合教學經驗及對課程改革與教學大綱的學習體會,談談對英語閱讀課教學的感受。
一、了解和明確新課改的重點和閱讀教學的目的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英語教育規模不斷擴大,教育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成就。然而,英語教育的現狀尚不能適應我國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的需要,與時代發展的要求還存在差距。因此,新課改的重點是:改變英語課程過于重視語法和詞匯知識的講解與傳授,忽視對學生實際語言運用能力培養的傾向,強調課程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識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與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新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二、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
具體教學過程中的一些教學步驟和方法,大部分教師都比較了解,但是對于這些步驟的細節操作,如何調動學生各方面器官的積極性,實施這些步驟和方法的原因和所能達到的效果,而且從教育學的理論角度上為什么這樣做,一些教師在腦海中并沒有一個清晰的輪廓。下面,我談談心得。
1.復習
通常閱讀課是單元學習的最后一個階段,是綜合單元知識的課文。因此在上閱讀課之前,要復習這個單元所學的重要短語與知識點。在設計復習環節的時候,設計內容最好可以很好地銜接上節課與本節課的內容,而且從教育學的角度來說,一節課的開始,學生還未進入正式狀態,我們需要一個進入新課的前奏,讓學生有一個適應的時間,慢慢地進入到正式上課的狀態。
2.新課導入
這個步驟是整堂課的一個關鍵點,是使學生從平和達到興奮的轉折點。新課導入的好壞,關系到學生在學習下一個步驟,也就是課文時,是否充滿期待的心情,是否具備興奮的狀態,關系到這節課的整體效果的好壞,正所謂“有一個好的開始,也就成功了一半”。新課導入的話題,最好是學生比較感興趣的,同時也是教師感興趣或者了解的,這樣才能引起學生和教師的共鳴,拉近學生和教師的距離,為營造一個熱情的、活躍的、和諧的課堂氣氛打下基礎。
3.課文講解
這個步驟是整堂課的主要部分,這部分內容操作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這堂課的整體效果的優劣。我們要本著以學生為課堂的主體、老師起主導作用的原則來實施這堂課的教學,而不能像以前那種灌輸式的教學模式一樣,老師占用大部分時間而學生成了一臺單純的錄音機,只能錄不能放。我認為比較有效的方法如下。
(1)聽課文。通過復習和新課導入這兩個步驟,學生達到比較興奮的上課狀態,我們必須利用好這種興奮狀態,把這種興奮有效地轉移到課文上,從而使活躍的課堂溫度降下來。這時,可以讓學生帶著問題去聽課文,從而保持學生的注意力。
(2)快速閱讀課文。在聽了一兩遍課文之后,讓學生打開課文自己快速閱讀,了解沒聽懂的地方,這樣無形之中對課文的印象會加深。快速閱讀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因為學生在考試之中沒有寬余的時間一句一句地分析,而且現在從各種各類考試中我們可以看到快速閱讀(fastreading)越來越受到青睞,所以我們必須在平常的練習和考試中訓練他們的快速閱讀能力,而且在課堂當中潛移默化地培養他們的這種閱讀能力。
(3)精讀課文。精讀課文這個步驟是閱讀課的主體,是閱讀課的中心任務,但是如何操作好精讀課文這個步驟似乎一直沒有一個定論。有些老師可能仍然在延續灌輸式教學模式中一句一句給學生翻譯課文,事無巨細地講解課文中語法的做法。似乎只有這樣,老師的心中才踏實,才認為學生學到了東西,但這只是最基本的知識目標,對于學生的英語語感,用英語思考的能力,認為似乎都是比較遙遠的事情,舍不得時間讓學生鍛煉。精讀課文,我們要讓學生仔細閱讀課文,去理解課文、尋找問題、解決問題。同時,學生在閱讀的時候,遇到問題通過同學之間的討論和向老師請教的方式來自己解決問題。這樣,老師可以及時總結出在備課時沒有準備的重點和難點,也給了學生動口的機會。
(4)檢驗學生精讀課文的效果。精讀課文之后,我們可以通過讓學生回答有關課文內容的一些問題來檢驗學生的閱讀效果,也可以通過讓學生復述課文的方式來檢驗。最好通過學生自愿和老師提問相結合的方式,這樣既可以給積極性高的學生鍛煉的機會,又可以使大部分同學有所緊張。
(5)分析重點和難點。重點和難點一般是學生在精讀課文時所遇到的語法方面的困難。對于語法的講解,以前的老師一般從理論的角度去分析,這樣雖然對語法的道理學生非常明白,但他們在應用和考試當中很難把語法的理論知識和實際有效快速地結合起來,這是因為學生在學習的時候脫離了語言環境。我們在這方面可以借鑒瘋狂英語的方法,以句子的形式講解,以句子的形式鞏固,以句子的形式練習,讓學生始終在句子當中理解語法的使用。這樣,學生在應用和考試過程當中,就可以省略了由語法理論到實際應用的步驟。
4.自由復習
如果時間允許,那么在基本結束這節課的時候,最好給學生幾分鐘的時間自由復習,以便它們鞏固剛剛學習過的東西,及時加深記憶。
5.練習
在這節課結束前的幾分鐘,一定讓學生做幾個練習,可以集體做,也可以自己做,練習不必過多和過難,只是為了鞏固剛剛學過的東西。
6.布置作業
練習結束后,也已經接近下課了,在布置作業之前,老師最好帶領學生把這節課的內容快速瀏覽一下,從而對這節課的內容形成一個清晰的輪廓。
三、結語
總的來說,上好一堂閱讀課要遵循以學生為課堂教學的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的原則,注重課堂氣氛和教育節奏的把握,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在盡可能調動學生各種感官的情況下,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1.7—29.
[2]陳琳,王薔,程曉堂.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實驗)解讀[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