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月平
英語是什么?英語,首先是一門語言,一門生動活潑的語言,與此同時,它也是一門相當枯燥無味的語言,其次,英語是一種工具,一種人與人之間交流的工具。它更是21世紀各種領域的人才所必須具備的軟實力,尤其是青年一代。然而,“語言這東西,不是隨便可以學好的”學本族語如此,學習英語更是如此,但是如果教學得法,就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始終堅信,世上本無“差生”,考不及格的次數多了,也便有了“差生”。根據木桶原理,要想提高班級的整體的優異成績,就必須先從差生入手。那么如何激活課堂,激發“差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差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差生”學習英語的成績呢?
我想,這是每個英語教師都必須認真對待和認真研究的問題。結合十多年的英語教育教學經驗,我摸索、積累了一些切身的體會、經驗,也取得了相當好的教學效果,所以,我想有必要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以此共勉。
一、找出原因,對癥下藥
科學研究實驗證明,一個人成功的次數越多,他就越自信,反之,就會越自卑。同時,我相信,世上本無“差生”,考不及格的次數多了,也便有了“差生”。那么大家有沒有想過,“差生”就真的很差嗎,就真的無藥可救了嗎,我們就應該放任自由嗎?……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我們非常有必要調查研究一下到底他們是不是真的差,差在哪兒,還有就是到底是外在原因還是內在因素造成的?我們應該對具體的學生作具體分析,找出突破口,然后各個擊破。比如家庭條件相對不好,或者單親家庭的或者是父母離異的學生,大多數性格比較內向、自卑、性格孤僻,這時候就要求老師及時了解他們的一些真實的情況,并在生活上及時給予足夠的關心;讓他們覺得老師沒有也絕不把他們當做包袱,不鄙視他們,不放過他們,了解他們特長、愛好。尋找他們身上的“閃光點”,多表揚鼓勵他們以此來增強他們的上進心和自信心,激發對生活的熱愛,調動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習興趣。與此同時,經常找他們的父母溝通談話,真誠地敞開心扉與他們促膝長談,指出孩子的未來是我們的希望,也是他們的希望和未來,而初中階段對人的一生何等重要等,盡量爭取家長的主動配合,例如,我們班上一屆學生里面有一位“差生”,他的英語成績一般,但英語讀得非常好,發音也很到位,每次上課前我幫他預習新課的單詞,關鍵是一遍遍先跟著我讀,他學會之后,第二天的早自習我就讓他帶領全班同學讀,這樣就滿足了他的表現欲和虛榮心,長此以往,就大大增強了學習英語的信心和興趣。
二、明確學習目的,讓他們覺得即使以后不上大學,就是打工也逃避不了學英語
我想,教師除了每天按時完成教學任務之外,每天都要給學生們講一些當下的時事新聞、具體事例……讓學生意識到,在改革開放的今天,尤其是現在我們正處的二十一世紀,英語是多么重要,告訴學生學習英語的重要性——英語是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語言,是最重要的交流工具。全世界60%的廣播節目是用英語進行的,70%以上的網頁是用英語制作的,絕大部分的科技資料是用英語發表的,絕大部分的國際會議是用英語作為第一通用語言的。隨著我國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WTO的加入,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成功舉辦,2010年的世博會的完美落幕等,人們迫切需要用英語去了解整個世界。在以網絡技術和電子商務為代表的信息時代,如果我們專業技術過硬且又具備良好的英語素質,就更有利于適應社會的需求和競爭,我們必須掌握這個交流工具,以便在現代化建設和國際事務中做出應有的貢獻,無論你喜不喜歡英語,它都在那里存在著,你必須學好它之后它才能更好地為你服務,幫助你走向更大的成功,因此學英語勢在必行。
三、重視感情投資,營造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
以十多年的英語教育教學實踐證明,一些學生偏愛某門學科,往往是因為他們覺得這門學科的老師和藹可親,平易近人,能夠真切地理解關心他們,學生的學習情緒高漲,接受知識快,學得也較扎實,因此,教師要重視感情投資,真誠地把自己的所作所為、所感所想,毫無保留地呈現給學生,寓枯燥的知識教育、道德教育于鮮活的生活情境中,潤物無聲地滋養學生的心田,老師要以真摯的愛心喚起學生的共鳴,通過言行表情,不斷給學生輸送親切、鼓勵、信任的情感信息,從而使學生始終處于輕松愉快的學習氛圍中,信息百倍地接受學習任務,也只有在寬松的教學環境中,學生的創造力才能得到充分發揮。
四、改變評價模式,評價要有激勵性
教學過程既是知識傳授的過程,又是師生情感交流的過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優秀的組織者、領導者的作用,無論是新知傳授還是重難點突破、知識積累,教師的作用就是激發學生的興趣,學會用欣賞發展的眼光看待學生,多用激勵性的評語,表揚學生所提問題或見解的獨到之處。當學生犯了錯,教師一個寬容的笑,當學生遇到困難,教師安慰的眼神,尤其是“差生”,都能在教學中起到潤滑作用,默契的師生關系能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因此,我在教學中常常使用“Good try!Try again!Dont be afraid!Youre clever!”等鼓勵性語言,并通過大量的示范、表演和提示來幫助學生使用新詞新語,用愛心去呵護、啟迪每一個學生,讓每一個學生都能享受到陽光,使他們心理上得到滿足,從而產生他們積極向上的動力。
我越來越體會到,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但我始終堅信,沒有“差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沒有最好,只有更好,讓我們一起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