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君誼 周燕
[摘要]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由美國杜邦公司在20世紀20年代首創。該體系利用各種主要財務比率指標之間的內在聯系,對公司財務狀況及經營成果進行綜合、系統地分析和評價,是對上市公司財務報表進行分析的主要工具。但是,隨著經濟的發展,上市公司的業務和面臨的環境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傳統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已經很難全面反映當代企業財務狀況。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對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做了一系列的改進,逐步形成了一個改進的綜合財務分析體系。
[關鍵詞]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改進;平衡計分卡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2 . 04. 003
[中圖分類號]F230[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673 - 0194(2012)04- 0006- 02
1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基本原理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是以凈資產收益率為核心指標,然后層層分解為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和權益乘數3個指標,即:凈資產收益率=營業凈利率×總資產周轉率×權益乘數。通過自上而下的分析,不僅可以了解公司財務狀況的全貌以及各項財務指標間的結構關系,還可以查明各項主要財務指標增減變動對凈資產收益率的影響及其原因。給管理層提供了一幅考察公司資產管理是否使股東投資回報最大化的路線圖。
2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的局限性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雖然被廣泛使用,但是也存在著一些局限性。
2.1 沒有區分經營活動損益和金融活動損益
杜邦財務分析體系沒有區分經營活動和金融活動。對于多數企業來說金融活動是凈籌資,它們從金融市場上主要是籌資,而不是投資?;I資活動沒有產生凈利潤,而是支出凈費用。從財務管理的基本理念看,企業的金融資產是投資活動的剩余,是尚未投入實際經營活動的資產。應將其從經營資產中剔除。與此相適應,金融費用也應從經營收益中剔除,才能使經營資產和經營收益匹配。
2.2 沒有區分有息負債與無息負債
既然要把金融活動分離出來單獨考察,就會涉及單獨計量籌資活動的成本,負債的成本僅僅是有息負債的成本。因此,必須區分有息負債與無息負債,利息與有息負債相除,才是實際的平均利息率。
2.3 沒有關注非財務指標
傳統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只包括財務指標方面的考量,不包括非財務指標方面,因而不能全面反映出企業的真實業績。財務指標反映的是上市公司過去的、歷史的經營狀況,如果僅關注短期財務成果,則會助長經營管理者急功近利思想和短期投資行為,使企業缺乏長期的價值創造力和可持續發展的能力。與財務指標相比,公司愿景、策略、智力資本等非財務指標更能夠體現企業長期、持續的發展能力,揭示出企業的未來發展和成長趨勢。
3改進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
針對上述問題,本文做了一系列的改進,逐步形成了一個改進的綜合財務分析體系。與傳統杜邦財務分析體系相比,主要的區別是:
3.1 改進杜邦分析法對資產負債表的項目分類
3.1.1 區分經營資產和金融資產
經營資產是指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的資產,與總資產相比,它不包括沒有被用于生產經營活動的金融資產。區分經營資產和金融資產的主要標志是有無利息,如果能夠取得利息則列為金融資產。例如,交易性金融資產、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持有至到期投資、長期應收款等。至于長期股權投資、現金和應收項目,則應屬于經營資產。
3.1.2 區分經營負債和金融負債
經營負債是指在生產經營中形成的短期和長期無息負債。這些負債不要求利息回報,是伴隨經營活動出現的,而非金融活動的結果;而金融負債是公司籌資活動形成的有息負債。劃分經營負債與金融負債的一般標準是有無利息要求。應付項目的大部分是無息的,故將其列入經營負債;如果是有息的,則屬于金融活動,應列為金融負債。
3.2 改進杜邦分析法對利潤表的項目分類
3.2.1 區分經營活動損益和金融活動損益
金融活動的損益是凈利息費用,即利息收支的凈額。金融活動收益和成本,不應列入經營活動損益。利息支出包括借款和其他有息負債的利息。金融活動損益以外的損益,全部視為經營活動損益。經營活動損益與金融活動損益的劃分,應與資產負債表對經營資產與金融資產的劃分保持一致。
3.2.2 經營活動損益內部,進一步區分主要經營利潤、其他營業利潤和營業外收支
主要經營利潤是指企業日常活動產生的利潤,它等于銷售收入減去銷售成本及有關的期間費用,是最具持續性和預測性的收益;其他營業利潤,包括資產減值、公允價值變動和投資收益,它們的持續性不易判定,但肯定低于主要經營利潤;營業外收支不具持續性,沒有預測價值。這樣的區分,有利于評價企業的盈利能力。
3.3 改進的財務分析體系的核心公式
在對傳統的杜邦分析體系進行了一系列改進之后,可以將該體系的核心公式作如下變化: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1+凈產權比率)-凈利息率×凈產權比率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利息率)×凈產權比率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經營差異率×凈產權比率
=凈經營資產利潤率+杠桿貢獻率
=經營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杠桿貢獻率
其中:杠桿貢獻率=(凈經營資產利潤率-凈利息率)×凈產權比率
根據該公式可知,凈資產收益率的高低取決于4個驅動因素:經營利潤率、凈經營資產周轉次數、凈利息率和凈產權比率。
3.4在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中增加平衡計分卡等非財務指標分析法
一直以來,杜邦分析體系只是重點強調財務數據的結果和各種財務指標的內在關系,分析問題時也只是單一地從財務上去尋求原因,而忽略了與企業未來盈利能力密切關聯的企業愿景、策略、知識與智力資本、客戶關系等非財務指標。而平衡計分卡正好彌補了這一缺陷。
平衡計分卡(Balanced Score Card)是由哈佛大學教授Robert Kaplan與諾朗諾頓研究院的David Norton于20世紀90年代所創建的一種績效評價體系。其主要特點在于超越傳統的以財務度量為主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以企業的共同愿景和戰略為內核,運用綜合與平衡的哲學思想,依據組織結構,將公司的愿景與戰略轉化為下屬各責任部門在財務、顧客、內部流程、創新與學習等4個方面的系列具體目標來評價企業達到目標的程度。其對企業戰略管理的績效進行財務與非財務綜合評價,能有效克服傳統的杜邦分析法的滯后性、偏重短期利益和內部利益以及忽視無形資產收益等諸多缺陷。
增加平衡計分卡的指標分析體系,就意味著包括戰略、愿景在內的非財務指標也融入了杜邦分析體系中,即企業可以從改善成本結構、提高資產利用率、增加收入機會和提高客戶價值入手,在客戶層面、內部流程層面和學習與成長層面尋找財務結果背后的原因和改進途徑。
財務層面以長期股東價值為中心,以增加收入機會、改善收入結構、降低成本、提高資產利用率和改善投資戰略為提高長期股東價值的途徑;客戶層面以目標顧客和市場為方向,滿足核心顧客對于時間、質量、性能、服務和成本方面的要求;內部管理流程層面專注于那些與股東和目標客戶息息相關的流程,包括運營管理流程、客戶管理流程、創新流程和法規與社會流程;學習與成長層面涉及員工的能力、信息系統的能力與激勵、授權,包括人力資本、信息資本和組織資本。
各層次呈現遞進的關系,共同為提高企業的長期股東權益而努力。將平衡計分卡引入杜邦分析體系,就能使財務分析與公司愿景和戰略等非財務指標緊密地結合在一起。借鑒平衡計分卡的指標體系來完善杜邦分析體系,使公司績效考評體系更全面、更合理、更能體現公司股東的戰略意圖。
4結論
綜上所述,傳統的以財務指標為主的杜邦分析體系已經很難全面、完整地反映企業的真實財務狀況和長期發展能力。為了應對當前經濟和環境的發展變化,本文對企業經營項目與金融項目進行分類,并將從財務、客戶、內部運營、學習與成長4個角度衡量企業業績的平衡計分卡引入杜邦財務分析系統,以完善杜邦財務分析體系對企業長期發展勢態和可持續發展狀況的評價能力。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財務成本管理[M].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11.
[2]張英.一種新型的業績評價模式——綜合EVA平衡計分卡[J].時代金融,2009(10).
[3]盧正歲.基于企業價值的財務報表分析[J].時代金融,2009(6).
[4]李春瑜,許進.基于企業價值管理的財務分析體系[J].財會通訊:綜合版,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