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先偉 王忠華
【摘要】數(shù)學(xué)中的判斷不是對就是錯,真的就那么簡單嗎?有的時候順著說是對的,反過來說就是錯的,但是這也不是絕對的。比如兩個正方形的面積相等,那么它們的周長就一定相等,反過來說:它們的周長相等,面積也一定相等。那么,我們以什么為判斷的標(biāo)準(zhǔn)呢?怎樣才能讓我們的判斷更具有說服力呢?
【關(guān)鍵詞】判斷 對錯 舉例
【中圖分類號】G623.58 【文獻(xiàn)標(biāo)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4-0081-01
體積相等的兩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也相等嗎?
同學(xué)們的答案是否定的。因?yàn)樗麄冊趯W(xué)習(xí)長方體體積的時候就已經(jīng)知道了。當(dāng)我們用6個體積是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體拼成不同形狀的長方體,他們的體積都是6立方厘米,但是由于形狀的不同他們的長、寬、高也就有所不同。如:當(dāng)6個平放成一排時,它的長:6厘米,寬:1厘米,高:1厘米;當(dāng)6個擺成2排時,它的長:3厘米,寬:1厘米,高:2 厘米。而第一種擺法它的表面積是:(6×1+6×1+1×1)×2=26平方厘米。第二種擺法的表面積則是:(3×1+3×2+1×2)×2=22平方厘米。很顯然他們的表面積是不相等的,從而也就證明了這個題目是錯誤的。
那么,反過來說“兩個表面積相等的長方體的體積也相等嗎?”同學(xué)們的回答是可能不相等,但是又很難像上面一個題目那樣找到一個反例來證明它是錯誤的,即使找到了,那也可能只是湊巧。那么如何才能快捷的找到一個反例讓這個判斷更具說服力呢?我們不妨用方程的知識來試一試。
例如:一個長方體的長:6厘米,寬:4厘米,高:2厘米,這時它的表面積是(6×4+6×2+4×2)×2=88平方厘米,體積是6×4×2=48立方厘米。
舉反例時另一個長方體的表面積也看作是88平方厘米,它的體積則由另一組長、寬、高而定,我們?nèi)我饧僭O(shè)它的長和寬分別是8厘米和4厘米,求它的高是多少?
假設(shè)它的高是a厘米,那么它的表面積是:
(8×4+8a+4a)×2=88
8×4+8a+4a=88÷2
(8+4)a=44-32
a=12÷12
=1(厘米)
這時長方體的體積是8×4×1=32立方厘米。這樣就讓這個判斷具有了充分的說服力。
題目中長、寬、高的長度是任意的,因?yàn)闂l件是開放的,所以答案不是唯一的,長、寬、高可能是整數(shù)、小數(shù)、更多的是分?jǐn)?shù)。
從上述的解題過程中我們可以歸納出舉反例的一般方法:(表面積的一半-長×寬)÷(長+寬)=高。利用這種方法就可以很快地求出表面積一定時開放的長、寬、高分別是多少。
總之,要讓你的判斷站得住腳,就要有能夠證明你這個判斷正確與否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