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晶玲
摘要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迅速,我國對于不同的研發項目共同發生的費用如何進行分攤沒有做出明確規定,筆者在此發表一點自己的見解,同時,對研發費用核算中科目的設置提出一點看法,以期對實務工作者提供一點幫助。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分攤科目設置
目前,中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迅速,為扶持和鼓勵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科學技術部、財政部、國家稅務總局聯合頒發的國科發火〔2008〕362號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以下簡稱《工作指引》)的通知。該通知規定,高新技術企業必須嚴格按此規定設研發支出科目單獨進行財務核算。
1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分攤
《工作指引》規定研究開發項目是指“不重復的,具有獨立時間、財務安排和人員配置的研究開發活動”。企業的研究開發費用是以各個研發項目為基本單位分別進行測度并加總計算的。
《工作指引》對研究開發費用規定為:直接研究開發活動和可以計入的間接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下面分別就不同的費用項目展開討論。
1.1人員人工
在實務中,如果企業研發人員比較充足,可以對應不同的研發項目分配不同的研發人員,在這種情形下,人員人工支出可以根據研發人員所研發的項目直接將工資計入該項目。但是實際情形是,很多企業研發人員并不是十分充裕,往往一個研發人員同時要進行幾個研發項目的研發工作,這時,就需要將這些“身兼數職”的研發人員的工資在不同的研發項目之間進行分攤。
在分攤的過程中,一方面要與實際結合,也就是分攤的結果必須體現出實際情況,另一方面,也要盡量減輕財務人員的負擔,體現簡化的原則,這樣才具有可操作性,在充分考慮以上原則的基礎上,采用的分攤方法為:按參與人次進行分配。
1.2直接投入
《工作指引》對直接投入的界定為:企業為實施研究開發項目而購買的原材料等相關支出。在實務中,如果某項原材料為某一研發項目專用,那么購買該原材料的支出直接計入該研發項目。如果某些原材料為幾個研發項目共用,那么就需要按照一定的方法在不同的研發項目之間進行分攤。采用的分攤方法為:按照研發項目預算金額的比例進行分配。
假設A、B、C項目預算金額分別為50萬元、100萬元、150萬元,那么A項目分配的比例為50/(50+100+150),B項目分配的比例為100/(50+100+150),C項目分配的比例為150/(50+100+150)。將共同發生的原材料費用乘以該比例,就是該項目的直接投入費用。
1.3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
(1)如果是為某一研發項目而專門購置的研發設備,那么設備的折舊費用直接計入該項目的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中,但是,實務中企業為了減少設備閑置,往往不會為了某一研發項目而購置設備,通常設備具有共用性,也就是不同的研發項目都可以使用,這時就需要在不同的研發項目之間進行分攤。采用的分攤方法為:按照研發項目參與人次的比例進行分配。原因是設備都是由研發人員進行操作,按照參與人次的比例進行分配,比較貼近實際。
(2)折舊費用包含的研究開發項目在用建筑物的折舊費用,如果研發部有獨立的研發大樓,那么研發大樓的折舊可直接計入研發費用中,如果研發部與其他部門公用辦公樓,那么就按照研發部門使用的面積占辦公樓總面積的比例對整棟辦公樓折舊進行分攤,計入研發費用。
(3)如果企業為了減少設備的閑置,未購置研發專用設備,而是使用生產設備進行研發,那么就按照研發工時占總工時的比例將生產設備折舊計入研發費用中。
1.4設計費用
《工作指引》對設計費用的界定為:為新產品和新工藝的構思、開發和制造,進行工序、技術規范、操作特性方面的設計等發生的費用。設計費用一般為委托外部單位對企業研發項目進行的設計,需開具相應的發票方可入賬,故可直接根據設計費用所對應的研發項目直接計入,不需要分攤。
1.5裝備調試費
《工作指引》對裝備調試費的界定為:主要包括工裝準備過程中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如研制生產機器、模具和工具,改變生產和質量控制程序,或制定新方法及標準等)。為大規模批量化和商業化生產所進行的常規性工裝準備和工業工程發生的費用不能計入。
如果經過一次工裝準備,試制的新產品(新工藝)只有對應一項研發項目,那么可直接計入該研發項目的裝備調試費中,如果試制的新產品(新工藝)對應多項研發項目,就需要進行分攤。采用的分攤方法為:按照研發項目預算金額的比例進行分配。具體分配方法見直接投入。
1.6無形資產攤銷
《工作指引》對無形資產攤銷的界定為:因研究開發活動需要購入的專有技術(包括專利、非專利發明、許可證、專有技術、設計和計算方法等)所發生的費用攤銷。
如果購入的專有技術只對應某一個項目,那么攤銷金額可直接計入該項目的無形資產攤銷中,但是如果購入的專有技術多個項目均需使用,就需要進行分攤。采用的分攤方法為:按照研發項目預算金額的比例進行分配。具體分配方法見直接投入。
1.7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
《工作指引》對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界定為:是指企業委托境內其他企業、大學、研究機構、轉制院所、技術專業服務機構和境外機構進行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費用(項目成果為企業擁有,且與企業的主要經營業務緊密相關)。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的發生金額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確定。
認定過程中,按照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發生額的80%計入研發費用總額。
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如果在合同中明確費用是用于某一項目的研發,直接計入該項目即可,不需要分攤。但是如果合同同時涉及幾項研發項目,而且金額也未分別列明,這時需要進行分攤。采用的分攤方法為:按照研發項目預算金額的比例進行分配。具體分配方法見直接投入。
1.8其他費用
《工作指引》對其他費用的界定為:為研究開發活動所發生的其他費用,如辦公費、通訊費、專利申請維護費、高新科技研發保險費等。此項費用一般不得超過研究開發總費用的10%,另有規定的除外。具體分配方法見直接投入。
經過對以上費用的分攤,就可以明確計入各研發項目中的各項費用的金額,下一步就可以設置科目,進行賬務處理。
2研發科目設置
根據國科發火〔2008〕362號關于印發《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管理工作指引》的通知中規定,將研發科目作三級核算科目,再根據研發部門立項據實歸集到每個項目研發費用發生額,假設研發部立項個數3個,分別為項目A、項目B、項目C,則財務核算科目設置如下:
(1)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人員人工-項目A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人員人工-項目B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人員人工-項目C
(2)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直接投入-項目A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直接投入-項目B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直接投入-項目C
(3)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項目A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項目B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折舊費用與長期待攤費用-項目C
(4)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設計費用-項目A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設計費用-項目B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設計費用-項目C
(5)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裝備調試費-項目A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裝備調試費-項目B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裝備調試費-項目C
(6)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無形資產攤銷-項目A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無形資產攤銷-項目B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無形資產攤銷-項目C
(7)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其他費用-項目A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其他費用-項目B
-研發支出-內部研究開發投入-其他費用-項目C
(8)管理費用-研發支出-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項目A
-研發支出-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項目B
-研發支出-委托外部研究開發費用-項目C
以上為筆者對高新技術企業研發費用分攤及科目設置的一點拙見,期望可以給實務工作者一點指導,也歡迎大家做進一步的探討,來進一步完善分攤的方法,讓其變得更合理更加具有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