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 李中帥
摘要: 在經濟騰飛的今天,人們對消費品的需求不斷增大,其要求不僅僅局限在功能上,還有對消費品自身的舒適性、實用性、美觀性的不斷追求。本文結合消費大眾的審美角度,提出在進行汽車設計時要充分利用人體工程學與審美相結合的原理,既要考慮汽車的基本性能,又要兼顧大眾的審美取向,以滿足大眾的消費需求。
關鍵詞: 汽車設計人體工程學審美取向
1.人體工程學在汽車設計中的應用
“人體工程學”一詞源于希臘語,原意是“工作”和“規律”[1],是20世紀50年代初迅速發展起來的一門新興科學,旨在通過對人體各部分的特點、人的種種思維和動作的研究,掌握人的特性,并依據這種特性設計產品,使設計產品適應人體的各種要求,使人—機系統工作效能達到最佳。研究內容是工程技術設計當中與人體相關的問題,大體上包括以下三個方面:(1)機器部件如何使人的操縱和使用更為適合;(2)環境控制和生命保證系統的設計要求合理;(3)人—機系統總體設計,解決整個機器系統與人體相互適應的問題。它涉及信息論、控制論、仿生學等多門新興的科學領域。
人類從開始制造交通工具起,就已經注意使其適應人體自身的活動特點和要求,人體工程學在汽車設計中的應用在國內外已有多項成果,研究內容也日益深廣。其中的一些研究對解決汽車設計如何適應人體要求,提高人機系統的工作效能這一問題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概括說來,人體工程學之于汽車設計的基本要求是:車與人體測量相適應;車與人的生理、心理反應相適應;車與人的審美需求相適應。
車與人體測量相適應指的是在進行車身室內人體布置設計時需要注意與之密切相關的是駕駛姿態下的人體尺寸,需借助二維的人體模型,以人體尺度為依據,利用人體工程學所提供的人體尺度的百分位值,采取“去掉兩頭”的基本原則,即選擇符合產品使用要求的最小和最大身材的人體尺度,作為確定對象范圍的設計依據。在使用人體尺度值時,應該注意到國家、地區、性別和年齡的差別,設計出來的汽車室內空間應為全世界大多數人所適用。
當然,今天的汽車設計除了駕駛員在車身室內坐姿遵循人體工程學原理外,對其他方面的要求也不斷提高,其中包括底盤減震性、乘坐性、駕駛員手伸及界面、操縱感手柄的形狀等[2]。購買者對車身室內其他方面的要求也越來越高,在試駕某輛車,其試車項目包括:乘降性(上下車方便)、乘坐舒適性、操作性、視野、空調、造型、安全、環保、節能等。例如,底盤低則乘坐舒適,設計者會通過降低車頂高度而直接降低車身高度,同時也降低了汽車的高度、重心、座面高度,有助于乘車姿勢的改善,減少空氣的阻力,提高運動性能,符合當前的環保理念,目前這種車在市場上很流行。
人體工程學的研究成果,對汽車的設計,特別是車身、駕駛室和操縱系統的設計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具有人體科學與技術科學相結合的特征,與汽車工程技術科學不可分割。因此,開展人體工程學的研究,并將其研究成果應用到汽車的產品設計中,對提高汽車的設計水平、增強產品的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2.美學在汽車設計當中的地位
美學是以研究美的存在、美的認識和美的創造為主要內容的科學。它涉及的內容非常廣泛,包括汽車在內的工業產品,是通過各種形態為人們所感知的。汽車造型及內飾的發展與汽車性能的完善和制造水平的提高是分不開的,同時與各個歷史時期的政治經濟水平、地理環境、生活水平、審美習慣、民族風俗等密切相關。
汽車的造型和其他藝術品一樣,最重要的是獲得整體感,外部造型與內部裝飾的統一完整是衡量汽車造型的標準[3]。汽車作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既要考慮外部結構、整體比例、質感、色彩、裝飾和動感外,又要反映出一定的思想內容,體現出一個明確的主題。體感的舒適不再是購車者選車的唯一標準,外型的美感也成為重要的標準之一,同時也成為人體工程學在汽車設計當中最基本的條件之一。
汽車產品還應該注重技術美。汽車是給人來駕駛和乘坐的,所以造型設計除了包含人體工程學以外,在遵循形式美法則的普遍規律同時,研究汽車產品造型設計,以及成型制作的技術美問題成為汽車設計成功的關鍵。這就要求設計者和工程技術人員提高自身的審美能力,充分研究人體工程學,創造出“美”的產品,使設計的汽車在滿足性能的基礎上符合大多數的欣賞習慣和要求。
3.大眾審美與個性審美對汽車設計的要求
同一對象在不同人的心中會有不同的美的感受和判斷,這叫做審美的差異性。審美的差異性是普遍存在的。生理、心理的不同,性格、認識的不同,民族、地域的不同,興趣、愛好的不同,經濟生活的不同,文化傳統、藝術修養的不同,年齡、性別的不同等決定了大眾對美感的差異,因而對于同一審美對象會有種種評價,甚至得出截然不同的結論,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眾口難調”。
因此,通過車身的顏色一般可以比較清楚地認識到車主的個人性格特征。如:選擇車身顏色較不起眼的人,多是循規蹈矩、工作態度認真負責的人;相反,選擇亮麗顏色的多是滿足于享受生活樂趣的人。
美國芝加哥庫伯行銷集團的研究報告表明,顏色是主宰汽車銷售價格的三大因素之一。還有的專家估計,受歡迎與不受歡迎的顏色之間,其差價可達300美元以上[4]。在美國,消費者對顏色的重視程度甚至高于對車型的重視。因此,從市場營銷的角度看,顏色絕對是左右消費者的重大因素之一,也成為設計汽車造型的重要內容,受到汽車生產廠家的日趨重視。
任何一個優質的汽車造型設計都不是毫無依據的,它都在不斷地追求自身的特殊效果。除了具有藝術設計的共同規律這一共性外,還應該具有個性的一面。汽車造型設計將美的造型與機能緊密結合起來,創造了一個能藝術地反映汽車機能特性的形象,同時也符合人類在長期實踐總結出來的美學基本原則,即外在形式美和內在科技美的結合體。一個優秀的汽車車身設計師應該在把握美學基本規律的基礎上,針對不同的消費群體來進行設計,這同時也會推動實現其目標的技術手段的新發展。
4.人體工程學與審美相輔相承,不可分割
在當今的汽車設計行業,人體工程學與審美相輔相成,不可分割。消費者在購車時,除去汽車的性能外,首先考慮的是這輛車駕駛的舒適性,所以上述的有關人體工程學的問題就全部包括在內,如果駕駛姿勢不舒服或者操作手柄或界面不適合駕駛員駕駛時的姿態,甚至涉及駕駛安全問題,就沒有必要再考慮外觀。因此,人體工程學在汽車設計當中的地位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另外,如果汽車只是乘駕舒適,而從外觀上看,如果外表顏色、內飾、操作界面等沒有任何美感,也同樣不會吸引消費者的眼球。總的來說,汽車設計不僅僅停留在圖紙上,不僅僅停留在裝配車間里,從汽車出廠到消費者的購買這一過程應該認為是汽車設計的一個延伸。只有注重汽車設計當中的各個環節,既尊重人體工程學,又滿足消費大眾審美取向,同時注重一小部分人的個性審美差異,將這些因素相互結合并且運用到汽車的造型設計當中去,才是汽車生產的王道。
參考文獻:
[1]樂玉漢.人體工程學在車身設計中的應用[J].國外汽車,1993.5.
[2]陳友新,信繼欣編著.汽車營銷案例學[M].武漢理工大學出版社,2003.10.
[3]傅立敏著.汽車新技術[M].吉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03,第1版.
[4][日]影山夙著,徐雅珍,姚燈鎮譯.選車指南[M].科學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