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到學生唱完一首歌后,就走上講臺,然后,全體學生起立,齊聲說:老師好!
我說:同學們好。
我望著同學們端正地立著。想起春天我們植的樹,在沙漠的邊緣,一片小樹——沙棗樹。我的目光落在最后一排的座位上,仿佛漏栽了一棵樹苗。
然后,學生坐下;然后,我開始講課。
學生翻書,肯定翻到的是我要講的那篇課文,翻書的聲音,像一陣風吹過樹林,葉子嘩啦嘩啦響。然后,靜下來,如同一陣風吹過去了。
于是,我聽見教室的門外有什么響動,隱隱約約地響。我的目光落在最后一排的那張空課桌上,然后,我走下講臺,去打開門。
果然,劉彩霞立在門外,她已做出了受罰的姿態。低著頭,齊耳短發,有點亂,可能來不及梳,或者,被風吹亂了。
有一學生說:喊報告。
劉彩霞低聲說:報告。
我說:進來。
另一個學生說:罰站!遲到就罰站,屢教不改。
這個詞語造句,學生不約而同地放在劉彩霞的遲到上。
我說:你先回座位。
又一個學生說:遲到上癮了,不罰,革命群眾堅決不答應。
劉彩霞在一片呼聲中走過,像挨過了批斗,坐到她那張課桌里。全班,都是兩個學生一張課桌,沒人愿意和她同桌,都說她身上有股怪氣味,惡心。全班,她的個頭中等,不得不安排她坐最后邊。
我說:注意力集中,現在開始上課。
她的目光穿過前邊同學身體之間的空隙尋找我的板書。下了課,我叫劉彩霞來辦公室。我摘下她頭發上的一根草屑,青青的草。她用腳在地上擦,像要掘個洞,恨不得鉆進去,只是不吭聲。她頻繁遲到,卻不講原因。
我說:今天放學后,老師要去你家。
她說:老師,我們連隊很遠呢。
傍晚,我走上通往劉彩霞所在連隊的機耕路,路的一邊是沙棗樹林,一邊是水稻地,風拂過一望無邊的稻田,像泛著綠色的波浪。劉彩霞頭發上的草屑,來自稻田吧?那是稗子草。她的衣服散發出清新但帶點苦澀的草的氣味,其中有苦苦菜的味道。
劉彩霞大概看見我了。她等候在院子門口,說:老師好。
我一進院子,就嚇了一跳,一只鵝叼住我的褲腿。
她一聲喝,說:白雪,這是我的老師,你有眼無珠呀。
有眼無珠是課文里的一個詞語,她造過句:我們家的白雪有眼無珠。當時,我沒弄明白,“白雪”是指一個人,還是動物?
我說:這就是你造句里的角色呀。
她提醒我:老師,當心!
我發現,院子里,簡直像個動物園,雞呀兔呀鵝呀,還有一只羊。地上有屎的痕跡,大概趁我來之前,她已清掃過了。
唯獨沒有養狗。我對狗有戒心,因為,有一回屁股挨了一口狗咬,不叫的狗更可怕。連隊的家屬院,各家各戶幾乎都養了一條狗。
我說:沒養狗吧?
她說:不用狗,有狗太熱鬧,雞犬不寧。
這個詞語她也曾造過句。還是那個模式:我們家……
我的褲腿又被扯住了。又是鵝,不屈不撓。
她趕過來。鵝還是在幾步遠的地方沖著我昂起脖子做挑釁的姿態。
她說:老師第一次來這,鵝總是欺生,它自不量力。
又是造過句的詞語。都運用到她這個院子里了。原來,這個院子里能造那么多句。
穿過喧鬧的院子,我進了土坯屋子。床上躺著她的父親——癱瘓了。而她的母親已去世。她的父親欲起身客氣一下,卻又坐不起。他說:我這個大人,把這個小孩拖累住了,老師,讓你操心了。
一時間,我沒話,我的語言遭遇這樣的現實立刻貧乏了。我不斷地點頭,我不停地觀察。
他咳嗽起來,像一口痰卡在喉嚨,劉彩霞抬起父親的脖子,又拍又撫父親的背,然后,她倒了一杯水,慢慢給父親喝。
他指指杯子。劉彩霞洗一個玻璃杯。
我說:我不渴,不用倒了。
又回到院子。那只鵝,脖子一伸一伸,似乎不肯放過我。
劉彩霞說:老師,這里都是食草動物。
我說:這只鵝挺能護院的嘛。
劉彩霞說:老師,你知道嗎?鵝為什么不怕人?
我看著這個小學六年級的女生,像大人,完全沒有小女孩的天真(她在這個家連撒嬌都不可能了),倒似她是個小老師進行提問。我像是回答不上來,說:為什么不怕人?
她說:鵝的眼睛看人,把人縮小了,縮得比它自己還要小,它就以為自己偉大,所以,它不怕人。
我說:鵝的眼里,人就像小人國的小人了?怪不得鵝主動挑釁人呢。
我們都笑了。我第一次看見劉彩霞笑,笑得回歸到她的年齡。一個小女孩的笑。我難以想象,要是換個角度,自己仰視著鵝,像面對一個龐然大物,找個地方躲避。
第二天,劉彩霞差一點兒遲到,她有點氣喘吁吁,一股田野的氣息,好像風攜帶來了田野的氣息。
我講了劉彩霞的家庭情況。劉彩霞哭了。課堂里突然很靜很靜。
劉彩霞總是利用早晨上學途中,在田野里,在樹林里,割了青草,或摘了沙棗,藏匿起來,放學后取回家。那以后,班里的同學,一個一個小組,分工,輪流,把青草或沙棗帶到學校,交作業一樣交給劉彩霞。
劉彩霞不再遲到了。而且,她的座位提到前邊的第二排,有個同學提出跟她同桌。上課時,她的頭,不用再左右來回移動尋找遮擋視線的空隙了。
作者簡介:謝志強,現為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微型小說學會理事,寧波市作家協會副主席,余姚市文聯副主席。迄今已在國內外發表一千余篇小小說,近三百萬字。其中三百余篇為《小說選刊》、《小說月報》、《中國文學》、《讀者》、《小小說選刊》、《微型小說選刊》等數十種選刊和選本選載。八十余次獲國家、省級以上文學獎,部分作品被譯介到國外,并入選國外大學教材,入選國內中、小學語文教材和改編成電視劇。已出版小小說及理論著作八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