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李宏
摘要目前全國高職高專院校都在進行精品課程的建設,以提高教學質量,實施課程改革,但是在建設過程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本文擬從不同方面探討高職高專英語精品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并重新認識精品課程,旨在進一步推動課程建設力度,優化課程教學。
關鍵詞高職高專英語精品課程存在問題再認識
0引言
教育部2003年1號文件《教育部關于啟動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通知》啟動了“質量工程”,其中“開展精品課程建設”指出精品課程是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等特點的示范性課程。就高職高專院校而言,在精品課程建設過程中,應建立能夠切實反映高職教育特色的精品課程。所以,高職高專英語精品課程就要突顯其“實用性、應用性和實踐性”的課程特色,以區別于大學英語精品課程。建設好該門課程是提高高職高專英語教學質量的關鍵,實施教學改革的前提,也是對課程進行宏觀管理、促進該課程整體教學水平全面提高的重要舉措。
1高職高專英語精品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在高職院校建設英語精品課程,更是對英語教學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實施英語教學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是建設英語精品課程,英語精品課程建設是促進教師轉變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改進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而如何建設這門精品課程,是我們每個高職高專英語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
1.1課程體系和教學內容
課程體系決定了一門學科的質量,所以課程體系的設定和教學內容的選取至關重要。高職高專教育培養的是技術、生產、管理、服務等領域的高等應用性專門人才。要實現這一目標,就必須謹慎設定課程體系,方能培養出符號行業標準的高技能型人才。教學內容選取方面應從學生未來就業崗位群的實際需要出發,理論聯系實踐,合理選擇課程教學內容。應選取與學生生活息息相關的學生感興趣的內容。即教學內容源于課本,超越課本,應是對書本內容的濃縮,難易度適當,照顧到不同層次學生的認知需求。而不是教材編寫者完全脫離現實,盲目選擇與學生距離遙遠的素材。
1.2師資隊伍建設
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教學水平高、教學質量好、教研能力強的高素質的師資隊伍是精品課程建設的前提和保障。由于高職的培養目標是圍繞培養應用型人才進行的,高職英語教師也應向“雙師型”方向發展。然而目前高職英語教師大都畢業于英語專業,缺乏行業實踐經歷,對學生專業的目標崗位知之甚少。師資力量一直以來都是高職英語教育的薄弱環節。
1.3教材建設
目前,各個高職院校相繼建立院級、省級、國家三級英語精品課程,而教材的建設一直是其軟肋。由于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起步較晚,所以高職高專英語教材建設并沒用完全脫離本科院校教材的模式,簡單地說,就是把本科復雜的內容簡單化,沒有考慮到高職教育的應用性、實用性及實踐性。高職英語教材編寫還有待完善,盡量選取培養學生語言綜合運用能力權威性高的國家規劃教材。
1.4實踐教學建設
高職英語教育的實踐性,不但是高職教育的目的,也體現在教學過程中的各個環節中。學以致用,學習的目的是為了應用,也只有在實踐中才能學習,也只有通過實踐,語言能力才能得以提高。因為,語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一種技能(skill),而非知識(knowledge)。語言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所以,應盡可能地讓學生跳出課堂、跳出課本,涉獵更廣闊的知識面,同時應開展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活動。
1.5教學方法與手段
現代外語主要教學方法有口語法和情景教學法、聽說法、交際法、全身反應法、沉默法、社團學習法、自然法和暗示法,雖然這些方法可以在高職高專英語教學中穿插使用,但它們不能完全體現出高職教育的特色。因此,在高職英語教學中創建了以社會需求為中心(Society-centered),以學生為中心(Student-centered),以學習主題為中心(Subject-centered)的3S教學法。這三個中心體現了高職英語教學與普通英語專業教學的本質區別所在,也是多年高職英語教學經驗的精煉概括。實踐證明,這種教學模式對提高高職院校學生英語水平,培養當今社會所需要的應用型人才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
1.6課程資源后續更新
目前高職高專英語精品課程建設和資源并不理想,很多精品課程是為了申報精品課程而建設,不是從實際需求與改革的立場出發,申報之前,頗費心機,一旦申報成功便不再重視內涵的建設和資源的更新與共享,成了擺設,沒人維護,資料陳舊,無人訪問。更談不上以評促建、以評促改。
2對精品課程的再理解
精品課程可以簡單地概括為高質量、能共享。
(1)定位特色化。精品課程應是“名牌課程、示范課程”,即要具有自己的特色與風格。所面向的是某一特定職業或職業崗位群,同時也兼顧某一特定的學科領域。具體而言,精品課程應該體現現代教育教學思想,符合現代科學技術和適應社會發展進步的需要,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素質發展,有利于帶動高等教育教學改革。
(2)建設整體性。要素全面,包括教師、學生、教材、教學手段、教學理念、課程體系等。精品課程不僅僅指教材、書本、教師,也不單指教學手段。而是在此基礎上的宏觀延伸。也即是說,在考慮精品課程建設時,必須要有整體性、全局性的宏觀視野。其次,精品課程建設還包括潛在課程,即教學計劃外的非正式、非正規的課程。在建設精品課程時,這一點也必須考慮進去,才夠完善,并使精品課程持續發展。
(3)層次多元化。從水平層次看,重點大學、一般大學、高職高專、中等學校都有自己的課程體系與特色,存在不同層次的精品課程,“精品”不是重點的專利。從等級看,有校級、省級、國家級精品課程,旨在促進教學改革,提高教學質量。
(4)資源公開化。國家對建設精品課程投入了大量資金,其目的就在于共享優質教育資源,實現資源交流。突出以信息技術引入課堂為導向的模式,實現教學手段現代化、先進化。精品課程網上資源免費開放,是基于精品課程優質的教學資源與教學經驗,為其它高校的教師提供在線學習的場所,同時使更多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
3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高專英語精品課程是集觀念、師資、內容、技術、方法等于一體的整體課程建設。雖然,高職高專英語精品課程還存在諸多問題,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精品課程建設所帶來的喜人結果。基于先進的現代教育思想,建立相應層次、且針對性較強的精品課程是未來職業教育發展的趨勢。希望通過精品課程的建設,真正起到提高教學質量,推動教學改革的作用,這才是精品課程的核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