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摘要《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明確了“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學院當前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是深化內涵建設。有重點、分步驟地加強“特色專業、精品課程、雙師型隊伍、教學資源、實踐教學”的教學基本建設,是高等職業院校深化內涵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基礎工程。
關鍵詞高職教育內涵建設校企合作
為貫徹《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學院提出了“加強教學基本建設,努力提高辦學水平”的工作方針,重點落實特色專業、精品課程、“雙師型”隊伍、教學資源、實踐教學等“五項建設工程”工作任務。回顧學院近年教育教學改革的發展歷程,結合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等文件,就學院“五項教學基本建設”的實施進行了思考。
1“五項教學基本建設”是高職學院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突破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中指出:要“把提高質量作為教育改革發展的核心任務”,“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辦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質量為導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機制,把教育資源配置和學校工作重點集中到強化教學環節、提高教育質量上來。”學院提出加強特色專業、精品課程、“雙師型”隊伍、教學資源、實踐教學五個方面的建設,結合了學院實際,緊扣“出特色、出水平,出名師,育英才”質量主題。同時,更是為學院加強內涵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明確了具體的工作目標和工作考核標準。“五項教學基本建設”執行情況和實現效果,將真接影響學院今后一個時期的發展態勢。
2構建“校企合作平臺”是落實“五項教學基本建設”的基礎
(1)面向行業協會、企業聯合體的校企合作。基于國家職業資格標準,依據區域行業、企業發展的實際,切實從行業、企業的需求出發,“形成人才共育、過程共管、成果共享、責任共擔的緊密型合作辦學體制機制”將是我們推進的校企合作的核心工作。
(2)爭取教育、行業主管等政府部門的支持和政策,是保證校企合作持續推進的關鍵。校企合作不能僅僅視為學校和行業、企業的利益、經濟行為,離開政府部門的政策指導和支持、協調和必要的扶持,校企合作不可能做強做大,“校企合作”發展的必然趨勢是“校企政合作”。
(3)分享型單項目合作與股份制緊密型合作逐步推進。就目前學院以及聯系的行業、企業實踐情況,“校企合作”以分享型單項合作為基礎,尋求適合的產業和企業聯合體逐步實現股份制緊密型合作,實現“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合作就業、合作發展”。加強校企合作機制的調研、論證,將對今后學院的發展有至關重要的意義。
3教學管理部門實施的“五項教學基本建設”的工作思路
3.1配合相關部門積極搭建“校企合作平臺”
在校企合作平臺的構建中,教學管理部門要提前“介入”、主動參與。從方案設計、運行模式規劃開始,進行前期跟蹤;進入實施階段,更要組織階段評估與方案修正,并承擔相關工作的協調。更要主動思考“校企合作平臺”的發展途徑,在校企雙方合作平臺基礎上,逐步建設“校校企”、“校企政”和“校校企政”合作平臺,深化校企合作內涵。
3.2落實“五項教學基本建設”的具體想法
(1)堅持校企合作推進特色專業建設。要按照“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特,人特我精”原則來組織建設工作。一是結合產業行業的成長,注意將傳統主打專業改造成特色專業,比如,環境藝術設計、視覺傳達設計專業,首先是完成特色“校企合作平臺”的建設,跟進人才培養模式的優化,創新課程設計與教學模式,推進產學合作與生產性實習,完善頂崗實習機制。二是抓好新專業的建設,一定按照“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項崗實習的人才培養模式”進行規劃,著力抓好展示設計、動漫設計、鞋類設計與工藝新專業的建設。經過2~5年的建設,形成有一定競爭力的2~3個特色專業。
(2)整合資源強化精品課程建設措施。以院級精品課程為基礎,以省級精品課程為目標,兩年內爭取國家級精品課程的突破。本學年內,以課程組為單位,開通院級精品課程在線,力爭主要專業都建成兩門左右院級精品課程,組織省級精品課程申報。認真總結近年精品課程的經驗,特別是在課程帶頭人、課程成果總結、課程網站建設的方面的經驗和教訓。特別是在特色專業核心課程的建設中,堅持校企合作課程開發的方向,堅持專兼職教師聯合開發的形式,力爭通過2~3年的努力,完成一批課程的從課程標準、課程教材到課教學實施的聯合開發。
(3)著力培育中青年“雙師型”教學團隊。以特色專業和主干專業教學團隊建設為基礎,以中青年教師的“雙師素質”培養為重點,基于“校企合作”開展專業和專業基礎課“雙師型”建設。從技術職務和企業專業實踐兩個方面加以落實,并配合人事處制定有關規章和制度。力爭3年內,使具有雙師素質專業教師比例達到90%。
(4)進一步完善實踐教學設計和管理。按照國家職業資格標準和行業需求,從各專業學生技能與能力養成規律出發,進一步適時修訂實踐教學標準和要求,特別是在修訂2012級人才培養方案的過程中,要從時間安排、項目設計、環節進程等各方面交易認真研討,特別也要做好課程實踐教學的設計、綜合實踐教學的安排,要求任課教師課前提交課程實踐教學計劃,各專業要提交綜合性實踐教學的安排。認真總結工學結合和產學結合經驗,為建立適合我院專業特色的工學結合和產學結合教學模式奠定基礎。配合有關部門,實現生產性實習實訓的突破,完成多個校內生產性實習實訓基地的建設。
(5)逐步優化教學資源保障體系。一是設計類特色專業實習實訓基地、職業能力強化培訓基地建設,要以建成省內最有特色的設計類專業實習實訓和職業能力強化培訓基地為目標,總體規劃、分步實現,其功能應該是開放性、示范性與生產性結合的。二是信息化教學資料系統的建設。在現有的校園數字化平臺基礎上,進一步補充完善,擴大數字圖書館容量、開辟設計類教學資源庫、課程學習庫等。三是集合現有專兼職教師開展設計類專業的課程與教材系列開發,進而為課程建設與專業建設奠定基礎。
綜上所述,“五項建設工程”是以提高學院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以“校企合作平臺”為基礎,圍繞特色專業、精品課程建設,進行實踐教學改革,推進“雙師型”教學團隊建設和教學資源建設,五位一體,共同促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