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佳妮
摘要歐美發達國家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且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護理專業國際化速度也隨之加快。涉外護理專業學生應既能掌握現代護理學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公共英語、護理專業英語以及涉外護理知識,同時英語口語交際能力日益受到重視。然而,由于學生英語基礎薄弱,缺乏自信,導致口語教學收到多方限制,筆者針對這種情況,提出了一些口語教學中的策略。
關鍵詞涉外護理口語問題應對策略
1英語口語對涉外護理專業學生的重要性
近幾年來,由于歐美發達國家逐漸進入老齡化社會且經濟全球化進程加快,國際護士市場出現了緊俏的行情,出國進修、就職、深造者顯著增加,成為護理專業國際性服務的標志。國內諸多院校涉外護理中的國際護理專業應運而生。我校創辦了英語護理專業后,近年來培養出了多名達到出國水平的學生。隨著教學的深入,培養學生應既能掌握現代護理學知識和技能,熟練掌握公共英語、護理專業英語以及涉外護理知識,就顯得尤為重要。
2教學中面臨的問題
(1)學生發音不準。涉外護理專業的學生都是來自各個初中的畢業生,英語底子薄,有些學生甚至連英語是24個字母還是26個字母都叫不準,對于單詞重音分辨不清,更不用說弱讀、連讀、爆破這些深一點的知識。
(2)學生缺乏自信心。由于學生在初中學的幾乎都是啞巴英語,課堂上學生操練英語的機會太少,教學中缺少各種激發學生學習英語興趣的策略等等,頻繁的難度較大的考試,沒有鼓勵只有埋怨等等,導致教學主體的缺失,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從而使他們不愛開口講英語,生怕自己發音錯誤被人嘲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惡性循環。
(3)學生知識面狹窄。學生受自身所學知識的片面性制約,對以英語為第一語言的國家的風俗習慣,人文地理知之甚少,導致在談及這些知識時言之無物,不知從何說起。
3口語教學過程中的應對策略
3.1聽說結合
首先,聽是說的基礎。在語言交流活動中,交際雙方都把自己當成聽者,而把對方當作是說話者。在交際者接收和理解信息之后,要進行內在信息處理,在此基礎上產生表達動機,然后通過內在和外在語言的轉化,再表達自己的想法。正確的說是建立在清晰的接收和正確的理解之上的。因此,沒有信息的輸入、積累和語言信息的綜合分析,就不會有思想的自由表達。
其次,說是聽的前提。語言輸出的目的是為了輸入,說是為了另一方的聽。這種內在系統的口語交流模式表明交際者要進行口語信息的輸入和理解。清楚正確的表達信息能提高對信息的理解和吸收能力。
正確的“說”必須建立在正確的“聽”的基礎上,因此我們提高說的基本方法是,在口語課課堂上,通過讓學生聽各種錄音材料,從聲音入手,加強聽、說訓練,通過反復模仿,記憶、背誦達到用英語交流思想的目的,即說的熟練程度。加強口語訓練,應堅持先聽后說的原則。在學生接觸一定的英語語言后,便可以經過進行口語訓練,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3.2激發學生興趣,增強學生自信心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說明了興趣的重要性。新生剛入校,一方面對周圍環境感到陌生和好奇,同時還可能受自我展示的驅使,出現英語口語交際中想說而不敢說、想說好而說不好等矛盾心理。此時此刻,正是師生融洽交流的良好時機。利用寒暄、介紹、道歉、贊揚等技巧啟發學生開口說話,鼓勵他們該出“口”時就出口,盡早擺脫外語學習中的“沉默期”,促使口語能力的形成。事實上,掌握了一定的詞匯之后,如果能有效地運用交際策略,多數情況下可以保持交際的持續進行。當學生越來越多地進行交流,就會發現英語口語沒有他們想象中難,從而克服說英語的恐懼心理。
3.3拓寬學生的文化背景知識
由于漢語和英語這兩個歷史悠久的古老語言是在完全不同的地理和社會環境中發展起來的,二者在思維方式上存在著較大差異。針對中西方文化差別大和學生文化背景知識不足的弱點,筆者在口語教學中首先有計劃、有目的地選擇大量的富含文化內容的材料。其次,有意識地利用這些材料向學生介紹一些西方的文化背景知識,并進行中西文化差異的對比。再者,鼓勵學生多途徑感知和接觸西方文化,如多看英文報刊雜志、多聽英文歌曲、多看英文影視片等。這樣有利于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從而掃除理解中的文化障礙。如學習瘋狂英語三最短文第六篇tablemanners時,大部分學生對西方的一些風俗習慣不怎么了解,因此筆者在學生模仿之前先介紹了美國、巴西、日本等許多國家的餐桌禮儀及行為習慣。然后再讓學生去聽,這樣學生就能更好地理解材料,從而幫助他們更好地模仿。
3.4利用多種方式,增強教學中的趣味性
口語不能一聽即通,流利說話的能力同樣不可能與生俱來,也很難在教學中立竿見影、一蹴而就。因此,口語教學中的每項活動、每個話題都必須有意義、有興趣,使學生的注意集中在活動的內容而不是形式上??谡Z其中一個常用的教學模式是課堂提問。提問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啟發學生思維的手段,應當變換方式、適可而止;提出的關鍵問題應給學生一定時間思考、準備和討論。除了“教師問、學生答”之外,還可采用“學生問、學生答”、“學生問、教師答”或“討論式問答”等模式實施課堂口語活動。譬如在談及SpringFestival這一學生感興趣的話題時,教師可以采用“學生問,教師答”的方式,讓學生問出他們想要了解的新年傳統習俗的英語表達方式,例如:守歲,拜年用英語怎么表示,大年三十的團圓飯都有什么等等,誘發學生展開想象和提出問題,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也是教學中可以增強學生興趣的一種方式。對于學生無法直觀觀察到的事物,盡管教師講的繪聲繪色,但學生還是茫然,多媒體教學以其形象的畫面、清晰的文字、甜美的音樂、親切的語言將事物形象地在課堂教學中展現,創設出新穎獨特的教學情景,它能全方位吸引學生感官,令其集中精力,積極思維,激發其好奇心,使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興趣,進而產生強烈求知欲望,使學生在歡快、愉悅、充滿活力的情趣中獲得教學知識。
總之,英語口語能力非一朝一夕就能提高,它需要堅持不懈地訓練,才能在會話中流利地表現出來。以后筆者將繼續努力學習有關知識,鉆研教材,提高教學水平,促使英語口語教學質量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