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躍(水平一)的主要教學內容為跑幾步,單腳起跳,雙腳落地跳。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學生對跳躍活動感興趣,能夠積極參加各項練習;掌握跳躍的基本技能,知道跑幾步,單腳起跳,雙腳落地跳的動作方法;能夠勇于克服困難,與同伴相互合作,完成游戲任務。本次課的授課對象是小學一年級學生。他們模仿能力和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強,敢于表現自我。但因學生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差,在體育活動中自我意識強,友好合作精神不夠,注意力容易分散,不易長時間集中。所以在本課的教學設計中,我根據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征,以游戲活動為主要教學手段,不斷變化游戲方法,用游戲引趣、激趣、促趣,促使學生逐步養成鍛煉的習慣,不斷提高身體素質。
一、教學主要過程
1.仿生練習,激趣導入。在常規的整隊、師生問好、宣布本課內容和目標、隊列練習后,我引導學生進行快樂體驗——仿生練習。讓學生在圓內散點,在音樂伴奏下出示動物頭像,用形象化的語言,如“一群快活的小鴨子正嘎嘎地唱著動聽的歌”、“池塘里的小青蛙正呱呱地捉害蟲”、“老母雞下蛋咕咕咕”啟發學生依次模仿鴨行、蛙行、雞行、鶴行、袋鼠跳、虎行、雁飛的動作,營造了充滿童趣的課堂氛圍。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由于小學生好動、好奇心強,通過歡快活潑的音樂渲染,讓學生進行仿生練習,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后面教學內容的學習做好了鋪墊。
2.角色扮演,掌握要領。本課的教學重點是單腳起跳、雙腳落地的動作技能,教學難點是學生能夠踏跳準確、有力,落地輕巧。為了幫助學生在玩中學,玩中悟,有效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以“喜羊羊教小羊學本領”的故事引入,教師扮演“喜羊羊”,學生扮演“小羊”,模擬“喜羊羊教小羊學跳小溝擺脫灰太狼的本領”的全過程。“喜羊羊”講解示范跳“小溝”的動作,簡介踏跳區概念,“小羊們”看過示范、聽過講解后復述動作口訣。“喜羊羊”以動作口訣指揮“小羊”練習,動作練習先分解后連貫,速度先慢后快,“小羊”先自練,“喜羊羊”巡視指導,及時反饋。再通過“小羊”示范正確動作和“喜羊羊”表演錯誤動作,讓“小羊”進行對比分析,看看哪只羊會落入狼口。最后分組比賽,看看哪個隊伍的“小羊”能順利逃脫灰太狼的追捕,“喜羊羊”對結果進行歸納小結。有趣的游戲抓住了低年級學生對熟悉的動畫故事情境的向往,由淺入深,先練習單腳起跳,再通過讓學生模仿進行單腳跳的練習,適時點撥、引導學生融入故事情節,進行單腳前跳雙腳落地,再讓學生自學、互學、互評,改變了教師講學生做、機械模仿的教學方法。教學中,沒有了老師,只有一只護羊心切的“喜羊羊”,由淺入深,層層深入,學生在緊張、快樂的游戲中掌握了動作要領。
3.模仿延續,快樂放松。在放松小結環節,讓學生在音樂的伴奏下模仿小兔子活潑地跳躍,師生一起跳起了兔子舞。舞蹈結束,請學生說說自己本節課的收獲和需要努力的地方,說說當小羊的感受,老師適時歸納總結,并提出希望,要求孩子們把今天學到的本領表演給家長看,讓爸爸媽媽看看我們如何逃離狼口的。這一環節通過讓孩子模仿兔子跳起兔子舞,在復習鞏固的同時愉快地做了放松活動,在輕松的氛圍中結束了這節課。
二、教學反思
1.童趣盎然,兒童本位。只有站在兒童的立場,才能讓兒童投入地學。本節課以孩子們熟悉又有趣的卡通情境為主線,通過角色扮演,引導學生融入其中,突出了故事化、形象化、兒童化,通過教師的引導,融學習、鍛煉、娛樂為一體,給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培養發展兒童的多種能力,讓孩子在不同場景中有不同的情緒體驗,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始終保持了濃厚的學習興趣。
2.遵循原則,突出主體。在教學中無論是教學本節課的規定內容還是其他章節,我們都要遵循由易到難的教學原則,讓學生先進行簡單的動作練習,盡量讓學生自學、互學、互評,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學步驟遵循由淺到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的原則,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教學中更要適時地對學生進行表揚鼓勵,對個別體質弱、基礎差的學生要進行分層教學,重點指導,努力使全體學生都能體驗到成功的喜悅。
3.及時評價,情感融入。游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學中占有相當的份量,通過游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尤其是低年級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對課堂教學中出現的問題及時進行反饋,重視激勵性評價和過程性評價,讓學生玩在其中、樂在其中、修行在其中,這樣,才不會讓課堂游戲游戲了我們的課堂。
(徐廷友,南京市瑯琊路小學明發濱江分校,2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