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孟雄
摘要以“就業為導向,能力為本位”的現代職業教育思想為指導,積極探索與實踐基于工作任務分析的工程能力導向課程改革。本文對其意義、特色、實踐步驟和取得的成果等做了具體闡述。
關鍵詞汽車電子專業課程體系工程能力導向重構
1課程體系重構改革的背景
本校的汽車電子專業創建于2003年,專業初建時采用較傳統的課程體系已不能完全適應高職高專培養目標的要求。原課程體系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知識點及知識的層次為主線,割裂了工作實踐的完整過程;過于強調知識的系統性導致陳舊知識點的教學資源占用;技能內容安排不合理,與就業崗位的技能需求脫節;課程的邊界劃分不科學,造成一定程度的低層次重復教學和技能培養面的不到位;教學評價體系的不健全。
2課程體系重構改革的目的與思路
課程體系開發目的是:課題組著眼于探索高等教育大眾化階段高職教育教學規律,實現轉變觀念、鍛煉教師、創新人才培養模式,提高教育質量、服務社會的目的;以長三角地區汽車電子技術發展為背景,從分析并解決高職工科專業教改過程中的主要矛盾處著手,借鑒國外同類學校相關專業的課程開發經驗,汲取課題組成員的智慧,將課程理論應用于課程開發和實踐活動。
課程體系重構改革的基本思想是:以職業能力為主線;以職業生涯為背景;以社會需求為依據;以工作結構為框架;以工作任務為線索;以工作過程為基礎。對汽車電子技術專業的課程體系、課程內容、教學手段與方法、實踐教學條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系統研究并進行科學的重構。形成了一套具有高職高專教育特色的汽車電子技術專業課程改革方案,實現高職高專教育培養崗位技能人才目標。
課程體系開發的主要思路是:將本專業的核心工程能力定位為電氣與電子控制的邏輯思維能力;線束圖、接線圖的識圖能力;電子檢測與故障診斷能力;無圖紙條件下的實車故障解決能力。課程體系的重構順序為系統優先,再到部件最后整車;技能培養的層次為電器控制、電子控制、網絡控制;技能的培養需一定量的重復訓練但不是簡單的重復,而是對同一系統不同車型的訓練。
3重構課程體系的具體實踐步驟
(1)廣泛調研為基礎整合課程體系。系部領導、教研室全體教師共同參與以電話、E-mail、專家座談會、短期進修、參加學術會議、研討會、企業鍛煉、校際合作等豐富多樣的形式,對主管部門、行業、企業、教育專家、兄弟院校、學生等多方面進行廣泛調研,在企業專家的深度合作下修訂培養方案,整合課程體系,豐富實踐教學環節,合理進行核心學習領域和拓展學習領域課程的平衡。確定汽車電工電子技術、單片機控制技術、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汽車網絡技術、汽車發動機電控技術等核心課程。
(2)打造精品課程,形成鮮明專業特色。借助于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精品課程建設,全面推動各項課程工程能力為導向的課程開發,進行系列課程建設,實現了主干課程精品化,達到通識與專業并重,理論與實踐并重,教師引導與學生自主學習并重,形成了鮮明專業特色。
(3)多種比賽形式促進教學方法的提高。系部多次組織教案、說課、課件、板書、教學設計、公開課等比賽促進教題教學方法的交流學習與改進提高。
(4)建立與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相適應的實訓教學體系。對實訓教學內容、項目、方法、教學手段等進行了全面的革新,建立以基礎性、能力性、生產性、創新性實訓為內容的,既獨立于理論課教學又與之密切配合的實訓教學平臺和體系。
(5)技能先導型課程內容安排。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大膽改革傳統落后的內容,打破傳統的學科知識排序,按照工作中需要的知識、技能進行合理的排序和整合,以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的脈絡進行教學,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崗位工作能力和遷移學習能力,掌握連貫的工作方法。
(6)強調主動學習。以資訊、決策、計劃、實施、檢查、評價六步法安排學習過程,變傳統的知識灌輸型教學方式為學生主動搜集資料、確定解決方案、制訂解決步驟、具體解決問題、檢查解決效果、評判解決優劣一整套解決工程問題的全過程,不只是在學會解決具體工程問題方法,更重要的是學會如何解決工程問題的方法。
(7)對學生全方位開放實訓室。對學生開放實訓室,不僅在儀器設備與時間概念上的開放,而且在課程、學生創新項目等方面也對學生開放。對學生實行目標管理,給學生規定好本學期的實訓任務,學生在開放期間都可以進行項目的訓練。
4課程體系重構取得的成果
(1)專業核心工程能力的明確定位。將汽車電子技術專業核心工程能力定位于:電氣與電子控制的邏輯思維能力;線束圖、接線圖的識圖能力;電子檢測與故障診斷能力;無圖紙條件下的實車故障解決能力四種能力。
(2)四種工程能力在具體課程中有機融合。汽車電工電子基礎、汽車電器系統分析與診斷、汽車電子系統分析與診斷、整車電路識讀、汽車電子設備改裝、汽車局域網技術等每門課程中都在不同層次、不同角度體現四能工程能力的培養。
(3)電路系統置于最突出的位置。強調對供電與總線系統、便捷進入與起動系統、照明系統、信號系統、空調系統、報警系統、電動座椅、遙控與中控鎖系統、輪胎壓力監控系統等汽車各電子系統的學習。學習的次序是系統、部件再整車。這與現代汽車企業維修制度的轉變,即汽車的快修、換件為主的維修原則相一致。
(4)培養借助維修資料掌握新車型的能力。汽車電器與電子技術課程立足整車,引用主流車系、車型的電路維修資料,培養學生對整車電子控制技術的融會貫通的理解能力。優點是:有利于工作后的職業成長;不同車型各系統電子控制系統的對照學習既有一定程度的技能反復訓練也可體會相互區別;有利于學生從接線圖中概括原理圖的能力以提高邏輯思維能力。
(5)工作過程系統化課程相適應的實訓教學體系。深刻認識到實訓及頂崗實習教學對職業院校汽車運用專業人才培養的重要性,注重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對實訓教學內容、項目、方法、教學手段等進行了全面的革新,建立以基礎性、能力性、生產性、創新性實訓為內容的,既獨立于理論課教學又與之密切配合的實訓教學平臺和體系。
(6)工程能力導向型課程內容安排。在專業課程的教學中大膽改革傳統落后的內容,打破傳統的學科知識排序,按照工作中需要的知識、技能進行合理的排序和整合,以完成實際工作任務的脈絡進行教學,教學目標是完成具體工作的能力,學習內容是完成工作任務,以此來培養學生的崗位工作能力和遷移學習能力,掌握連貫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