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兵
摘 要:該文基于大型水利工程如水庫大壩、河道堤防的渠道以及混凝土護坡工程混凝土工程施工工藝要點以及質量控制進行分析和闡述,以期更好的保證渠道混凝土襯砌工程的質量,提高施工功效。
關鍵詞:水利工程 混凝土工程 質量控制
中圖分類號:TV54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2)12(b)-00-01
針對大型水庫大壩、河道堤防等薄板素混凝土護坡以及渠道工程中最常用的工藝就是大型混凝土襯砌機械化施工,特別是大型渠道工程中應用最為廣泛,因此大型渠道混凝土施工應結合實際,因地、因時制宜,統籌安排、妥善處理各部位施工。
1 襯砌機械化施工準備
襯砌機及其配套設備到場后,應按照廠家要求進行安裝、調試,并經過施工檢驗。拌和系統的性能、計量精度等應經過全面檢查和調試。設備經安裝、調試達到施工要求的生產能力和質量標準后,應報監理單位進行驗收,并對原材料以及混凝土配比進行嚴格要求。
1.1 基準線設置
基準線應根據布設的導線控制樁、設計斷面尺寸和襯砌機技術參數確定。按生產廠家要求的步驟進行基準線設置;基準線的位置誤差:水平誤差為±5 mm,垂直誤差為±2 mm。
1.2 原材料選用
水泥、粉煤灰、砂、石、水、外加劑等原材料的選用應符合設計和有關規范要求。水泥:優先選用懸窯普硅P.O32.5水泥,不建議使用R型水泥,C3A≤8%。粉煤灰,使用Ⅰ級低鈣粉煤灰。粗細骨料,選用膨脹值和巖相分析綜合結果為非堿活性。外加劑:選用減水率≥20% ;堿含量<3%,氯離子含量≤0.02%;引氣量4%~6%;氣泡穩定,能保證F150且強度不下降,1 h坍落度損失<20%。
1.3 配合比選擇基本要求
襯砌混凝土配合比應滿足耐久性、強度和經濟性等基本要求,并且要滿足施工工地所需的強度;混凝土要按照配合比加入外加劑和輔料,以降低水膠比;骨料的最大粒徑應不大于襯砌混凝土板厚度1/3;混凝土拌和物的坍落度宜為4~6 cm,含氣量宜為4%~6%。
1.4 混凝土配制要求
要求新拌混凝土有良好的工作性,不泌水、不離析,坍落度經時損失小,滿足現場機械化襯砌要求。滿足設計強度、抗滲、抗凍等級。礦物摻和料可選用粉煤灰。減少用水量以利于減小混凝土干縮,選用減水率高,與其他材料相溶性好的高性能減水劑。高摻粉煤灰以利于減小混凝土溫度變形,提高粉煤灰對水泥的替代量,減小水泥水化熱,改善混凝土溫度變形性能。粗細集料及砂率的確定以“固體顆粒最緊密堆積為原則”,利于降低單位用水量,改善混凝土工作性及盡可能減少混凝土收縮。控制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和保坍性,著力減小混凝土收縮,配制出易于施具有良好耐久性的高性能混凝土。
2 混凝土拌和系統設置
設置位置應統籌考慮原材料和成品混凝土的輸送,并符合環境保護要求;應保證電力供應,并配置備用發電機。
2.1 混凝土運輸配置
配套的混凝土運輸車數量,應該根據工地需求及攪拌站的攪拌能力、施工進度、運量、運距及路況綜合確定。運輸車輛應選用專用的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場內運輸道路應保持平整通暢,并宜將重車送料和空車返回道路進行分設,避免施工車輛對已成型的襯砌混凝土板擾動。
2.2 工地試驗室
工地試驗室配備應符合國家有關計量認證要求,檢測人員應持證上崗。試驗檢驗項目宜滿足混凝土原材料、墊層相對密度、混凝土坍落度及含氣量、混凝土抗壓強度、表面平整度、渠道幾何尺寸等參數的檢驗要求。
攪拌站的生產能力和每座攪拌樓的配套設備應滿足襯砌施工要求。水、電供應可靠,原材料的儲備應滿足襯砌混凝土連續施工要求,并有一定儲備。在投入生產前,砂、石料、水泥、粉煤灰、外加劑、水等計量器具應經計量部門標定,并試拌正常。拌和過程中的拌和物質量檢驗應按有關規定的檢測頻率及時檢測拌和物的坍落度損失、含氣量、泌水率、混凝土凝結時間、砂石料含水率、混凝土密度等。
2.3 混凝土運輸
混凝土運輸過程中應防止離析;應明確拌和物的運輸、卸料完畢的允許時間,超過允許時間的混凝土不應用于機械化襯砌;混凝土在車內超過初凝時間,應采取緊急措施處置,防止混凝土硬化在車罐內;混凝土運輸過程中要防止漏漿、漏料,污染路面。每次裝混凝土前,應將車罐清洗干凈,保持罐內濕潤,罐內不應存水;混凝土攪拌運輸車在裝、運、卸過程中不應加水。應及時沖刷罐外出口處及滑槽內的殘留混凝土。停車時仔細清洗罐內殘留物。
3 混凝土養護與質量控制
襯砌混凝土應保證濕潤養護不少于28 d。干旱、多風、日曬的天氣施工時,初凝前宜采用噴霧器不間斷噴霧養護;水源充足時,宜采取草苫、草簾、氈布等覆蓋保濕養護;水源無保障時,宜采用噴施養護劑養護。
3.1 新拌混凝土質量控制
重點檢測膠凝材料和水用量,坍落度入倉檢測,嚴格控制在5 cm以內,絕不允許中途加水,確保不泌水、不離析;一定要控制混凝土的含氣量在4%~6%。
3.2 混凝土養護
我國北方施工春季干旱多風,澆筑后的混凝土必須及時養護。初凝前噴霧養護,預防塑性開裂;初凝后覆蓋保溫保濕養護,預防干縮和溫縮。其目的是避免混凝土失水體積收縮和溫度收縮。新拌混凝土澆注后尚在塑性狀態發生的收縮。特點是當表面水分向外蒸發時引起局部產生應力,因此當蒸發速率大于泌水速率時,會發生局部的塑性收縮開裂。低水膠比混凝土拌合物體內自由水少,水化生成物又迅速填充毛細孔,阻礙泌水上升,因此表面更易于出現塑性收縮開裂。
3.3 伸縮縫處理
伸縮縫間距及型式應滿足設計要求。伸縮縫型式:宜采用切割機進行切縫施工。伸縮縫切割時間:切縫施工宜在襯砌混凝土抗壓強度為1~5 MPa時進行。伸縮縫清理前要檢查伸縮縫的深度和寬度,伸縮縫應底部平坦、寬度均勻一致,對深度不符合設計要求的應做補切縫處理;宜采用水槍、風機等清除縫內的浮漿、碎碴等雜質。伸縮縫切割時間宜在襯砌混凝土抗壓強度1~5 MPa時進行;當晝夜溫差<10 ℃時,最長的時間不得超過2 d;當晝夜溫差10~15 ℃時,開始切割時間≤不得超過24 h;當晝夜溫差>15 ℃時,混凝土切割強度為1~1.5 MPa;混凝土的表面可以行走人時就開始切割。為了防止混凝土初裂,采取隔縫切割方法,未切縫在
2 d以后可以進行補切。
參考文獻
[1] 李典基,羅輝,韓其華,等.大型渠道機械化襯砌混凝土研究[J].施工技術,2009,38(6):56-57,93.
[2] 祝鳳山,韓其華,朱琳,等.南水北調渠道混凝土機械化襯砌施工工藝研究[J].山東水利,2008(5):17-1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