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雪敏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反復強調:“學生是教育最重要的力量,如果失去了這個力量,教育也就失去了根本”。我們把這句話和現在的教學理念聯系起來, 可以看出關注學生應成為我們教師的主要著眼點,因此學會開發利用學生資源也是考量教師能力的重要方面。
教師開發學生資源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和策略,掌握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而教師在教學中開發利用學生資源主要集中在三個方面:上課前、上課中、上課后。因此我準備從這三個方面以一節課為例,闡述怎樣開發利用學生資源。
一、在教學設計階段開發利用學生資源
在教學設計中,研究文本和研究學生是基礎。教學設計所涵蓋的范圍很多,而研究學生更是重中之重。我們要研究哪些方面呢?
1. 研究學生的知識儲備資源
有效開發和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儲備是提高課堂效率的重要途徑之一。教師在教學設計時,一定要把握學生的知識儲備資源,在教學設計過程中,要搞清楚我設計每個環節的用意是什么,學生是否已有相關的認識,怎樣在學生現有的知識基礎上,用什么樣的手段幫助學生獲得新知識。比如我在上蘇人版七下《關愛你我生命健康》中關愛自己生命健康時,教材用了大篇幅介紹在各種突發危險情境下如何保護自己。而在上課前我就了解到學校剛開展過類似的教育課,學生對這方面的知識已有了解,所以在教學設計中我就舍棄了這塊內容不講,從這塊內容上直接進行了延伸。而在學校開展的地震教育活動中,我發現有的同學不以為然。針對此種現象,我設計了討論題,“有的同學認為學校搞地震演練沒必要,反正又不會地震,亂跑什么?你怎么看呢?” 從而有效地澄清了學生的錯誤想法。
2. 研究開發學生的生活經驗資源
研究表明,越是學生熟悉的東西,越容易被學生理解,也越容易被接納。因而,思想品德課程標準提倡課程的開發應以學生不斷拓展的生活為基礎。思想品德課教學設計應從學生熟悉的生活現象出發,從而增強學生關注生活、分析解決現實生活問題的能力。因此我在設計《關愛你我生命健康》一課時,導入部分引用畢淑敏的文字,引領學生回顧父母照顧自己的點滴生活。而借用一位同學一天的家庭學校生活展示來歸納保護自己生命健康方法。而最后的情境模擬也是從同學在家里、在學校、在社會中常遇到的情況中剪輯出來的。巧妙地借用了學生資源不僅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易于學生對知識的深入理解和長久記憶。
3. 研究開發利用學生的家庭資源
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除了要注意開發利用學生自身的資源外,還要注意開發利用學生的家庭資源。比如說父母的職業、父母的看法、父母的經歷等都可以開發為與思想政治課教學相關的可貴的資源。在本課中為了讓學生感受自己生命健康在父母心目中的地位。課前我給家長印發了一些調查問卷,詢問他們對孩子最大的期望是什么。最后匯總中發現幾乎所有的家長答案中都有“健康”兩個字。這也給孩子們很大的觸動,從而讓他們萌發出要維護自己生命健康的意識。
二、在課堂教學階段開發利用學生資源
有了教學設計,下面關鍵是在課堂中實現它。在實現教學設計的過程中,我們還要創造有利于生成性資源形成的環境,而且還要善于抓住學生的生成性資源。
1. 創設教學情境,激活潛在性資源
思想品德課以初中生的生活為載體,強調學生在情境中體驗,在體驗中感悟,在感悟中成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給學生創設貼近生活的情境,學生依據自身的經驗、知識,就可以得出新的知識,獲得新發展。本課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學會保護自己生命健康的技巧。解決這一問題時我設計了一個小品,小品的內容取材于學生的生活。課前我在同學們中進行了調查,發現集中在學生身上的危害生命健康的行為有哪些,然后把它們編在一位同學身上,集中體現出來。由于小品形式活潑,內容貼近學生生活,激起了學生興趣,也引發了他們的共鳴。結論自然而然得出,輕松解決教學重點。
2. 小組合作交流,開發差異性資源
每位同學都是可以開發的資源體,而他們所掌握的知識、所獲得的經驗、個性特點等都是不同的。這種差異性資源在同學間的互助交流中,可以幫助學習群體更好地理解學習內容 ,學習者群體通過這樣的協作學習環境, 共同完成對所學知識的意義建構,集體的力量無限被放大。
本課在講解關愛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時,引用了網絡微博打拐事例。教師在此設計了一個討論題:你認為怎樣才能更好地解決打拐問題?初中生對社會生活有一定的了解,但畢竟生活閱歷有限,對這一問題缺乏全面的審視。通過同伴間的交流,能互通信息,從而彌補某一方面的不足。最后全班交流,找出比較完善的措施,從而讓全班同學實現互助交流。
三、在課程結束后開發利用學生資源
課程結束后,我對學生資源開發利用主要集中在兩方面。一是征詢學生對本節課建議,促進教師對學生資源開發利用情況進行反思。我設計了課后學生反饋表,詢問學生這節課的收獲,對哪部分教學滿意,為什么 。對哪些部分教師教學還要改進等。充分利用學生的評價來提高教師的反思能力。二是引導學生課程結束后學會自主歸納知識結構。
每一個學生都是無法取代的教學資源,而我們老師所能做的就是培養一雙慧眼,去找到它、發現它、使用它。
參考文獻:
[1]周廣強.新課程教師課程資源開發和整合[M].北京:人民教育
出版社,2004.
[2]錢蓉.解讀政治學科在新課改背景下的學生資源[J].現代中
小學教育,2007(4).
[3]羅紹余.學生課程資源開發的問題和對策[J].教學月刊,2009
(2).
(常州市花園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