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曉泳 王允榮 李曉慶 柯凡俊
[摘要]通過對郵寄進境植物產品檢疫現狀的分析,列舉了檢疫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解決方案。
[關鍵詞]郵寄 植物 檢疫
一、引言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物質文化需求的增長,國際郵件往來越來越頻繁。國際郵件具有來源廣、數量多、品種雜、攜疫率高的特點,特別是諸如種苗、糧谷、蔬菜、水果等植物產品不同于一般郵寄物品,極易攜帶各種有害生物,具有較高的檢疫風險,歷來是郵寄物檢疫監管工作的重中之重,受到國家有關部門的一貫重視。自上世紀90年代起國家有關部門陸續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禁止攜帶、郵寄進境的動物、動物產品和其他檢疫物名錄》、《進出境郵寄物檢疫管理辦法》等法律法規,2012年初,農業部與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布了1712號公告,進一步明確了禁止攜帶、郵寄入境的動植物產品以及其他檢疫物的范圍,為口岸檢疫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法律基礎。
二、郵寄植物產品檢疫現狀
1.進境植物種苗由于攜帶有害生物風險較高, 歷來被世界各國列為重要的檢疫物之一進行管理。郵寄物中發現的種苗大多是個人引進用以種植并觀賞,或者是政府間基于友好的饋贈品。由于不知道相關規定,收件人通常不會提前辦理檢疫審批手續,也未經輸出國政府部門的植物檢疫機構檢疫并出具證書,檢疫風險非常高。早在1996年,南京動植物檢疫局就從荷蘭郵寄進境的郁金香種球中檢出檢疫性有害生物——鱗球莖莖線蟲(Ditylenchus dipsaci)。2011年,蘇州檢驗檢疫局又從日本郵寄進境的松樹盆景栽培介質中截獲檢疫性有害生物——澳洲蛛甲(Ptinus tectus Boieldieu),這是全國檢驗檢疫系統首次從入境國際郵件和苗木栽培介質中截獲該種有害生物。
2.糧谷產品為高風險農產品,在品質、有害生物、有毒有害物質、轉基因安全等方面都存在很大的風險,進境糧谷通常攜帶為數眾多的雜草籽,而雜草籽實的人為傳播是其遠距離傳播主要因素,容易造成疫病疫情在不同區域間的傳播、定殖,也給外來雜草入侵帶來有利條件。郵寄物中發現的糧谷大多是個人引進用于食用,或者是企業以樣品的形式引進后做檢測之用。2011年,福建檢驗檢疫局從美國郵寄入境的大豆中檢出了轉基因成分,蘇州檢驗檢疫局從日本和澳大利亞郵寄入境的糧谷中截獲煙草環斑病毒(Tobacco ringspot virus)和菜豆莢斑駁病毒(Bean pod mottle virus)兩種檢疫性植物病毒,國家質檢總局為此分別發布了警示通報,要求全系統保持高度警惕,嚴防檢疫性病毒和轉基因植物產品隨郵寄物入境。
3.蔬菜和水果作為人們生活的必需品,其流動性大于一般的植物產品,且新鮮蔬菜和水果極易攜帶各類實蠅、線蟲等有害生物,是郵寄物檢疫的重要關注對象。全系統各分支局多次從郵寄入境的蔬菜、水果中檢出桔小實蠅(Bactrocera dorsalis)、芒果果核象(Sternochetus mangiferae)等檢疫性有害生物。
此外,郵包中其他植物產品的檢疫也不能放松。1999年和2011年,南京檢驗檢疫局先后從印度郵寄和攜帶進境的面粉中截獲了小麥印度腥黑穗病菌(Tilletia indica),有效保障了國際郵件口岸的安全。
三、存在問題和建議
1.實現信息共享,提高查驗針對性。目前,郵局的信息系統只能提供入境郵件的面單編號和送達各個節點的時間,而檢驗檢疫部門關注的物品名稱、收寄件人等信息只能通過人工讀取面單獲得,這大大增加了郵檢的工作量,也導致了現場查驗的盲目性。建議國家質檢總局盡快開發出入境郵寄物品專用管理系統,并聯合國家郵政局與萬國郵聯溝通,實現郵件信息共享,只需掃描條形碼就能讀取物品名稱、收發貨人、貨值等重要信息,提高檢驗檢疫部門開包查驗的針對性和有效性。
2.引進高新技術,改進查驗手段。目前的郵檢工作主要采取人工讀取面單并開包查驗的方式進行。查驗手段比較落后,工作效率不高,漏檢現象時有發生。反觀旅檢工作,自從2005年質檢總局與海關總署簽訂合作協議,規定對旅客攜帶進境物品查驗實行X光機“一機兩屏”模式以來,其違禁物截獲率和疫情檢出率有了大幅度的提高。建議質檢總局與海關總署將“一機雙屏”的應用范圍擴大至郵檢場所,盡快實現資源的優化配置,共同把好國門。此外,有條件的地區可考慮配備檢疫犬,以提高違禁物的檢出率。
3.實驗室檢測水平有待提高。動植物檢疫實驗室是動植物疫情培養和鑒定的關鍵所在,但是目前某些分支局仍存在重視程度不夠、人員配置不足、檢測能力有限、內部管理不規范等問題,這些問題都制約了郵檢工作的發展,亟待改進。建議有條件的分支局設立專門的動植物檢疫實驗室,逐步引進人才,購置相應的儀器設備,并不斷提升鑒定人員的業務能力,全面開展動植物疫情鑒定工作。
郵寄植物產品檢疫工作還存在許多問題,要做好此項工作, 除了盡快解決上述幾個問題外, 還有許多方面的工作需要加以研究和探討,這需要郵寄物檢驗檢疫工作者在工作中不斷研究和改進, 真正做到把關與服務的統一。
參考文獻:
[1]張曉燕,鄭華.進境植物種苗檢疫存在問題及對策研究[J].檢驗檢疫科學,2006,16:83
[2]萬曉泳,許文根,李曉慶等.蘇州口岸進境國際郵件檢驗檢疫情況分析[J].商場現代化,2012,1:91
[3]沈培垠,季健清.進口郁金香上發現鱗球莖莖線蟲[J].植物檢疫,1998,2:97
[4]萬曉泳,許文根,李曉慶等.蘇州局全國首次從入境國際郵件中截獲澳洲蛛甲[J].植物檢疫,2011,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