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軍弟
摘要海外訪學是發達國家本科教育實施國際化戰略的普遍經驗。本文以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本科生海外訪學經歷為例,總結訪學團在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實習概況,凝練了密歇根州立大學國際化教育的借鑒經驗與啟示,進而從項目運行與管理視角提出持續推進與完善本科生海外訪學計劃的相關建議。
關鍵詞海外訪學本科生國際化密歇根州立大學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海外訪學是高校實踐教學中的一種新型教學模式,其特點在于依托發達國家名校的國際化教育平臺和全球化視野,先進的教學管理水平和良好的實訓設備,高水平的教師隊伍與獨特的多元文化氛圍,推動國內高校的教育教學改革,探索高校國際化教學模式與途徑。
為探索推進農林高校經濟管理專業本科教學的國際合作機制與新型模式,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啟動了國際化戰略“本科生國際視野拓展計劃”,于2012年7月16日至2012年8月21日從經濟管理學院選派15名本科生到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進行為期35天的專業實習。本文回顧與總結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暑期實習的概況,以及教學特點、方法、借鑒經驗與啟示,提出推進與完善本科生海外訪學項目的相關建議。
1海外訪學概況
本次海外訪學主要圍繞經濟管理類專業的本科教育與人才培育、農業科技推廣與示范、農業產業經營與管理實踐等主題開展專題活動,主要包括三大類:
1.1專題報告
來自密歇根州立大學農學院、商學院、國際教育中心、科研基地、農業科技推廣站的眾多專家共舉辦各類專題報告,涉及國際交流與研究生聯合培養計劃、動植物育種、能源開發與利用、水資源管理與規劃、林業資源保護與規劃、氣候變化與碳匯交易制度設計、工商業企業經營與管理、農業科技推廣及其應用、社會公共教育與新生代農場主培養等專題。系列專題報告旨在讓學生深入淺出地了解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各領域的國際前沿和研究熱點,提升學生的專業知識和專業能力。
1.2參觀體驗
實地參觀美國高校及地方政府下屬的農業科研基地、科技推廣服務站,農場、林場、畜牧養殖場,動植物保護區、森林生物量觀測中心,以及能源、食品、木材加工企業。通過參觀體驗,充分了解美國農業推廣站的機構分布與組成、工作項目與工作流程,美國農業產業的經營與管理狀況,資源和環境的保護機制與實踐,以及美國林業產業鏈的構成與運營管理等實踐活動。參加體驗活動突出了二大主旨,一是通過親身觀察不同農業科技與生產方式對農業產出、資源和環境的影響,深入體會科技對農業產業發展的重要作用;二是感悟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在生產實踐應用中的有機融合,激發學生的專業學習興趣,擴展學生的科學素養與綜合素質。
1.3討論溝通
教學互動是美國高校教學的特色之一,通過各類seminar、演講、匯報等活動,讓學生與高校教授、企業家、農場主充分交流,在自主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對專業知識的應用能力,對科學問題的發現與分析能力,以及綜合性的思考、溝通和表達能力。訪學團通過學習、體驗、交流三種形式,將課堂學習、專題研討、實地考察與文化交流有機地融為一體,使實習學生得到了充分有益的鍛煉。
2經驗與啟示
總的體會是,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的辦學理念非常先進、國際化程度很高,而且具有基礎科學研究長期堅持、科學研究深入細致、科研積累十分厚重、學科交叉優勢明顯等突出特征。
2.1自然學科與社會學科的有機結合,重視戰略問題研究
密歇根州立大學高度重視自然學科和社會學科的有機結合,高度重視基礎研究和基礎應用研究。通過高度重視促進學科交叉,圍繞解決全球性、基礎性的重大科學和實際問題,開展問題驅動型的科學研究,始終立足國際前沿研究領域,突出重大創新,形成重大科技成果。密歇根州立大學通過整合學科資源的體現交叉,突出創新,促進優勢學科與交叉新興學科協調發展;通過搭建國際科技合作平臺,組建跨國研究團隊,開展氣候變化、生物能源、遺傳育種、資源環境評估等國際前沿研究;通過營造全方位、常態化的國際交流環境,保持大學辦學理念的先進性和科學研究的超前性、前沿性,進而在激烈的人才競爭、創新競爭中保障其持續發展和優勢地位。
2.2產-學-研有機結合,科研服務社會
作為美國征地法案(Land-GrantCollegesActs)建校的典范,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非常重視為當地生產和社會文化、生活服務。成立專職負責推廣(Extension)工作的管理部門,并與當地政府構建享譽全世界的農業技術推廣服務體系(Agi&Bio-technologyExtensionSystem)。推廣機構的負責人(ExtensionDirector)作為學校和密歇根州農業部門的聯合代表,負責管理本州境內的全部推廣工作,并參與農業推廣和社會服務工作的管理決策。密歇根州立大學農業推廣服務的內容主要包括:農場管理、轉基因作物、能源作物、精準農業和氣候變化等。在推廣服務過程中,學校與地方政府、協會、社區緊密協作,教育農場主應用地理信息系統(GeographicInformationSystem,GIS)等現代化的生產管理技術,合理利用農業資源、保護自然環境;同時,還注重社會服務,如啟動4H新生代農場主教育培訓項目(Head,Hand,health,heart;即腦健、手健、身健、心健,強調與倡導健康、快樂地應用科技從事農業產業),教育與引導青年知農、愛農,通過向青年傳授農業生產的知識和技能,培養新生代農場主。
2.3體驗式、引導式教學,寓教于樂
為提高教學質量和激發學習興趣,體檢式教學是密歇根州立大學農業經濟管理專業常用的教學方式。這種教學方式的優點就在于,能夠讓學生親身近距離觀察動物、植物、大自然,培養學習的熱情。如下屬于密歇根州立大學的W.K.Kellogg(KBS)科研基地和教育推廣站,學生在專職教師的指導下分類參觀農場、養殖場、林場、動植物保護區以及相關科研基地,并需要親自動手參與農藝生產過程。美國將這種教學方式形象的稱之為“FieldwalkingTour”。這種學習方式,既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也極大地激發了學習的熱情,起到了寓教于樂的良好效果。
3建議
根據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選派經管專業本科生赴美國密歇根州立大學暑期實習經驗與啟示,從持續推進與大力提升本科生海外訪學計劃項目角度,擬提出以下建議。
3.1加強國際合作,項目常規化,品牌化
參與本次海外訪學的師生,無不深刻地感受到,高等教育國際化趨勢明顯。對外交流已經是世界一流大學普遍采用的教育模式,也是世界一流大學發展的必然結果。踐行高等教育國際化戰略,選派優秀的本科生代表到海外感受國際一流名校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和社會文化、生活,是推動我國本科生國際交流較為可行的路徑。因此,建議國內高校大力推進與國外名校之間的校際合作,對本科生海外訪學計劃項目給予持續資助,創造機會讓優秀的本科生參與海外訪學項目,將海外訪學項目做成國內高校本科國際化教育的精品項目和品牌項目。
3.2運作規范,總結提高
選派本科生海外訪學是項探索性的創新型教育工作,需要根據學科和專業特性,結合學生的發展需求,并借鑒國外高校高等教育的特點,探索有效且為學生所樂于接受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本次在密歇根州立大學的暑期專業實習,整體方案設計、日程安排、具體內容、教學方式都非常合理,得到訪學團師生的一致認可,也為后續訪學項目計劃提供有益的借鑒。因此,可以在每次訪學安排的基礎上,計劃后續訪學項目的詳細方案,編制項目操作流程、培訓計劃和手冊、注意事項。
3.3研究生與本科生共同參與,相互促進
由于多數本科生剛剛接觸專業領域,專業知識有限,學識結構較窄,往往難以完全吸收與消化國外高校專業領域的科研設計。研究生參與海外訪學項目可以起到如下作用:第一,短期海外訪學有助于研究生進行留學決策。通過參加海外訪學,研究生本人有機會在相對充裕的時間了解國外高校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幫助研究生更好地進行留學決策。這種體驗,使得研究生的決策更具可行性和價值。第二,研究生可以為本科生起到示范和引領的作用。相對于本科生來講,研究生已經開始接觸或已從事相關領域的科學研究,既可以從更深層面與國外教授進行交流,也可以通過訪學團的內部討論、溝通,幫助本科生更好地學習;同時,研究生的學業規劃可以為本科生的學業發展起到有益的借鑒和激勵作用。
本文是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國際化戰略《本科生國際視野拓展計劃》階段性成果
參考文獻
[1]陳慧娥,王清,王常明.以學生為中心的地質實習教學方法改革——美國密西西比大學野外地質實習啟示[J].高等澆筑教育,2012.21(4):104-106.
[2]張艷虎.大學生海外實習項目的開拓與管理[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7):35-36.
[3]張西茜.美國高校課堂互動式教學方式評述[J].中國成人教育,2011(5):111-112.
[4]安蕊梅,劉維華,石現峰.美國土木工程專業實踐教學個案研究——以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2010.19(5):108-111.
[5]趙明剛.美國高校的實踐教學模式評析[J].教育評論,2011(1):156-158.
[6]方永秋,王赫.理論課程與實踐課程的配置——從美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進程角度分析[J].哈爾濱學院學報,2010.8(8):116-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