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詠莉


摘要利用“和諧校園建設”的主題班會以及對“發呆、旁觀、聽課的過程”現象的互動討論,對環境工程、工商、人文、外語、財經、法學、藝術等專業251名大二學生就“大二,你最關心的三件事”進行調查。結果表明,(1)49.6%最關心的事情以學習為核心,“就業”與“其他”類別分別占25.7%和24.8%。(2)學習類別中,大學英語4~6級考試、“是否考研”、“上大學學什么”的比例分別占到23.2%、22.6%、13.7%;22.6%的所關心的事圍繞“大二應該認真學習專業知識”。(3)大二學生對就業的認識表現為“迷茫,沒方向,形勢不清楚”;關注“怎樣找到工作”。(4)交際與兼職是“其他”類別中大二學生共同關注的熱點。(5)大二學生最關注問題的比例在男、女生之間存在較大差異。針對以上問題提出了引導與溝通的具體建議。
關鍵詞大二學生就業英語4、6級交際兼職
中圖分類號:G640 文獻標識碼:A
和諧校園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證學生主體良好健康的發展方向與前進動力是建設和諧校園的核心內容之一,許多研究指出,思想教育、教育創新、體育文化等是建設和諧校園的重要手段。從大學特定階段學生主體出發,深入調查并分析其所關心的問題,可以為這些手段的有效實施提供重要的實踐依據。
大二是普通高等院校大學生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轉型階段,剖析這一時期學生最為關心的問題,并進行針對性地溝通、引導與管理對培養高素質大學生和建設和諧校園而言顯得尤為必要。劉德宇認為,我國學校學生心理素質有待提高,營造健康的高校校園文化氛圍可以促進心理素質的培養與提高。Chris(2006)建議高校學生素質與性格的培養應該有對應的專門的方法體系予以保障。面對高校大學生畢業時較為普遍的就業與考研的兩難抉擇,Bettina(2007)指出,本科和研究生教育與對應社會服務對象的關系不明確是重要原因之一,而高校教師針對性的建議扮演著重要角色??梢姡囟〞r期大學生心理實際之所想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這些因素及其對大學生成長的影響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現代大學教育之現狀與不足。
本文對251名大二學生就“大二,你最關心的三件事”進行調查,分析了調查中暴露出的共性問題,希望能夠引起高校和社會的共同關注,為當代大學生培養與和諧校園建設的理論與實踐提供參考。
1對象與方法
分別對某高校環境工程、工商、人文、外語、財經、法學、藝術等專業251名大二學生就“大二,你最關心的三件事”話題采用主題班會和隨堂作業形式進行問卷調查。調查對象涉及大二階段不同專業的大學生,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調查基于“和諧校園建設”的主題班會以及對課堂教學中學生主體“發呆、旁觀、聽課的過程”現象的互動討論,具有較高的真實性和可信度。調查中總共收到大學生所關心的事情678件,其中,男生312件,女生366件。調查數據采用Excel軟件進行分析。
2結果與分析
2.1“英語4、6級、就業、交際”最受關心
對調查結果進行歸類后發現,大二學生目前最為關心的三件事情集中地反映在三個方面:學習、就業、其他(交際、兼職、賺錢、交友、戀愛等)。圖1可見,678件最為關心的事情中,僅有49.6%與學習有關(336件)。學習應該是學生的“天職”,然而,實際的調查結果卻表明,目前大二學生的學習重心已經有所轉移。毫不避諱地說,課堂教學中逃課、發呆、旁觀等不和諧現象時有發生,即便是通過一些措施(例如,點名等紀律約束)將學生留在課堂,但也留不住他們的“心”,因為一定比例的學生的心思不在學習上。那么,他們在關注什么呢?進一步對涉及“學習”話題的336件事進一步分析后發現(表1),“大二應該認真學習專業知識”的比例不過22.6%,23.2%的大二學生最為關注英語四、六級考試。大學英語4-6級考核作為大多數高校依然保留的英語考核項目使得不少學生致力于此。英語作為一門語言類工具,需要是第一動力。英語學習應該與專業社會服務對象之間緊密結合,否則,即便過了四、六級意義似乎也不大,因為最終保證大學生專業基礎技能的培養應該是大學的主流方向。高校英語四、六級的改革對大學生的學習與素質塑造過程產生了重要影響。
面對近年來高校大學生畢業時較為普遍的就業與考研的兩難抉擇,調查顯示,174件事情(25.7%)集中在就業方面,對就業的認識突出表現為:“迷茫,沒方向,形勢不清楚;怎樣找到工作”(圖2)。這從側面解釋了學習類別中22.6%的比例在思考選擇就業還是考研。此外,值得關注的是,除以上三個方面外,學習方面大二學生最為關心的事情中,13.7%提出了“上大學學什么”的問題。雖然,一定程度上這是當前社會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的結果,然而,更重要的是,這表明目前大學生對大學教育的本質仍然不很清楚。解決不了“上大學學什么”的問題,難免出現“學習無用”(8.3%)和“學習之外干什么”(9.5%)的思考。這應當引起高效管理與教育者的普遍重視。
除就業與學習之外,大二學生普遍關注的是加強自己的交際能力。調查結果顯示,“其他”類別中35.7%的事情集中在交際主題。這表明,大學生已經意識到,當代社會競爭中,進步與協作是難以割舍的。此外,關于兼職、人生觀、身體狀況、交友與戀愛也是大學生比較關注的話題。
2.2“男女有別”
從大二學生對就業的關注看來(174件),男、女生關注內容的類別相似,但相比之下,女生比男生更關注就業問題(圖2)。從對“學習”與“其他”類別中各個子項關注的程度而言,男女生之間存在顯著的差異(表2)。涉及學習的336件事情中,男生有138件,女生有198件。對男生而言,27.5%的事情涉及就業與考研,20.3%的事情與認真學習專業知識有關;對女生而言,29.3%的事情關注英語4~6級,24.2%涉及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在對學生的日常管理與溝通中了解到,男生對英語4-6級的期望大多定位于“通過就可以了”,而女生則更多的希望通過6級。此外,“上大學學什么”的話題男、女生普遍較為關注。形成明顯對比的是,較多的男生(14.5%)認為“學習無用”,只有4%的女生持有相同想法。
“其他”類別中,男生有96件,女生有72件。相似的是,交際與兼職是共同關注的熱點(表2),二者分別在男、女生最為關心的“其他”類別中占到45.9%和55.6%。具有明顯差異的是,12.5的男生目前最關注的事情是“交友與戀愛”,而女生并未將此列為最關心話題。相比較而言,女生更關心家人的身體與自己健康(27.8%)。值得一提的是,12.5%的男生話題對人生的意義最為關心??梢?,高教教育實踐中,進行“男女有別”的針對性教育顯得尤為必要。
3建議與對策
本調查所暴露出的以下問題應當引起教育系統工作者的共同關注。
(1)大二學生對英語4~6級的過多關注與“上大學學什么”問題的迷茫可能是導致目前高校大學生技能與素質不全面與學風不濃、“學習無用”思想滋生等問題的根(下轉第119頁)(上接第99頁)源之一。
(2)就業、考研、交際、兼職與大學學習之間關系的正確處理需要進一步引導,尤其應當進行“男女有別”的針對性教育。
筆者認為可以從以下方面進行引導與溝通:
(1)大學教育是過程教育,需要實現“告訴學生應該學什么”到學生自覺地體會到“上大學學什么”的過渡。大學學習不在于是否拿到各種證書,關鍵是意識到這是一種學習的過程。在這個過程與環境中,通過不斷的學習,不僅掌握科學技能知識,更重要的是,通過經歷的過程逐漸地塑造相應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
(2)大學學習不是為了考研,更不是僅僅為了就業。在大學的學習和教育過程中,首先是學會動腦。大學或者研究生教育對應于特定的社會服務對象,通過大學學習,認識到自己適合做什么以及努力的方向,并非畢業之際是否會很快得到一個工作崗位。人際關系是值得每一個人一生思索和研究的課題,交際能力的培養在大二階段關鍵的是積極適應大學環境,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勇于嘗試。大學兼職一般基于兩個方面的需要,一是報酬,二是自我鍛煉。兼職是大學生走向獨立和實踐認知社會的重要機會,其本質是社會競爭的需要,應該提倡但必須是在保證“學習”這個“第一實踐”和“學會動腦”這個“第一目標”的前提之下,切忌金錢第一或淪為廉價勞動力。高校師資允許的前提下,對大學生進行“男女有別”的針對性教育也是尤為必要的。
基金項目:江蘇高校優勢學科建設工程資助項目(PAPD)
參考文獻
[1]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員會.創新高?;鶎狱h建推進和諧校園建設[J].中國高等教育,2007.1:20-21.
[2]初鳳林.把握學生心理實際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J].教育探索,2006.5:111-112.
[3]吳敏生.創新體系建設與大學人才培養[J].中國高等教育,2006.20:15-17.
[4]趙崇山.和諧校園構建與體育文化建設[J].教育評論,2007.1:132-133.
[5]劉德宇.論高校校園文化與大學生心理素質的培養[J].教育探索,2004.9: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