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梅 李以鋼 陳新艷
[摘要]確定商圈的方法主要有基于經驗知識的商圈劃分和基于模型分析的商圈劃分。本文依托商業空間
分析中的商圈概念,以貴州省XX市卷煙零售市場網點分布為例,實證分析其市場區劃并提煉其區域分布特征、總量分布特征和區域銷售特征。
[關鍵詞]商圈 網點分布 區域分布特征 總量分布特征 區域銷售特征
零售業是指“以向消費者消費商品為主,并提供相關服務的行業”,零售業態是指“零售企業為滿足不同的消費需求進行相應的要素組合而形成的不同經營形態”。根據國家商務部2004年頒布實行的零售業態分類標準(GB/T18106-2004),按零售店鋪的結構特點,根據其經營方式、商品結構、服務功能,以及選址、商圈、規模、店堂設施、目標顧客和有無固定營業場所進行分類,將零售業態分為:食雜店、便利店、折扣店、超市、大型超市、倉儲會員店、百貨店、專業店、專賣店、家居建材商店、購物中心、廠家直銷中心、電視購物、郵購、網上商店、自動售貨亭、電話購物等17種。隨著城市化水平、居民收入水平的持續提高和入世后商業的進一步開放,我國商業網點建設發展很快,零售業己成為我國目前開放程度最高、發展最為迅速、同時也是競爭最為激烈的行業之一。各類新型零售業態也都大量涌現,如便利店、連鎖超市、大賣場、購物中心、折扣店和倉儲店等。業態的多樣化,經營的連鎖化,消費者需求的個性化,都迫切需要運用有效的技術工具對零售商業的區位、商圈形態、商業空間結構、競爭環境等進行合理分析,從而為商業的規劃、管理、決策提供參考。
由于商圈劃分的目的之一是為了研究潛在的顧客的分布以制定適宜的商業對策,于是業界根據潛在顧客的空間分布將商圈細劃為3個層次:核心商圈,最內層的商圈,這一范圍內到該商店的顧客量占商圈內顧客總數的55%~70%;次級商圈,位于核心商圈外部,吸引的顧客數量占商圈內顧客數量的15%~25%;邊緣商圈,是位于商圈的最外圍的部分。實踐中確定商圈的方法主要有基于經驗知識的商圈劃分和基于模型分析的商圈劃分。在經驗法中為了獲得較為準確的商圈,一般通過抽樣調查,即對一定區域中消費者采用抽樣調查問卷的方式,獲取其聯系頻率最大的商業服務中心,進而進行商圈劃分。由于調查法工作量較大,投入的成本也大,通常適用于尺度較小的區域。而較為粗略的方法是采用商業領域中總結出的不同的業態的商圈,例如,便利店的商圈是5分鐘的行程到達的范圍(大約500m)。由此可見,商業空間分析中的商圈概念是從商業網點單元出發的。中國卷煙銷售公司網建部在《關于進一步規范卷煙零售客戶分類工作的通知》(中煙銷網[2008]52號)中提出了8個商圈類型,包括:商業(集貿)區、工業區、學區、政務(商務)區、居民區、娛樂(旅游)區、旅客中轉區、其他。這里的商圈概念與商業空間分析中的商圈概念有所差異,可以理解為一種經驗的卷煙零售市場區劃。本文以貴州省XX市卷煙零售市場網點分布為例,依托商業空間分析中的商圈概念,具體分析其市場區劃并提煉其區域分布特征。
一、區域分布特征
為進一步強化客戶關系管理,提升客戶和消費者滿意度,總體上看,XX市卷煙零售客戶分類結果顯示出聚類1-4的經營結構特征為:聚類4的經營結構優于聚類3,聚類3的經營結構優于聚類2,而聚類2的經營結構優于聚類1,即有:聚類4>聚類3>聚類2>聚類1。基于此,對該市卷煙零售網點的區域分布進行了描述性統計,結果見表1。
二、總量分布特征
根據表1中數據,繪制客戶群——聚類1-4在XX市11個行政區的總量分布圖,見圖1。
由表1和圖1可知,聚類1-4在XX市11個行政區的總量分布特征為:
①聚類1的區域分布排序為:開陽縣、清鎮市、息烽縣、修文縣、花溪區、烏當區、南明區、白云區、云巖區、小河、金陽;②聚類2的區域分布排序為:云巖區、南明區、烏當區、清鎮市、白云區、花溪區、修文縣、小河、開陽縣、息烽縣、金陽;③聚類3的區域分布排序為:云巖區、南明區、小河、烏當區、白云區、花溪區、清鎮市、金陽、開陽縣、息烽縣、修文縣;④聚類4的區域分布排序為:云巖區、南明區、清鎮市、白云區、小河、烏當區、花溪區、金陽、開陽縣、息烽縣、修文縣。
三、區域銷售特征
根據表1中數據,計算XX市11個行政區中聚類1-4的分類占比,結果見表2。
由表2和圖1,結合上述聚類1-4的經營結構特征,得出XX市11個行政區的卷煙銷售特征,見表3。
參考文獻:
[1]魏宏業,王建華,何崴.銷售量預測的支持向量機建模及參數選擇研究[J].系統仿真學報,2005,17(1):33-36.
[2]孫奕,賈翠平,覃世龍.兒童傷害住院費用ARIMA預測模型研究[J].數理統計與管理,2007,26(6):1124-1128.
[3]蘇良軍,王蕓.中國經濟增長空間相關性研究——基于“長三角”與“珠三角”的實證[J].數量經濟技術經濟研究2007,(12):26-38.
[4]張玉明,李凱.中國創新產出的空間分布及空間相關性研究——基于1996-2005年省際專利統計數據的空間計量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7,(11):97-103.
[5]唐雄偉,李朝奎,馮志元等.鄭州市商業用地空間區位優化分析[J].國土資源科技管理,2011,01: 24-26.
[6]曾紅,韓雨薇,陳克劍.衡陽市商業空間布局及其合理性分析[J].市場論壇,2011,12: 27-28.
作者簡介:張紅梅(1969.10-),女,遼寧凌海人,貴州財經大學管理科學與工程管理學院,教授,碩士生導師,研究方向:技術經濟、運籌優化等。李以剛(1970.10-),男,貴州貴陽人,貴州省煙草公司貴陽市公司卷煙營銷中心,市場分析師。陳欣艷(1980.6-),女,貴州貴陽人,貴州省煙草公司貴陽市公司卷煙營銷中心,市場分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