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芮珺
[摘要]本文探討了中原經濟區區域經濟的背景下,如何借力電子商務的優勢為區域經濟建設服務,真正實現資源高效率、低成本的配置,從而提高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有力地推動了中原經濟區的發展。
[關鍵詞]中原經濟區 電子商務 區域經濟
電子商務帶動了中原經濟區的整體發展,但是,由于地理因素、經濟政策等因素的影響,電子商務在中原經濟區區域發展中存在著較大差異。在促進經濟整體發展的同時也給區域經濟發展帶來了機遇和挑戰。加快電子商務發展,是企業在全球經濟危機環境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拓展市場和創新經營模式的有效手段,是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提高經濟運行質量和增強國際競爭力的重要途徑,對于滿足和提升消費需求、改善民生和帶動就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對于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具有愈加深遠的影響,對優化產業結構、支撐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和形成新的經濟增長點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中原經濟區經濟特點
中原經濟區是以河南為主體,延及周邊,支撐中部,具有自身特點、獨特優勢、經濟相連、使命相近、客觀存在的經濟區域,是中原崛起、河南振興的載體和平臺。中原經濟區既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大省,也是我國重要的糧食生產基地和原材料生產基地。在中原經濟區區內資源豐富,有大量的煤田,油田以及鐵礦;目前又有奇瑞汽車這樣的龍頭企業的崛起,中部地區就有形成了汽車、能源等比較全面的農業和工業體系。另外,中原經濟區還有一批優秀的學校,鄭州大學、河南大學等,在今后的發展中,還要注重教育水平的提升,建設一批國家重點院校,努力申請國家的青睞,努力吸取資金,努力使中原經濟區更快更好的發展。今年是2012年,改革開放已經三十多年了,目前河南省的經濟總量非常高,在全國排到第五位,連續幾年都是這樣,居于中西部地區的首位,河南省的人口素質和基礎的設施等都有了較大幅度的提到,將來會成為中國有影響力的大省,會成為我國的首屈一指的文化和經濟大省。
二、中原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現狀
中原地區電子商務初具規模和水平,較成型的電子商務行為約在上世紀90年代后期,較早的應用領域是網站建設、維護、信息發布等。河南省限額以上零售貿易企業中,80%的流通企業實現了財務、人事、銷售數據微機化處理,部分批發交易市場建立了網上信息發布和電子交易系統,2011年河南省流通企業通過農產品網上購銷對接會實現銷售12.96億元。但全省網上交易金額總量少,傳統企業對電子商務的介入甚淺,其效果還只是停留在電子商務的初級水平上。
1.企業電子商務應用層次較低
電子商務己成為繼有形市場和自主銷售網絡之后的第三大銷售渠道,部分企業以電子商務為主要銷售渠道;但電子商務的應用層次較低,基本上還處于信息服務階段。據調查,雖然部分企業己通過電子商務平臺探索網上交易,但大都是小批量、內銷式及與老客戶交易。
2.缺乏較成熟的區域級電子商務平臺
目前,河南既缺乏一個權威可信的基于互聯網支付的支付平臺,也缺乏一個可以保障用戶交易安全可靠的認證體系。物流、配送和誠信服務相對滯后,電子商務發展所需的社會環境還不成熟,包括消費者的購物心態、信用機制、法律法規等都要改變這一狀況,如購物習慣上,時間成本尚未成為人們關注的重要資源,并且以逛街購物為樂趣。由于沒有綜合性的商務網站,難以有效的組織河南省企業開展各種商務活動,電子商務的優勢難以發揮。
3.政府和企業認識上存在差距
首先是部分省內企業不了解電子商務,或者存在認識誤區,缺乏發展電子商務的緊迫感。比方,有些企業將電子商務等同于互聯網公司,認為電子商務是網絡公司的事,或者簡單地認為企業建立了網站就是開展了電子商務。其次,有些政府部門和干部對電子商務不熟悉、不了解,有的認為電子商務是企業經營行為,與政府關系不大,或者認為內陸省份起點低,財力弱,即使介入,也難有作為,缺乏發展電子商務的機遇意識。
4.現代物流體系不完善
河南省物流企業規模小,運作水平還比較低,與國內發達地區或國際先進水平有較大差距,第三方物流服務總體水平較低。全省有43個國家A級物流企業,其中5A占2家、4A占16家、3A占21家、2A占4家,在全國A級物流企業占有率僅為3.33%,A級物流企業的絕對數量和相對比率都很少。
5.金融市場還不健全
我省各商業銀行開展電子商務方面的業務還不多,相應的宣傳工作和配套服務還沒跟上來,近年來開展的銀企合作主要還是局限在傳統的合作領域。
6.電子商務人才匱乏,人員素質急需提高
就河南省而言,人員在計算機及電子商務方面知識與其它地區相比較低,人員培訓工作需要加強,特別需要提高企業領導計算機水平,商務人員的業務素質和網絡技能。
三、區域經濟對電子商務發展的促進和制約
1.經濟發展與互聯網的普及程度
互聯網的產生和發展是電子商務開展的前提條件,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經濟是息息相關的。互聯網普及率可以作為地區經濟發展水平的表征。互聯網發展程度與地區經濟發展水平正相關,即地區經濟越發達,其互聯網也就越發達,由于經濟發展的制約,電子商務平臺、互聯網基礎設施、物流和支付等配套服務體系的建設參差不齊,經濟發展程度直接影響電子商務的發展。
2.企業的信息化程度
企業是開展電子商務的主角,也是發展地方經濟的基礎。也就是說,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取決于該地區企業的整體實力。因此,企業的發展與現代化程度直接關系到電子商務的基礎,經濟相對落后的地區的企業相對于經濟發達地區的企業的普遍存在著信息管理水平低、信息機構不健全、信息化建設投入不足與建設成本過高、經營管理中運用計算機網絡不充分等問題。經濟對電子商務的發展促進的同時,還制約著電子商務的發展。
3.物流體系障礙
電子商務最后的實施需要物流體系的支持,大力發展第三方物流,支持大型連鎖企業發展統一配送,鼓勵中小企業發展共同配送,支持物流企業拓展服務網絡和服務功能,提高物流組織化和專業化水平。
四、電子商務對中原經濟區區域經濟發展的作用
伴隨系列扶持政策進一步落實,中原經濟區電子商務將不僅創造出幾何級數的交易總量,還將陸續釋放其對于制造業、服務業等經濟部門的“促轉”效應。
1.電子商務,有利于加速行業轉型
加快農業、工業企業的轉型升級,加強產業鏈的信息整合能力和電子商務功能的集成化應用,拓寬銷售渠道,提高運營效率,積極推動電子商務在服務業領域的應用。鼓勵面向社區、面向企業、面向農村的電子商務應用與服務,深化電子商務向大眾消費群體的普及應用。
2.電子商務,有利于增強企業自主創新的動力
鼓勵電子商務的技術創新和技術應用互相促進,鼓勵并扶持一批科技與產業融合、科技與商業融合的創新型電子商務模式,重點圍繞移動、旅游、咨詢、文化等服務業領域開展電子商務創新工程,促進地方服務業發展,樹立城市品牌,營造氛圍,培育人才,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推進策略是開展電子商務新興產業創新工程。以示范工程建設為支點,著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在這種靈活、高效的生產組織形式下,經濟活動中的管理、研發、制作、銷售等環節的創新元素,更容易被激活和釋放出來。
3.電子商務,有利于提高電商集聚度
以點面結合、示范帶動為原則,積極創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加強開展省級示范城市、示范園區(基地)、示范企業的評選、培育和創建工作。充分發揮示范效應和龍頭效應,形成電子商務服務產業向重點區域集聚,優勢資源向園區集聚,電子商務企業集聚發展效應,引領和帶動區域和行業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2011年河南省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R].2009-03-04
[2]“關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設中原經濟區的指導意見” 國務院2011-9-28
[3]關曉云.我國中小企業發展電子商務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09,(10):84
[4]岳偉麗.河南中小企業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及制約因素探析[J].《現代經濟:現代物業中旬刊》,2010,(6):80
[5]濮小金,司志剛.新編網絡經濟學[M].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