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振宇
[摘要]目前對虛擬財產的認定,虛擬財產所包含的范圍等問題仍缺乏統一的權威說法。尤其是對虛擬財產的價值認定這一迫切的現實問題缺乏有效可行的方法。本文從虛擬財產概念和價值出發,闡述了虛擬財產為什么需要價值認定,需要認定虛擬價值的財產范圍以及虛擬財產的價值該如何計算這幾個問題,提出了一些自己的愚見,希望在實踐中有所裨益。
[關鍵詞]虛擬現實交易 價值認定
一、虛擬財產及其價值
虛擬財產是數字化、非物化的財產形式,包括網絡游戲、電子郵件、網絡尋呼等一系列信息類產品。虛擬性是其最大特性。計算機軟件屬無形資產,虛擬財產僅是網絡中由軟件支持的環境中運行的一段程序,不能獨立存在離開具體環境也無法運行。1本質是一段計算機程序,其使用價值依附于軟件環境,交換價值存在于特定軟件環境的人群中。
二、需要價值認定的虛擬財產范圍
廣義認為一切具備現實交易價值的與不具備交易價值的虛擬財產,包括ID、郵箱、虛擬貨幣、虛擬裝備等,都是虛擬財產。2狹義認為虛擬財產指具備現實交易價值的虛擬財產,只包括網絡用戶通過支付費用取得,在離線交易的市場內可通過交易獲取現實利益的虛擬物品。如游戲虛擬裝備,收費電子郵箱等。
筆者認為,狹義的劃分方法抓住了虛擬財產需要價值認定的重點,需要價值認定就必須具備現實交易價值,不然虛擬財產的價值無法用現實的貨幣價值衡量,無法用一般等價物進行衡量的商品其價值是無法體現的,無法體現價值的虛擬財產又何來價值認定的必要?但是,狹義說的缺陷在于虛擬財產的現實交易價值是可以通過某種形式轉化的。如原本免費的QQ號因為號碼具有特殊性而具備了現實交易價值,或某位玩家因為水平高于一般玩家,率先打到其他玩家可能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才能打到的免費的極品裝備,該裝備也因為凝結了該玩家的勞動變得搶手而可以進行現實交易。因此,可以發現原本不具有現實交易價值的虛擬財產可以因為凝結了用戶的特定勞動或因具有特殊性質而具備了通過交易獲取現實利益的價值。暫且將這一部分的虛擬財產稱為轉化型的虛擬財產,轉化型的虛擬財產同樣需要價值認定。故筆者認為,需要價值認定的虛擬財產的范圍應該包括具備現實交易價值的虛擬財產和轉化型虛擬財產兩類。
三、虛擬財產價值的計算模式
虛擬財產價值的計算模式尚未有權威定論,根據司法實踐采用的情形,可分為以下幾種:
1.通過計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計算。此法可借鑒韓國的虛擬環境管理者強制協助現實秩序管理制度。游戲管理者在物價評估部門配合下,選取多個中等水平玩家,計算出平均時間,在專門網站公布并報物價部門備案。以司法解釋的形式確認其必要勞動時間,用最低上網費和游戲費的單價計算出必須支付的費用,定為游戲裝備價值。此法須相關部門協助且運營商保持游戲政策的穩定。
2.玩家舉證,以其投入成本計算。此為最常用方法,玩家主要投入游戲費、網費、裝備費以及時間精力。但玩家屬弱勢群體,所能收集的證證據僅僅局限于點卡、網費,對于時間精力、裝備費無法提供證據。如當運營商因過錯將玩家的虛擬裝備刪除,則只能賠償玩家游戲點卡費用,上網費用,顯為不公。但此方法不失為一種思路。
3.根據黑市的交易價格來確定。據估,我國虛擬財產的地下交易額超過了10億。越是交易活躍、虛擬物品搶手的游戲,越是能夠吸引人氣,創造財富,而即將死亡游戲的先兆則是玩家的中間商競相拋盤,清倉離場。這些將促使虛擬財物的交易走向有法可依。該價格也是一種市場價格,但不能反應真實價值。如《傳奇》,虛擬道具的離線交易價格從幾十元到幾千元不等。一些玩家因為在游戲中受挫,花費數千甚至上萬元購買高級別賬號,在游戲中報復。故當下虛擬裝備交易市場還不規范,此方法亦不成熟。
4.由游戲運營公司定價。如新浪為推廣其代理的網絡游戲《天堂》而打包出售虛擬道具和財產;育碧公司在北美地區代理《魔劍》時推出優惠方案使部分玩家可獲得游戲中某些隱藏種族的密碼。其價格數元到數百元不等。而相關數據都在游戲運營商的服務器上,一些網站還專門開辟了游戲者交換、購買游戲裝備的服務平臺,讓游戲裝備等虛擬物品得以用人民幣明碼標價。但任何運營公司都是以贏利為目的的,這必然使得此種價格為運營商的主觀價格,有易變性,非客觀性。故筆者認為此法不妥,但可為確定虛擬財產價值的考慮因素。
5.以原始的物易交換來代回避估虛擬財產價值的尷尬。此是以回復原物,賠償原物,回檔原物的方式來補償玩家的損失,回避對價值的具體評估的一種可行的方法。例如當玩家的虛擬財物因為游戲運營商的過錯而被刪除、丟失,就可以通過由運營商在技術上回檔相應的等額數據來對玩家進行補償;當玩家因為虛擬財物交易而受到欺詐或者違反約定,也可以由欺詐方或違反約定一方返還等額虛擬財物作為補償。
上述計算模式有各自的參考系又不具備統一的權威性。故筆者認為,在具體認定某虛擬財產的價值時應以計算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方法為主并參考運營商定價、市場價、玩家投入成本等因素;當其相互之間的價格不一致時,為了更好的維護玩家的利益,從長遠的角度促進游戲產業的發展,應以最高價格來認定該虛擬財產的價值。
參考文獻:
[1]邵嘯.網絡虛擬財產的民法屬性.中國集體經濟,2007年第8期
[2]吳高臣.虛擬財產的法律保護初探.中國律師,2004年第8期
[3]陳旭琴,戈壁全.論網絡虛擬財產的法律屬性.浙江學刊,2004年第5期
[4]郭麗娜.網絡虛擬財產的價值及價值評估探析.法制與社會,2010年3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