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浩
摘要高職專業建設與開發是高院校生存、發展,進行內涵建設的核心。本文通過分析專業與市場的關系,就高職院校在專業建設與開發過程所遇到的現象與問題進行研究,著重分析影響專業建設的市場關鍵因素,并給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專業建設專業開發市場因素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近十年來,我國的高職教育事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為國家培養了大量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同時就業率與就業質量顯著提高,并且受到了學生、家長和社會的認可,這些成績與高職院校專業建設水平的提高密切相關,然而隨著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與經濟發展模式的調整,部分產業和行業將會萎縮甚至淘汰,同時新的產業與行業將會逐漸的形成。如何面對市場機遇,進行相關專業的建設與開發,保持高職教育的較強的生命力,實現高職教育的可持續發展,是我們廣大高職教育工作者面對的一個新的挑戰和課題。本人結合所在單位的實際工作情況及親身經歷,就近幾年專業建設與開發中出現的現象與原因進行初步剖析,著重分析影響專業建設與開發的外部市場因素,并提出一些建議。
當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中出現的現象及問題:
(1)傳統專業出現的現象及遇到的問題。近十年來,高職院校中部分專業出現較大的萎縮,甚至于消失,表現在招生規模持續下滑;而有些專業則出現高速發展。前者如計算機類專業、生物工程類、電子信息類等;而后者的代表則是建筑類、汽修類、會計類。
(2)新開發專業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近幾年,高職院校紛紛以市場為導向,結合市場形勢的變化,開發了相應的一些新專業,如動漫、信息安全、機電設備維修等??傮w來看,在新專業建設過程中均出現一些問題,主要現象為:部分新專業未達到預期效果,如學生畢業后就業情況并不理想,就業門徑較窄,勞動報酬相對不高;部分新專業高開低走,招生規模持續萎縮,甚至停止招生,從而造成學校在人力、物力和財力上的浪費,同時也影響學校的品牌與社會認同度。
針對上述現象,結合對相關專業的分析,筆者認為影響專業建設與開發的主要外部市場因素有以下幾點:
(1)專業所對應的行業與產業是否具有足夠有效的市場深度和市場廣度:高職教育的本質是就業教育,高職教育旺盛的生命力來自至高就業(含就業數量與就業質量)。就業需求則是由產業、行業等市場因素決定,高職專業所對應的產業和行業在理想情況下就是是一個充分且有效的市場,才能為專業建設提供充足的外部保障。充分且有效的市場包括兩個方面:足夠的市場深度和足夠的市場廣度。足夠的市場深度是指一種產業、行業必須是成熟有效的,必須具有完整的上、中、下游產業結構、各環節勻具有成熟與穩定的就業需求、具有成熟的社會認可度(家長與學生的認同),能提供適合不同高職學生特點的相對穩定就業崗位及發展機遇;足夠的市場廣度是指一種產業、行業必須具有足夠的地域覆蓋面,既能服務地方區域經濟,又具有較好的流動性,為高職學生的就業與發展提供良好的平臺。反之,如果一個產業并不成熟,沒有完整的產業結構,沒有足夠的就業崗位,其對應的市場不是個完全有效的市場,則無法為相應專業創造穩定的外部發展環境,則會對專業建設產生負面影響。筆者以所在單位近幾年發展最快的汽車類和建筑類專業分析,正是因為它們所對應的市場是我國近十年發展最快的行業與產業,具有足夠的市場深度與廣度,為其專業的建設提供了較好的外部保障。
(2)行業發展周期對專業建設的影響:一般來說,產業的發展周期可分為四個階段,即初創期(也叫幼稚期)、成長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產業周期對高職專業建設的指導意義在于如何結合產業周期,跟蹤產業發展動向,較好解決新開發專業的介入時機,降低風險,提高效率,這對新專業的開發與建設更具有重要意義。新專業是新產業、新行業誕生、發展過程中的市場需求產生的,根據產業的發展周期分析,高職院校開設新專業的最佳時機是一個產業成長期,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產業需求開始上升,新行業也隨之繁榮起來,由于市場發展前景良好,對人才需求急劇增加,能為新專業建設之初學生就業及職業發展提供較好的機遇。同時,投資于新行業的企業大量增加,亦能為高職院校提供廣泛的校企業合作資源。而專業過早地介入會承擔產業在初創期的市場風險及辦學風險,如人才需求不明顯,人才培養標準不明確、學生就業、發展面過小、校企業難以開展等情況;介入時機相對較晚,則要應對更多的競爭對手,增加辦學成本,例如近兩年出現在紅、黃牌專業中的動畫專業,在我國動漫產業還未有效發展起來的情況下,大量學校爭相開辦,不僅沒有取得好的效果,反而成為紅牌專業。
(3)高職專業建設及人才培養應緊密跟隨人才需求的動態變化:人才需求的動態變化主要表現在兩方面,一是人才與市場的供求關系的動態變化;二是人才需求規格隨市場變化而變化。筆者認為各行業對相應人才的需求是一個動態變化的,且具有自身規律,同時隨著科技的發展,各行業對人才的能要求與標準也是動態變化的。如電腦藝術設計專業,十年前,畢業生能熟練掌握一至兩個專業軟件的操作,就是好的設計人員了;而如今,設計人才的需求則遠遠超出了當初的標準,由此可見,行業的發展對高職專業建設和人才培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人才需求的動態變化表現為行業的動態發展與人才供給規模的相互作用關系。在市場對人才需求大于供給時,就能為專業建設與發提供強有力的保障,相反,若市場需求小于供給時,則會給專業建設帶來更多的實際問題。例如2011、2012年的紅牌專業中部分專業是供大于求造成的;部分專業如計算機類是人才培養質量達不到產業的需求造成的,一方面畢業生找不到專業崗位,一方面企業招不到合適人才。
以上是筆者結合工作實際分別從有效市場、行業發展周期及人才供需動態變化三個方面對高職院校專業建設與開發過程中所出現問題原因探討。由于筆者水平有限,在此僅起拋磚引玉作用,希望更多的人來關心新專業的開發與建設,促進專業持續發展,促進高職教育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郭健.高職院校專業開發應注意的幾個原則[J].鐵路職業教育,2007(1).
[2]高林.高等職業教育專業設置與課程開發導引[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王伯慶.高校如何做新專業[J].高等職業教育,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