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彥剛 蔡鳳 李鐵軍
摘要頂崗實習是高職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中的一個重要教學環節。在分析了當前頂崗實習管理問題的基礎上,對“政府參與”的頂崗實習管理模式進行探索和實踐,形成了政府參與、學校、企業三方共管的頂崗實習管理模式,進一步完善頂崗實習工作流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關鍵詞頂崗實習管理模式政府參與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2006年教育部提出的《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①2009年3月,《關于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②充分強調了頂崗實習是高職學生培養過程的重要環節。在此背景下,各高職院校對頂崗實習管理模式進行了研究和探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深圳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的學校、企業“雙線并行”管理模式、湖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開發了“頂崗實習監控管理系統”、廣東輕工職業技術學院執行“三點一線”管理模式、平頂山工業職業技術學院的“四定一保”管理等。但各院校運行情況不一,質量也大不相同。
1頂崗實習管理存在的問題
雖然各高職院校為提高頂崗實習質量,均采取了一些措施,但從實施與管理過程來看,仍然存在諸多問題。③
1.1實習內容與學生專業對口率較低
頂崗實習的目的是通過在實際崗位上的鍛煉,使學生不僅可以將所學的理論知識與生產實踐結合起來,提高實踐動手能力;還可以使學生從真實生產場景的鍛煉獲得職業體驗,提高基本職業素養,并最終實現順利就業。而由于實習單位由學校安排、校外實習基地缺少、企業技術保密等原因扎堆實習,使得學生不能在對口專業崗位上實習,難以實現頂崗實習預期目的。
1.2管理難度大,頂崗實習效果難以保證
頂崗實習單位分散性大,學生的流動性大,實習過程中主要靠學生自動聯系指導老師,導致實習常常處于失控和半失控狀態,而且實習單位和崗位不一定符合頂崗實習大綱的要求,導致管理成本和難度增加。造成這種狀態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指導教師數量、經費和時間有限,導致其沒有特殊情況不會主動和實習學生聯系。二是學生經常更換單位和手機號碼,如果學生不及時主動聯系教師,教師很難找到學生。三是教師為了讓學生抓緊實習,也會對這部分學生存在遷就心理,降低實習的要求。這些都將會導致學生的專業實習處于失控狀態。
1.3頂崗實習期間部分學生頻繁跳槽
因以下幾方面原因:(1)學生不適應新環境新的生活,缺乏及時疏導,形成心理影響;(2)與企業職工人際關系不協調,產生孤獨感;(3)勞資關系不穩定,待遇低、勞動強度大、日工作時間長,雙方滿意度不同;(4)企業位置偏僻,生活設施不配套,日常生活不便等,導致部分學生的頻繁跳槽,既影響企業的正常生產和學生的發展,也不利于學校對頂崗學生的管理。
1.4學生在崗利益得不到保證
目前頂崗實習普遍現狀是學校、企業和學生三方共同參與完成,學校和企業是管理方。而在企業與學生之間發生勞動糾紛時,如拖欠學生工資、強制節假日加班、延長工作時間及降低勞動報酬等,而學生作為弱勢方通常不能得到及時、滿意的答復。學校由于不是企業的管理方,只能與企業進行協調,不能強制企業改變不合理的用工制度。因此,部分頂崗學生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的保證。
2政府參與、學校、企業三方共管的管理模式
我們在借鑒其他院校成功經驗的基礎上對“政府參與、學校、企業三方共管”的頂崗實習管理模式進行了探索和實踐,通過合作使海門沿江經濟開發區管委會(以下簡稱管委會)參與到我校頂崗實習的組織與實施過程中,形成“政府參與”的頂崗實習管理模式,對頂崗實習的質量進行全過程的管理。
2.1利用政府橋梁,形成三方共管體系
新形勢下,政府既是企業的管理者,熟悉各家企業的情況,又是企業的服務者,為企業解決招工難的實際困難。管委會為學校和企業合作搭建平臺,有效實現企業與學校的信息溝通,使學校有穩定實習和就業基地,并監督、管理企業的用工情況。學校對頂崗實習教學負責學生的思想教育、崗前動員和培訓、實習方案設計等工作。企業負責企業文化和安全教育、實習崗位設計和輪換、考勤、考評等。管委會、學校、企業分工合作,共同負責頂崗實習的組織、管理和實施,形成三方共管的管理體系。
2.2規范企業行為,為學生提供保障
通過對頂崗實習中遇到的問題進行分析,在現階段經濟發展形勢下,我們認為頂崗實習管理模式需要向“政府積極參與”的模式轉變,政府在學校與企業之間發揮橋梁作用,協調學校、學生和企業的關系,提供法律與政策支持。政府可以規范企業用工制度,如實踐中“管委會”規定學生在企業的實習期為3~6個月,企業不得延長實習期;規定實習期最低工資;管委會勞動部門直接對違規用工企業進行處罰等,規避拖欠工資、延長日工作時間、降低待遇低及增加勞動強度大等問題。管委會還配有專門人員負責監督園區內生產廠家的執行情況,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最大限度地保障了學生的權益。
2.3實習企業集中,便于學生管理
開發區現有生物、制藥、化工及其他企業100多家,吸引了眾多畢業生前往就業。為了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目前園區定期派專職管理人員到各企業了解學生的實習狀況,并反饋給學校。
此外,園區充分利用學校的科研力量,幫助企業解決在生產過程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這樣我們頂崗實習指導教師經常到企業生產一線,一方面解決企業的問題,促進了產學研的發展,另一方面可以經常與學生見面,對學生進行指導,保證了頂崗實習的質量。同時發揮人性化管理,考慮到開發區遠離市區,在開發區的生活區建造了設施齊全的大學生宿舍樓,由廠方提供相應的活動設施。為了豐富了學生的業余生活,還撥出專款,組織園區內的學生舉行各種比賽,如卡拉OK大賽、籃球賽、象棋等文體娛樂活動。這些人性化管理措施使得學生能夠安心在企業工作。
3頂崗實習的組織與實施
完善的頂崗實習工作流程,分為四個階段。④
3.1協議簽署階段
管委會組織園區的企業到學校舉辦專場招聘會,學校與管委會、企業簽訂校企合作協議,作為校企合作長期發展的指導文件;學生與企業進行雙向選擇,簽訂就業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與義務。
3.2準備階段
首先,由學校領導、管委會專職人員、企業管理人員、指導老師、學生工作負責人和學生代表成立頂崗實習領導小組,召開頂崗實習動員大會,介紹實習的總體安排,讓學生了解實習的全過程,正確認識項目教學的真正目的,端正學習態度。其次,學校和企業以提高學生技能與素質為目標,制定各專業實踐教學標準,設計和落實頂崗實習任務。最后,在學生了解相關安全管理規定的基礎上,學生向學校報批離校實習,并告知家長學生的實習地點。
3.3實施階段
學生到崗后,政府勞動部門與企業對學生進行崗前培訓和安全教育。在具體實施過程中,指導老師可利用通信、網絡或現場指導等多種方式,加強對學生的教學指導,為學生輔導答疑,對頂崗實習過程實行遠程管控。企業指導老師根據專業教學目標與課程教學標準,對學生進行現場指導,并及時通過在線頂崗實習管理平臺與學校指導老師溝通。管委會相關部門派出人員適時到企業檢查學生的實習、工作情況,通過校園頂崗實習管理平臺及時反饋到學校,實現真正的在線控制,避免“放羊現象”。學生與企業發生糾紛時,學生既可以向學校反映,也可以到管委會勞動部門申述,由管委會勞動部門同學校、企業共同處理,保證學生的合法權益。
3.4考核階段
對頂崗實習進行考核評價的主體是管委會、學校、企業三方,共同參與評價標準的制定與評價。頂崗實習考核由平時工作表現(不僅有企業的評語,而且有管委會的評語)、企業考核、實習報告、實習答辯表現四部分綜合組成。由管委會管理人員、企業領導、專業教師組成頂崗答辯小組,通過答辯形式考察學生頂崗實習質量。將頂崗實習的工作表現、技能考核、實習報告以及答辯表現綜合考慮,評定學生實習成績,給出頂崗實習鑒定,三方共同簽發的《頂崗實習證書》,從而保證評價與考核的科學性,達到通過頂崗實習提高學生技能及綜合素質的目的。
4效果分析
(1)通過數年的實踐,“政府參與”頂崗實習管理的模式不僅有效地穩定了我校的實習場所,而且使學生在實踐中提高綜合素質,提升了創新能力,養成了嚴謹、勤奮務實的工作作風,提高職業道德修養,實現了自我提高。近三年,我校畢業生一次性就業率都達到99.8%。
(2)充分發揮了政府的“橋梁”和管理作用。通過政府的參與,有效地建立了學校與企業的溝通渠道,促進了校企合作,保證了學生在頂崗實習過程中的合法權益,有效地降低了學生的跳槽率。如2010年學生反映某企業沒有及時履行協議,管委會勞動部門立即介入,糾正企業的錯誤,保證了學生的權益,穩定了學生的情緒。同時由管委會、學校組織學生座談,了解學生的工作、實習情況,管委會實現了有效人事管理,進行園區內人才流動。
(3)創新了頂崗實習管理制度。“政府參與”頂崗實習管理模式,充分體現了“校企合作,工學結合”,實現了三方共管,有效地提高了頂崗實習質量。
注釋
①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Z].教高[2006]16號.2006.
②教育部.關于加快高等職業教育改革促進高等職業院校畢業生就業的通知[Z].教高[2009]3號.2009.
③蔡鳳,解彥剛,何曉春.“政府參與”下提高高職頂崗實習質量的探索[J].科教導刊,2011(2):68,70.
④俞校明,張紅.高職生頂崗實習過程設計與質量控制研究[J].職業技術教育,2009(29):66-6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