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耀宏
【摘要】校本課程開發是特色學校創建的重要路徑和關鍵抓手,特色學校創建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間接動因和努力方向。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也就是學校特色的形成過程,形成學校特色又是特色學校創建的必由之路。校長的辦學思想及其對校本課程開發和特色學校創建的認識與思路,參與教師的努力與合作,校本課程的目標定位、內容選擇、有效實施和準確評價等是以校本課程開發為抓手的特色學校創建之關鍵要素。
【關鍵詞】學校;特色;校本課程;特色學校
【中圖分類號】G632.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027-02
特色學校是指在獨特的辦學思想指導下,從本校的實際出發,經過長期的辦學實踐,具有獨特、穩定的辦學風格與優秀的辦學成果,并形成被社會所公認的傳統的學校。自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與發展綱要》中提出中小學要“由應試教育轉向全面提高國民素質的軌道,……辦出各自的特色”之后,2010年《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中繼續強調“樹立以提高質量為核心的教育發展觀,注重教育內涵發展,鼓勵學校辦出特色,……”。為了貫徹和落實兩個《綱要》的指導思想,特色立校、特色強校、特色興校,創辦特色學校已經成為或者正在成為不少學校發展的必然選擇。
一、校本課程開發與特色學校創建的關系
1. 校本課程開發是特色學校創建的重要路徑和關鍵抓手
“校本課程開發是在學校現場發生并展開,以國家或地方制訂的課程綱要和課程標準為指導,依據學校自身的性質、特點及可利用的資源等條件,由學校成員志愿、自主、獨立或與校外團體或個人研究者合作開展的旨在滿足本校所有學生學習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課程開發活動,是一個持續和動態的課程改進過程。”課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關鍵之所在,一切的教育改革最終都要落實到課程的實施上,而學校特色的形成也需要一定的特色課程作為支撐。
2.特色學校創建是校本課程開發的間接動因和努力方向
新課程改革積極推行國家、地方、學校三級課程管理體制,校本課程開發理念逐漸深入人心,許多學校先后進行著校本課程開發的實踐。校本課程開發的根本點就是基于個性化和體現個性化,對學校而言,就是凸顯其辦學特色。立足于學校實際和學生個性發展需求,體現辦學特色,進而創建特色學校是校本課程開發的主要動因和追求。因此,校本課程開發自然成為創建特色學校的突破口。學校通過校本課程開發,帶動學校其他工作的全面發展,提煉和提升學校的文化精神和思想理念,形成辦學特色,從而推動特色學校創建。
二、以校本課程開發為抓手的特色學校創建之關鍵要素
1.校長
校長的辦學思想及其對學校特色的定位是校本課程開發與特色學校創建的決定因素。校長是學校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對學校起主導作用。校長對學校的領導和管理實際上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影響或作用于學校教育行為,因而校長在學校具有指揮全局、把握學校發展方向的重要作用。
一所學校的辦學特色,實際是校長辦學思想個性化的表現,沒有特色的校長,很難辦出有特色的學校。因此,校長對學校特色的認識與定位必然決定著特色學校創建的路徑。
校本課程的開發過程實際上就是學校特色的形成過程。學校應注重課程開發的靈活性,協調好課程之間的關系,要注重各種活動課程的開發,特別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開發與實踐,要把培養學生個性特長、學習方式的轉變和學習能力的提高作為課程的價值取向。所以,只有當學校的校長充分認識到校本課程開發與特色學校創建之間的關系,注重校本課程的研發時,才有可能通過校本課程的開發和實施,促進學生個性潛能的發掘,實現個性化的教育,使每個學生得到更好的發展,形成本校的辦學特色,最終實現特色學校的成功創建。
2.校本課程的目標、內容、實施及評價
校本課程的目標定位、內容選擇、有效實施和準確評價是形成學校辦學特色,進而創建特色學校的核心。校本課程開發的每個環節都與學校特色緊密聯系,學校特色也在校本開發的過程中不斷形成和發展。在以校本課程開發為抓手的特色學校創建中,應該考慮以下四個方面:第一,課程目標定位。目標體現方向,特色學校創建的方向直接反映在校本課程開發的目標上,課程目標的確定需要結合學校的辦學實際以及學生需求、地區需求和社會需求,此外還要對學校及其所在地區的資源進行評估,這是決定校本課程開發所要達到何種程度的依據。第二,課程內容體現特色選擇。只有立足于學校具體校情、學情和特色的課程內容,才能有效推動和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第三,課程實施促進特色生成。通過校本課程的實施,學生不再單純盲目地崇拜書本知識,而是能夠結合生活實踐不斷質疑,逐步培養自己的批判性思維能力,促進個性的發展和完善。學生的發展體現了校本課程的優勢,也必然會凸顯學校的辦學特色。第四,課程評價保證特色完善。通過課程評價保證校本課程開發的方向,保證校本課程的內容與創建特色學校的目標相一致,與學生發展需要相適應。
3.教師
參與校本課程開發的教師的努力與合作是特色學校成功創建的根本保障。一所學校的特色往往反映在教師群體的特色上,是他們教育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升華。為此,在創建特色學校的過程中,學校必須加強師資的培養,圍繞學校辦學理念和辦學方向對教師進行培養,讓教師形成共同的教育價值觀,達成共同的行動目標,培養他們在校本課程開發與特色學校創建中的引導作用。
三、結束語
特色學校建設的精髓,就是要喚醒每一所學校的教育激情,讓每一所學校都學會獨立思考、形成獨特的教育個性,最終使每一所學校都有思想、有文化、有精神,從而成為令人向往的好學校。校本課程開發是為了增強課程的適應性,滿足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實際特點與發展需要,提高課程的實效性,從而彰顯學校辦學特色,進而推動特色學校的成功創建。以校本課程開發為抓手創建特色學校僅僅是特色學校建設的路徑之一,如何讓我我們的學校更具特色,更有吸引力,從而真正培養出有個性、有思想的學生,我們還有更長的路要走。
參考文獻
1.鐘燕 學校變革之特色學校發展戰略理論[M]. 重慶:重慶出版社,2008:78.
2.徐玉珍 是校本的課程開發,還是校本課程的開發——校本課程開發概念再解讀[J]. 課程·教材·教法,2005(11):23-25.
3.曹大輝,周誼 英、美二國特色學校初探[J]. 外國中小學教育,2006(4):14-16.
4.于波,宋乃慶 中小學校長在實施素質教育中的辦學角色定位[J]. 教育研究,2011(6):23-27.
5.盧盈 對特色學校的理性審視[J]. 現代教育論叢,2011(4):20-22.
6.賴配根,劉然 好學校,每所皆可能——重慶市特色學校建設掃描[J]. 人民教育,2011(1):50-61.
基金項目:甘肅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劃課題,課題編號GS(2010)G0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