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勇
摘要目前崗位設置工作在高校已經基本完成,然而在運行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問題,最突出的一個問題就是專業技術崗位“短缺”,無法正常晉升。本文就產生崗位“短缺”現象的原因進行了分析,提出了應對思路和對策,進而為高校完善崗位設置工作提供有益的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高校崗位設置崗位“短缺”
中圖分類號:G47 文獻標識碼:A
1高校崗位聘用后產生崗位“短缺”的原因
1.1崗位設置后雙肩挑人員占專業技術崗位
高校崗位設置初期,根據崗位設置文件精神,核準崗位數設置是按需設崗,因此管理崗位的核準崗位數是根據現有從事管理人員的個數所決定的,而很多管理崗位都是由既有專業技術職稱又有管理職務的雙肩挑人員擔當,由于崗位設置后職員職級細分比教師少,晉升機制也不健全,特別是上升到五級職員后,管理人員就進入了一個自身發展的“瓶頸期”,①加之依據我國現在的事業單位工資標準,管理人員工資水平將低于同等級別專業技術人員的工資,因此雙肩挑人員為了獲得更高的工資,為了獲得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基本上都選擇走專業技術崗位,這樣主要從事著管理工作的人員,卻占著專業技術崗位,造成管理崗位出現一定的空缺,而專業技術崗位相對緊張,形成高校崗位“短缺”晉升困難的現象。
1.2崗位設置與事業單位現有人員聘用情況存在矛盾
此次崗位設置改革,并不涉及編制問題,只是對結構比例進行了明確的規定。高校在崗位設置中,本著既考慮教職工隊伍的現實利益,也著眼于學校人才隊伍的可持續發展的原則,在準確摸清家底的情況下,制定崗位申報條件時,預留一定數量的高等級崗位,用于今后事業發展的需要,同時也為教職工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但在中級和初級崗位上,特別是在中級崗位上存在突出的結構性矛盾。究其原因,主要是近幾年高校根據事業發展需要而大量引進年輕教師所致,由于今后引進人員均以博士為主體,中級專業技術崗位的矛盾將長期存在,而初級崗位將出現大量的崗位余量,產生崗位“短缺”晉升困難的現象。
1.3高校管理機構太多專業技術崗位壓力大
高校的管理崗位設置偏多,主要由于高校管理機構太多,把很多屬于學術范疇的問題也行政化了。一所高校上百個處級單位,兩三百個科級單位都是正常現象,這么多的管理機構也就意味有很多的管理崗位和管理人員。高校崗位設置中本著“按需設崗、競聘上崗、按崗聘用、合同管理”四個環節前后銜接、相互補充的原則進行,因此在首次崗位設置中,自然就設置了過多的管理崗位數,在核準編制一定的情況下,管理崗位數越多,專業技術崗位數就越少,造成高校崗位“短缺”晉升困難的現象。②
2解決高校崗位聘用后崗位“短缺”問題的思路和對策
2.1尊重歷史,逐漸減少雙肩挑人員
高校中雙肩挑人員非常普遍,他們曾經為學校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但隨著時代的發展,高等教育逐漸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轉化,對教職工的專業化和職業化水平也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雙肩挑人員已經阻礙了高校的發展歷程。筆者認為:對于雙肩挑人員不能一刀切地否定,而需要與時俱進地改革和優化。為了尊重歷史尊重現狀減小改革阻力,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改革方式增加專業技術崗位數量。具體做法是,根據崗位設置方案,高校三支隊伍各司其職各走各的道路。教師系列的人員一心做教學和科研工作,放棄走管理崗位機會,把全部精力投入教學和科研中,而管理工作者不評職稱,一心鉆研政策法規,全身心投入管理工作,工勤人員亦是此理。但是考慮到涉及人員比較多,為維護穩定,并且作為一個領導者也應該具有一定的專業技術能力才能更好地做出決策,做到內行領導內行等因素,暫時可以對高校中的博士、副高及以上和副處及以上人員實行可以選擇走專業技術崗位或是管理崗位,這樣具有中級職稱的人員和中級管理人員為了獲得選擇的權利會在自己現有的崗位上專心工作,爭取晉升獲得更大的利益,同時保留了高校高層干部的現狀,減小了改革的阻力,逐漸實現高校教職員工的職業化、專業化方向發展,達到增加專業技術崗位的目的,最終實現高等教育的可持續發展。
2.2實事求是,妥善處理崗位設置工作中的各種矛盾
高校實施崗位設置后進一步理順了專業技術隊伍、管理隊伍、工勤隊伍的內部關系,初步實現了由過去的身份管理向崗位管理的轉變,但同時也暴露出了核準崗位數和現有人員結構不符的矛盾,主要體現在中高級專業技術崗位上。筆者認為核準崗位數和現有人員的結構是發展中產生的問題,也應該用發展的原則去解決。首先,通過在崗年限來調節,隨著七、十級在崗人員在崗時間的增加,十級崗位人員通過任職年限向九、八級崗位晉升,七級崗人員向六、五級崗位晉升,可以使比例失調的崗位趨向平衡方向發展;其次,通過人員的發展來調節,隨著在崗人員繼續進修和深造,中級崗人員可以向副高級崗晉升,副高級崗可以向正高級崗晉升,進而伴隨著人員的發展,比例失調的崗位也是趨向平衡方向發展;再次,通過合理設置晉升申報條件,競聘上崗,使高校專業技術人員更加明確今后努力的方向;最后通過加強制度建設,著力構建長效機制,將我校崗位聘任管理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必將可以解決核準崗位數和現有人員的結構矛盾,解決專業技術崗位“短缺”的問題,也將進一步加快學校跨越式發展。
2.3精簡機構,學術問題規范化
高校管理崗位多,主要是管理機構過多,管理人員過多造成的,把原本一個部門可以做的事情分成兩個部門或是多個部門去完成,把原本學術的問題也行政化,建立名目繁多的行政機構,增加了相應的管理人員數。筆者認為:為了減少管理崗位的核準崗位數,首先需要精簡機構,沒有必要設立的機構不設立,可以合并的機構進行合并;其次,學術問題規范化,確立以學術權力為中心,行政權力為學術權力服務的體制,建立學術交流平臺,撤銷因學術問題而建立的行政機構;最后,通過建立完善的機構建立政策制度,隨著時間的推移,專業技術崗位“短缺”的現象可以得到好轉,高等教育事業也將健康快速地發展。
3總結
崗位設置后出現的崗位“短缺”,是發展中的一種正常現象,堅持尊重歷史,尊重現狀,循序漸進的原則,通過建立健全崗位設置方案,必將會得到很好的解決,也將不斷提升高校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為實現我國高等教育事業健康、快速發展做出積極的貢獻。
注釋
①方華.對高校崗位設置中“雙肩挑”模式的理性思考[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11(1).
②曾雄軍.關于完善高校崗位設置管理工作的若干反思[J].高教研究與評估,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