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國財
摘要文章介紹了一個在心理咨詢師幫助下通過職業生涯規劃而成功就業的大學生案例,表明就業力是職業生涯規劃的有效工具,心理咨詢能夠在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中發揮重要作用。該案例可以為其他大學生提供有益的借鑒。
關鍵詞職業生涯規劃就業力就業壓力心理咨詢
中圖分類號:G46 文獻標識碼:A
1案例
小王是行政管理專業學生。由于家庭狀況不好,小王一入學就申請了助學貸款。但其并未因此感到自卑,而是在努力學習之余積極參加班級和學校社團活動。大一的時候,小王當選為班長,加入了本學院的學生會和校紅十字會,還參加了校跆拳道社團。一年下來,小王小有成就,拿到了二等獎學金,當上了本系學生會的副會長,跆拳道練得也很不錯。另外,為減輕家庭經濟壓力,平時在校團委勤工儉學,做一些文案打字以及在校外做些兼職。這些收入,加上獲得的獎學金,小王基本上不需要問家里要生活費。總的來說,這一年小王過得很充實也很有成就感。但是,小王也有自己的苦惱。一方面,學習、班級事務、學生會、紅十字會、跆拳道、勤工儉學和打工等諸多事務讓他疲于應付;另一方面,不知道將來是考研還是找工作。為了解決自己的煩惱,小王來到學校心理咨詢中心尋求幫助。
2案例分析和解決思路
就業壓力成為大學生心理壓力的重要來源,也是影響大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甚至是導致大學生自殺的重要原因。①緩解就業壓力,提高就業率,成為當前擺在高校和大學生面前的艱巨任務和重大挑戰。
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紛紛建立就業指導中心,或者開設職業生涯規劃講座,以便給大學生提供相應的指導。但是,由于相關師資和經驗的缺乏,這些工作往往流于表面,效果并不明顯。在這樣的情況下,許多學者提出要將就業力作為大學生職業指導的基礎和出發點。②所謂就業力,也叫“可雇用性”,指的是獲得和保持工作的能力。英國學者Knight和Yorke認為,就業力由學科理解力、個人特質和從業技能三大方面組成。③學科理解力是指對專業知識的掌握程度;個人特質是指有利于就業的人格和態度,如自我效能感、抗壓力、責任心、適應性、忠誠度等;從業技能是就業力的核心部分,包括溝通、團隊合作、問題解決、原創性、計劃組織、自我管理、學習、技術等技能。
可見,就業力的概念為職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提供了有力的工具,使指導者能夠言之有物,有的放矢,同時也讓受指導者目標明確。因此,可以將就業力提升作為職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的核心。
現在來看小王遇到的問題。應該說小王的問題比較有普遍意義:家庭經濟狀況并不好,也不是什么熱門專業,也不是什么名牌大學學生,有就業方面的困惑是再正常不過的了。面對同樣的問題,許多大學生要不選擇隨大流考研,或者得過且過,或者因此變得消沉。好在小王沒有因此而懈怠,而是懂得向專家求助,直面問題,這是值得贊賞的。
為什么會有這些苦惱呢?首先是方向和目標不明確,其次是不了解企業和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因此不知道該在哪些方面投入精力,因此困惑。
要解決小王以及其他大學生遇到的類似問題,首先要確立大學四年的總體目標,然后在這個基礎上按照就業力提升的要求明確要做哪些準備,最后再探討如何合理安排大學生活。這可以作為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的總體思路,當然,在運用時可根據情況靈活調整。
3問題解決過程
針對小王的苦惱,咨詢師同小王展開了深入交流。首先討論的是應該考研還是找工作這個問題,因為這牽涉到小王大學生涯的總體目標。經過咨詢,小王認識到由于自家經濟狀況不好,考研的話可能會進一步增加家庭經濟負擔,因此考研并不適合自己,應該把找工作作為自己在大學階段的首要目標。
確定了大方向,接下來,咨詢師同小王探討小王將來可以找個什么樣的工作。通過對小王個人興趣、專業方向和社會需求等方面的探討,小王認為將來找一份人力資源管理或者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是比較適合自己,也比較切合實際。由此,小王進一步明確了就業目標。
然后,咨詢師從就業力的角度與小王探討如何實現就業目標這個問題并達成共識:不能太過注重學習(下轉第243頁)(上接第220頁)成績,而應當在大學階段充分培養和發展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工作所需要的各種能力,如人際交往能力、組織能力、口頭表達能力以及外語能力,并且,要通過打工和做兼職積累相關工作經驗。
4結果
經過這番梳理,小王豁然開朗,如釋重負,心情也好了許多,對于接下來的大學生活更有信心更加從容了。大二的時候,小王參加了本校的演講比賽。暑假期間,參加了本校的中韓大學生交流小組,鍛煉和提高了自己的韓語表達能力。大三的時候,小王與其他同學一同創辦了本校的大學生游泳協會、通過了英語六級考試并拿到了人力資源管理師資格證書。大四的時候,小王準備找工作了,小王又同咨詢師探討了如何設計簡歷和如何求職等問題。畢業前幾個月,小王參加上海某外資汽車公司的面試,在同多名名牌大學大學生同臺競爭的情況下,由于他精彩的大學生涯和良好的綜合素質被面試官看中,成為一名該外企人力資源培訓專員,成功實現了自己的就業目標。
5該案例對在校大學生的啟示
5.1要有大學職業生涯規劃意識
職業生涯規劃意識有助于大學生合理安排大學四年的學習和生活,充分利用大學時光,分階段、有步驟地訓練自己和提升自己。否則,四年的大學時光一晃而過,到畢業時才發現自己沒有為就業做好準備。
5.2通過多種途徑提升自身就業力
大學生要認識到課堂學習的不足之處,通過其他方式加以彌補。比如,學外語要注重實際運用,通過參加競賽或者科研項目將專業知識付諸實踐,提高專業技能。同時,也要認識到企業和社會需要怎樣的人才,在課堂學習之余,通過社團活動、創業、兼職、培訓和實習等多種途徑提升自身就業力。
5.3要有善于求助和利用外部資源
由于社會經驗欠缺,在職業生涯規劃和就業方面大學生難免會遇到種種困惑,這個時候,大學生們不要自我封閉,而應當通過與師兄師姐交流、向老師請教、尋求心理咨詢或者向其他有經驗的人士咨詢和請教,充分利用可獲得的外部資源。善于求助和利用外部資源也是綜合素質的一部分。
5.4參加社團應當懂得取舍
當今的高校,各種社團讓人眼花繚亂。作為大學生,參加社團是必要的,但是也不能不加選擇。否則,社團活動會占用太多的時間,導致疲于應付,得不償失。應當根據個人興趣和未來就業的需要有選擇地參與。
5.5要有自信和樂觀的心態
盡管當前確實存在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但是只要調整好自身的期望,明確就業方向和就業目標,在大學四年中好好準備,找到一份適合自己的工作也不是太難的事情。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的,大學生們不能妄自菲薄,而要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就業目標。只要有了信心和樂觀的心態,大學生們一定能克服大學生涯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挑戰,不斷成長,成功地走向未來。
注釋
①徐晨倩,蔣雨晨.就業壓力對大學生心理健康的影響探析[J].出國與就業(就業版),2011(16).
②張丹宇,李偉.基于就業力的高校畢業生就業指導研究[J].中國校外教育,2012(6)(下旬刊).
③Knight,P.&Yorke,M.EmployabilitythroughtheCurriculum.SkillPlusProjectReport.,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