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杰
【中圖分類號】G62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2095-3089(2012)03-0116-01
有教學理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
小學體育教學作為陽光體育實施的一個最基本的主體平臺,我們要以嶄新的思路思索“陽光體育”理念下小學體育教學的改革,不斷優化和豐富小學體育教學的內容和方法。讓學生在陽光、和諧、愉悅、自主的學習氛圍中,使學生享受參與體育活動的樂趣,從中學到知識、提高認識、發展能力。
1.前言
近年來,由于女生進入青春期的年齡越來越早,有的甚至在小學階段已進入。因此,大部分女生在心理上顯現出“怕差”、“怕累”等特點,她們在體育課中表現出消極逃避的行為。這嚴重影響了初中學校體育工作的全面開展。使學生養成鍛煉的習慣,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這種鍛煉意識的形成,與人的態度有關,構成態度的要素有認識,情感動機、甚至還包括態度的外顯形態行為及其內傾個性表現。為了解決產生體育課厭學的癥結,本文試圖通過調查研究去分析造成初中女生不喜歡體育課的原因,并就如何“變討厭為喜歡”提出相應的建議。
2.研究對象與方法
2.1研究對象:
水頭鎮二中八年級幾個班的初中女生,共計100名。
2.2研究方法:
2.2.1文獻資料法
查閱有關女生體育課厭學的文章,以及生理學、心理學、教育心理學等幾門學科,從而為本文的選題、問卷設計與理論分析奠定了基礎。
2.2.2問卷調查法
落實各班女學生發放問卷調查表。共發放100份,收回97份,回收率為97%,有效率100%。
3.結果與分析
3.1學生厭學體育情況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喜歡和較喜歡體育課的學生分別僅占被調查對象的5%和15%,而不喜歡和不太喜歡的學生達20%和17%。那么不喜歡體育課的初中女生人數比例則高達37%。經過學生喜歡與不喜歡體育課顯著性檢驗,結果顯示初中女生厭學體育課是一種普遍現象。
3.2厭學的原因
通過對26項造成初中女生厭學因素的調查,對造成影響初中女生厭學的每一因素的調查結果(影響大小程度),都采用五級量表:即影響大的5分,較大的4分,中等3分,較小2分,小的1分,進行記分和處理。根據這些因素及其特征,筆者把其分別歸屬為學生自身特征類因素、教師特征類因素、體育課特征類因素和環境特征類因素四大類。
3.2.1學生自身特征類因素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得到學生普遍承認影響學生厭學的自身類因素有:女生的生理特點,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動機及對體育的興趣,對體育的認識,學生的運動能力,女生的心理特點,學生本人的體育成績,它們在26項影響因素中對厭學影響程度分別排在第1、18、11、3、22、10、23位。
3.2.1.1女生的生理特點
初中女生年齡一般在13-17歲之間,青春期高發育階段。身高,體重都在增加;心肺系統功能和力量都在發展,胸廓小,肺活量也小,心率快、呼吸淺,使得心血管和呼吸系統易疲勞,且女生的力量素質運動能力差;加之第二性征的出現,骨盆增寬、皮下脂肪增厚等等。以上生理特點,都為其參加體育活動帶來諸多不便。盡管被調查者把生理特點作為厭學的第一位重要的原因,但筆者認為,單純的生理特點,通常不會成為厭學的必然原因。而更主要的是學生的心理原因。
3.2.1.2學生對學習的態度、動機及對體育的興趣
學習態度動機是推動學生進行學習活動的心理動因。良好的學習態度、動機是積極學習的前提條件。當前初中女生學習體育的動機是多種多樣的:有的為評“三好生”;有的怕拖班級后腿;有的單純為了中考;有的是出于對某些體育項目的興趣。
3.2.1.3學生對體育的認識
體育認識是指人們對體育的目的、意義、作用、功能的認知程度。
3.2.1.4學生的身體素質、運動能力、體育成績
運動能力和身體素質差也是造成初中女生厭學體育課行為的主要內因,這是中學階段普遍存在的現象。身體素質好、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往往在體育課的學習活動中,容易完成學習任務,表現出較高的學習成就感,并體現出運動方面的個體優勢。而這種學習成就感和個體優勢又會把反饋作用進一步強化到學生的學習行為上。相反,身體素質差、運動能力弱的學生,因為對體育運動技術動作的分析、綜合,抽象、概括能力還比較差,在課中就常因抓不住動作的要領而產生錯誤動作。在體育課學習活動中,很難完成學習任務,而表現出很強的自卑感。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就會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認定自己的運動能力差,從而不喜歡上體育課。
3.2.1.5女生的心理特點
在心理方面,初中女生的心理特征處于不穩定和不成熟的時期,她們的情感比較內向、含蓄、敏感、自尊;在意志上表現為畏難,經受不起失敗的考驗;在體育課上表現為情感內傾、懶動、對疲勞的耐受力差,怕臟、怕曬、膽小、怕別人嘲笑、鍛煉積極性不高等現象。
3.2.2.1體育教師的工作態度
體育教學是學生與教師雙向交流、相互影響的一個動態過程。教師的態度都會通過其言行而最終得到表現,并進而影響學生的學習行為。言傳身教論就是這一道理。
3.2.2.2教師的教學風格及師生關系
教師在教學活動的雙邊關系中占主導地位。由于教師不講民主、專橫武斷不尊重學生,不平等相處,造成師生關系的緊張,學生易出現對抗性的學習行為——厭學。教師的批評處理方法不當,傷害了學生的自尊心,破裂師生感情,產生對立情緒,造成師生關系僵硬、氣氛緊張,從而使學生產生逆反的心理。
3.2.2.3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技巧、組織方式
教師的教學水平是影響學生學習體育興趣的因素之一。教師若能根據教材需要利用游戲,改變練習方法等。對于難度大的動作可采用分段練習或添加、輔助練習,降低學習的難度,從而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興趣。而現在初中體育教師的教學水平不高,對于學生的需求得不到滿足,從而削弱了學生學習動作的積極性。
3.2.2.4體育教師的素質對體育教學的影響
隨著體育事業的發展就需要體育教師在知識上不斷完善自我,充實自我,更新自我,研究一些獨特的教學訓練方法,充分發揮自己的特長,并通過優美的語言和規范的形體動作,來幫助提高學生的運動水平和能力,調動學生學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