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艷
摘要: 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片全新的領域,目前還沒有一套完美的教學模式,教學情況不容樂觀,存在許多值得深思的教學問題。作者經潛心探究,深入實踐,總結了幾點教學心得: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活動;不拘泥于既定的教學目標;上好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課和綜合評價課;注重自主性、實踐性、開放性;為上好寫作課打下基礎。
關鍵詞: 語文教學綜合性學習教學心得
綜合性學習是新課改的亮點,也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新課題。語文“綜合性”的寓意有兩點:一是聽說讀寫融于一體,尤其是把寫作與口語交際滲透于綜合性學習之中,中心內容是在綜合性學習活動中提高書面表達能力與口語交際能力;二是突出學習過程中的探究性,培養學生搜集資料、篩選信息與研究問題的能力和培養學生的人文精神。這是教學過程中不可忽視的一個重要環節,對寫作起到重要的鋪墊作用。通過較長時間的實踐嘗試,總結了以下幾點教學心得。
1.充分做好課前準備活動,注重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課前準備活動是有效開展綜合性學習活動的前提,它是學生參與活動的必要過程,這個過程其實就是準備資料的過程,它決定著綜合性學習活動開展的成效。因此,安排好課前準備過程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情況下,每次綜合性學習都要提前一個星期或者兩到三個星期布置,讓學生有充分的時間自主合作探究有關的課題。教師可以讓學生用一節課的時間上網查資料,還可以讓學生自由組合,到校內外搜集資料,并明確組員職責、活動主題、活動方式等要求,指導學生掌握查找資料、引用資料的基本方法,鼓勵學生多渠道獲取信息、收集資料,使學生逐步掌握從互聯網、圖書館、人際交流、社會生活、大自然等途徑獲取資料的方法。教師自己也應多搜集,補充學生資料中的殘缺或空白,以保證活動正常、有序地進行。
2.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育目標具有生成性、多層性,不應拘泥于既定的教學目標。
目標是在活動過程中不斷生成的,從一定意義上講,過程即目標。因此,不能把學習活動的過程僅僅當做實現目標的途徑和手段,而要發掘活動過程的教育價值。教學中要面向全體學生,關照個別差異,我們通過綜合性學習倡導的是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它是面向全體學生提出的,而不是只針對部分優秀學生。但是在實際施行過程中,由于綜合性學習經常需要學生分組自行組織活動,因此往往會出現由一部分優秀學生控制或把持局面,而相當一部分中等或中等偏下的學生處于一種旁觀的位置的現象。這樣只能提高部分優秀學生的語文素質,而不是全體學生的語文素質,甚至會加劇學生語文水平的兩極分化。因此,教師在綜合性學習中應有意識地為每一個學生提供參與探究活動的機會,尤其是要給弱勢群體以特別的關照和積極的鼓勵,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分享到探索的艱辛和成功的喜悅,對每一個學生在活動過程中的言行及時評價、激勵和督導。
3.上好學習成果的展示、交流課和綜合評價課。
每次學習的準備過程結束了,要總結、交流、分享體會和成果。教師要讓學生感受、體驗成功和收獲的樂趣,組織學生在課堂上交流學習過程中的體會和經驗,大家將學習成果以各種形式展示出來以分享、相互學習、共同進步。學生在合作、交流中,一方面能博采眾長,補己之短,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學會理解和寬容,學會客觀地分析和辯證地思考,養成良好的探究習慣。另一方面能鍛煉膽量,培養口頭表達能力及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展示成果的形式可多種多樣:參加展示的人員可毛遂自薦,也可小組選派代表;展示的模式根據活動的主題確定,可以是文字及圖片展示、情景表演、游戲、講故事、辯論、演講、朗誦、問答競賽等。
4.語文綜合性學習注重自主性、實踐性、開放性。
教師要引導學生自主設計、自主探究,發掘利用生活中的語文學習資源,讓學生自主開展活動,千萬不能本本主義,畫地為牢,越俎代庖。新教材中的語文綜合性學習具有開放性,以及面向生活、面向實踐的引導性、示例性和可選擇性等特點,它與閱讀教學有著顯著的區別,要矯正過分依賴課本和把課本的利用主要定位在閱讀教學上的傾向。如果把語文綜合性學習單元當做課文中的選文放在課堂并按部就班地進行教學,這就完全背離了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本質特點。
5.趁熱打鐵上好寫作課。
寫作是語文學科中必不可少的教學內容,它被編排在綜合性學習的最后一個環節,其目的很明確:一是在積累資料、獲取成果、收獲體會和經驗的基礎上進行寫作,使學生有素材可選、有話可說,作文有了源頭活水,寫起文章來就得心應手了。二是培養學生的語文綜合素質。因為作文最能體現一個人的語文綜合能力和語文素養。如果教師對寫作教學環節隨意或忽略了,語文綜合性學習課就是殘缺的實踐活動教學課,學生的語文素養也得不到有效的培養。因此,教師要緊跟活動課之后精心組織學生寫作文,最好是在課堂上完成。美國華盛頓一所大學有句名言:“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過了,就理解了。”學生經歷了前面的一系列活動,已經積累了不少相關話題的素材,教師只要在課堂上稍加點撥,學生的作文就水到渠成了。
總之,語文綜合性學習是一片全新的領域,是語文教學園地中一朵鮮麗的奇葩。語文教師就要充分利用好本地、本校的教學資源,不斷探索、研究、尋找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使語文綜合性學習的教學成為語文教學中的一個亮點。
參考文獻:
[1]楊明全.教師專業發展新動向新啟示.中國教育報,2006.5.9,第7版.
[2]申衛平,熊斌芳.語文綜合性學習:在生活中學習語文,2003-12-24.
[3]曹公奇.略談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6,(5).
[4]葉圣陶語文教育論集.教育科學出版社,1980.1:117.
[5]于漪.今天怎樣教作文.中學語文教學參考,200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