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南昌
摘要: 課改后數學課堂精彩紛呈,民主課堂成為學生成長的沃土,教師以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關注學生思維能力培養和數學思想方法的形成。
關鍵詞: 數學教學民主課堂探究欲望思維品質
新課改春風吹拂神州教苑,廣大師生從中受益,我通過聆聽縣城學校課堂開放周及送教下鄉教師的課,領略到了數學課堂的精彩,很受啟發。
一、民主課堂是學生成長的沃土
民主課堂摒棄滿堂灌,不是一言堂,更不是填鴨式灌注,而是充分給學生動手、動口、動腦的時間,還課堂于學生。創設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讓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以富有啟發性的提問撥動學生的思維琴弦,通過類比溝通教學讓學生體會知識的連貫性,以題組練習深化思維發展過程,鼓勵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等方式進行學習,充分發揮主體作用,教師相機引導。
二、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
好奇之心,人皆有之,那么怎樣把學生的好奇心轉化為持續的探索創新的熱情呢?當前數學課堂教學中主要呈現以下方式。
1.創設貼近生活實際的問題情境。
創設的問題情境最好能貼近學生經歷的生活實踐,讓學生在觸摸生活的“血肉”時,領略數學的“筋骨”。現代心理學認為,當學習內容和學生的生活背景越接近時,學生悅納知識的程度就越高,會自覺將抽象的概念依附具體實物和情景中去理解,令他們對學習探究過程印象深刻,同時感知數學在解釋生活現象、解決生活問題等方面的功用。例如:在教學“平面點的位置與坐標”時,讓學生討論“如何在電影院找座位”;在教學“制作扇形統計圖”時,創設“生日派對上分蛋糕”的情境;在教學“等可能事件”一課時,我這樣創設情境:“我縣氣象臺今日天氣預報:明天降雪概率為85%,明天會下雪嗎?”
2.運用多媒體教學。
由于多媒體教學具有直觀形象的特點,能將問題情境生動展示,取得良好的效果。我聽過一節課,老師在教學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時,通過播放Flash動畫:一輪圓日(圓)逐漸從海平面(直線)升起到日出海面的全過程,動態展示了直線和圓從相離、相交、相切再到相離的幾種位置關系,令人印象深刻。
3.設置懸念,點燃學生求知的火花。
懸念就是指暫時懸而未解的問題,要學完本節知識內容后才能解答或部分解答。在教學中合理設置懸念,能激起學生疑惑、驚奇、差異等情感,喚起好勝心。因為學生都迫切想知道其中奧秘,所以能使學生探索熱情維持較長時間。例如:在教學“求代數式的值”時,我設計了“猜猜你出生在幾月”游戲活動,先提出要求:“將你的出生月份乘2后加上8,再把結果乘5減去40,將最后的結果告訴老師,我會在1秒鐘內說出你的出生月份。”學生紛紛報出自己的得數,我“猜”出月份,而后以“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嗎?”引入課題。
4.讓學生在參與中成長。
生活中到處有數學,數學來源于實踐。實踐活動誘發學生學習動機,同時讓他們從實踐中獲得足夠多的感性認識,有利于上升為理性認識。教師可通過創設適宜的情境,設計操作性實驗,進行游戲活動,還可開展比一比等活動,讓學生在做中學、樂中學。例如:學習相似三角形時,可讓學生使用放大鏡觀察紙面的一個三角形,課后還可讓學生制作相似三角形。
5.運用啟發性提問叩開學生的思維閘門。
啟發性提問雖只是將學生的思維微微打開,卻能讓思維浪濤涌出,就如同找到一團線中的線頭。另外,要善用提示語言,如:“你認為應該是怎樣”“你想弄明白嗎?”等,激起思維之浪。
6.運用激勵性語言。
教師在課堂中要關注學生的閃光點,哪怕微小也要表揚,或者投去稱贊的眼神,“批評十次比不上表揚一回”。如“聰明賽過曹沖”、“你真棒”、“看誰表現最棒”、“看誰能向他學習”,這些話語中無論是直接的表揚還是含蓄的期盼,都能讓學生的心靈感受到一絲暖意,有助于學生積極心態的樹立,增進師生關系的融洽。
三、教法靈活,關注學生數學思想形成和思維品質提高
1.運用題組教學。
對數學中的命題進行合理變動設置練習,一種是將原題的條件或結論進行變動或加深。例如:判斷函數y=x ,x∈(0,+∞)的單調性;變式1:判斷函數y=x ,x∈(-∞,0)的單調性;變式2:判斷y=x 的單調性。另一種是將原題中特殊條件改為具有普遍性條件。變式數學使學生學習時不只是停留于事物表象,而學會全面本質看問題;變式數學使一題多用,多題重組,給人一種新鮮靈動之感,喚起了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2.進行一題多解訓練。
對同一道題,使用不同層次的知識也能使問題得到解決,得出同樣的結論或答案,這就是一題多解。加強一題多解練習,可以拓寬學生思維廣度,使知識結構系統化立體化,又能使學生將多種知識融會貫通,明了各種知識間的聯系。比如,在證明有些幾何命題時,既可通過添加輔助線來證明,又可用三角知識來證明。
3.同一范疇的不同概念采用類比教學。
例如在教學二次函數時,就可以類比一次函數來教學。先出示半徑為r的圓面積是s=πr ,然后提問:這是一次函數嗎?學生很自然會回憶一次函數的表達式并作出判斷:不是。追問:為什么不是?既然不是一次函數,那又是什么呢?很自然地導入新課。在后繼教學過程中,可以繼續類比畫一次函數的圖像方法來學習二次函數的圖像。
4.讓學生學會數形結合解決問題。
著名數學家華羅庚指出:“數無形時不直觀,形無數時難入微。”確實如此,數與形是數學中不可分割的兩部分,若結合兩者來分析和解決問題,則既直觀又全面。例如:正負數與數軸,數對和點的位置,一次函數與直線,二次函數與拋物線。
5.鼓勵學生提出問題,培養問題意識。
愛因斯坦曾說:“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為什么這樣認為呢?因為學生有疑問,才會去思考,才能有所創新,同時,我們只有通過仔細觀察和比較,才能發現并提出問題,而這些素質也是創新所需要的。
課改中數學課堂上呈現出來的這些特質,給我指明了今后實踐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