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靜
中等職業學校的學生大多數是在升高中無望的情況下走進職業學校的,所以普遍存在知識淺,底子薄,缺少學習熱情,畏難厭學的問題。隨著學習生活由普通教育向職業教育的轉變,發展方向由升學為主轉向就業為主,學生們對語文的學習更加沒有興趣。如果按照普通高中的教學方法來對職高的學生進行教學,會使學生更加厭學。所以職高的語文教學手段和方法必須有別于普通高中的教學方法,要有自己的特色,要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自主地去學習。
一、激發動機,創造情境,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動機是一切學習的動力,是推動學生學習的主觀因素。好的教學情境會活躍課堂的教學氣氛。因此,在教學中應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變“要我學”為“我要學”。比如我在講《隱形的翅膀》的時候,首先放一首張韶涵的歌曲《隱形的翅膀》,讓同學們一起唱,這樣一開始就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而且在唱的同時就復習了一遍文章。另外讓同學們說一說如果自己有一雙隱形的翅膀會怎么樣,大家都非常積極主動地發言。整節課下來,同學們的積極性、主動性都非常高,教學效果也非常好。
二、結合專業特點,針對個體差異,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法。
職業學校有著雙重教學任務,在激發學習興趣方面,許多教師在學生入學時及日常交談中經常對學生進行文化課學習重要性的教育,幫助學生認識基礎課和專業課之間的關系。耐心教育固然重要,但根據學校性質和專業特點,只要注意了解專業課的內容和特點,并發掘文化課和專業課的彼此聯系,將二者有機地結合起來,就能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給幼師專業的學生上課,就應注重培養學生親和力、表達力和想象力,充分發掘學生的長處。如選取一個有故事性的文章,選一個伴奏的學生,選一個旁白的學生,再選幾個學生分別扮演文章中不同的角色,讓學生利用唱歌和跳舞的方式表達文章的內容。這樣不但能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還能充分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他們的閱讀能力和表達能力。
三、開展多樣的興趣活動,采用多媒體教學,營造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職高生好動,因為他們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也沒有很好的自我控制能力,所以上課時他們喜歡做小動作、講話等。在上課過程中,教師因勢利導,引導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興趣活動,讓學生感受到課堂的快樂,進而激發學習興趣。例如,在教《竇娥冤》一文時,因為這篇課文是元代雜劇,不少學生看不懂課文內容,于是我讓學生自愿來分角色進行課本劇的表演,看完表演后,他們對課文內容就有了大致的了解。我又引導學生理解人物形象,學生們對竇娥發下的三樁誓愿提出許多問題并展開討論,課堂氣氛非常活躍。
另外,豐富、形象、便捷的多媒體教學越來越成為教師們的最愛。教師的講解和多媒體手段的有機結合,能突破時空界限,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化抽象為具體,使教學形式多樣化,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將多媒體技術運用到語文課堂中,更容易使學生進入特定的情境之中。例如我在教《林黛玉進賈府》一文時,感觸頗深。這篇課文選自我國古典名著《紅樓夢》第三回,文章篇幅較長,大多數學生不愿意閱讀課文,于是我收集了大量與課文有關的圖片及視頻,精心設計課件。上課時,學生觀看了圖片和視頻后,自覺地品讀課文,積極參與討論,師生配合默契。
四、重視課外活動,開闊學生視野。
語文課外活動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有如下內容:①課外閱讀,主要是推薦有益讀物,即報紙雜志上適合學生閱讀的文字,提示閱讀方法;②課外聽說,指導學生舉辦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朗誦會、短劇演出、影視欣賞;③課外寫作,指導學生觀察,寫日記、周記、隨筆、筆記,辦黑板報、墻報、手抄報;④組織學生參觀訪問、社會調查等活動。語文老師在上述活動中要善于發現、珍惜、培養學生的興趣,并予以正確引導。職高學生,精力旺盛,新奇、有趣的事物,都會好奇心,從而對這些事物產生廣泛而強烈的興趣和求知欲。因此,教師要充分利用語文課外活動,積極創設意境,調動學生思維,增加其興趣的廣度,增強其興趣的持久性,努力發揮其有效興趣。積極參加開辟語文的第二課堂,有利于發展學生的興趣愛好,豐富知識,開闊視野,增長聰明才智。對于學生中流行的追星、追時尚、愛看偶像劇而不愛看名著的現象,我們大可不必視之為洪水猛獸。我們為何不放下架子,試著去了解一下這些東西呢?如果老師不是簡單地呵護學生,而是在了解之后適當讓學生去閱讀莎翁的原著,那效果不是更好嗎?追星時如能看到那些明星在光彩背后的汗水與努力,那追星又有什么不好呢?
激發語文學習興趣并非朝夕之間便可達到的,我們要正視學生的實際,從職業教育的特點出發,積極探索教學捷徑,才能激發學生對文化課的學習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