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菊芳
用數形結合法解題簡單、直觀,往往使我們能迅速得到問題的正確結論,而用此法的關鍵是充分利用條件,畫出與之匹配的圖形,否則容易造成錯解.下面我們來“診斷”一道高考改編題的解答.
已知函數f(x)=ax +bx+c(a>0),α,β是方程f(x)-x=0的兩個實數根,且滿足0<α<β< .若x∈(0,α),則下列各式中①x
分析題目,我們自然想到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去解決:將α,β視為y=f(x)與y=x兩函數圖像的交點橫坐標.由于β>α>0,可畫出圖像:當x∈(0,α)時,由圖知f(x)>x,f(x)>α,則選①②.
結論看上去好像一目了然,但是用比較法來考慮時卻出現了與②截然相反的結果.
由于α,β是f(x)-x=0的兩實根,f(x)-x=a(x-α)(x-β),則f(x)=a(x-β)(x-β)+x.
于是f(x)-α=a(x-α)(x-β)+x-α=(x-α)(ax-aβ+1).
由于0<α<β< ,x∈(0,α),則aβ<1,x<α,得f(x)<α.顯然邏輯推導無懈可擊,那么數形結合法問題出在哪兒?仔細推敲條件,不難發現0<α<β< 這一條件未充分利用,那么它對圖形會產生限制嗎?讓我們來研究對稱軸與α的大小關系.
由韋達定理知:α+β= ,αβ= ,于是b=1-aα-aβ,c=aαβ
比較對稱軸- 與α:- -α=- =- <0
所以- <α,且f(α)-c=α-aαβ=α(1-aβ)>0,即f(α)=α>c,再作出圖像得,當x∈(0,α)時,α>f(x).
=- =- <0,即- < ,然后正確畫出圖像得到結果.
由此可知,某些數學問題的條件內涵豐富,我們不能根據陳舊的解題經驗想當然地畫出圖形,而需要對條件深入探索,抓住“弱信息”,合理聯系相關知識去剖析才能正確求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