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瑞均
摘要: 在當今英語教學改革中,培養學生主動性十分重要。教師應從學習興趣、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學習目的等方面培養適應將來社會發展的人才,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 英語教學學習主動性培養途徑
英語教師在課堂上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主動性是非常重要的。從英語學習入門開始,興趣當然是至關重要的,但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養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可以使學生終身受用。主動學習出自托爾曼的認識學習實驗,即認知范式理論,這一理論要求學習者作為積極的參與者出現,學習不是機械地記憶信息,而是理解信息的過程。
一、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保持學習的動力。
學生在初學英語時都會感到新奇,對學習有一定的興趣,但缺乏意志和毅力,興趣容易因困難和乏味而轉移和中斷。只有不斷地激發他們學習英語的興趣,才能保持他們學習的動力。
上課時,教師直觀、生動、形象地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要了解學生心理,利用英語初學者活潑好動、好奇心強、善于模仿等特點,把游戲、唱歌、謎語、繞口令等運用到英語教學中。例如:在學過Whats in...There is/are...句型后,我安排了猜測活動:一個學生手拿一個里面裝有幾種物品的盒子,向其他同學發問:Whats in this box?Guess please!學生可以用There is/are...或Is /Are there...?進行猜測,每人五次機會,先猜對者可以得到小獎品,并給予掌聲祝賀。這樣,學生感到輕松愉快,在娛樂中復習鞏固了所學的知識。
二、教給學生有效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學習英語要有正確科學的學習方法,才能事半功倍。教師的職責不僅僅是傳授正確的知識,更重要的是指導學生如何學習,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幫助他們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由一開始的被動學習變為主動學習,由“要我學”變為“我要學”,從而真正體會學習帶來的樂趣。如英語基礎知識——單詞的學習和記憶,要注意重復和歸納,教給學生基本的構詞法或分類總結法等。例如,有一部分單詞是在詞根上加上前綴或后綴而成的,如-er或-or加在動詞后表示實施此動作的人,work是動詞,“工作”,而worker是名詞,“工人”;invent是動詞,“發明”,名詞“發明家”是inventor。這類單詞很多,學生可以通過此法擴大詞匯量。再如:記憶可數名詞的復數形式,其中以字母o結尾的單詞有些加-s,有些加-es,學生記住這樣一句話:“英雄(hero)愛吃西紅柿(tomato)和土豆(potato)”就很容易將這三個單詞區別開來,句中三個名詞都是加-es構成復數形式。
通過這樣的學習,學生會在枯燥的英語單詞學習中找到樂趣。當然,隨著學習內容的增加,教師要鼓勵學生自己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和歸納,找出適合自己的有效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效率,增強自主學習的自信心。
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學生學習的自覺性。
良好的學習習慣的養成,對增強學習效果起著極大的促進作用。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要特別注意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使他們具有自主學習的能力,為他們的自我發展奠定基礎。好習慣的養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而是一個曲折復雜的過程,但一經養成就會轉化為學生的自覺行為,使他們終生受益。初中生自制力較差,教師對學生學習習慣的訓練要有強制性,必須持之以恒。要讓學生明白,只有經過長期刻苦的磨煉才能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過程中,我經常介紹一些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對課前、課中、課后做具體的指導和要求,例如課前做好預習工作,讀熟所有生詞、熟悉課文內容,在有疑問的地方做上記號。課堂上要專心聽講,認真做筆記,尤其專注于自己有疑惑的地方。課后寫作業之前一定要進行復習,在弄懂所學知識后獨立完成作業,不能邊翻看課本邊寫作業。良好的學習習慣還包括課外延伸學習,每周要閱讀一定量的課外文章,擴大詞匯量,掌握閱讀技巧,提高閱讀速度,增強閱讀理解能力,達到綜合運用英語知識的目的。有了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習英語就如魚得水,困難迎刃而解。
四、對學生進行學習目的的教育。
明確的學習目的和良好的學習動機是學好英語的重要保證。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教育學生明確學習目的,正確認識自身在學習中的作用。在平時的教學中,要讓學生明白:掌握一定的英語基礎知識,才能通過英語這一橋梁借鑒、利用外國的先進科學技術和文化,把我國建設得更加富強和美麗。我國改革開放不斷深入,與世界各國的貿易往來越來越頻繁,英語作為一門國際性交際語言,將會被越來越廣泛地使用。英語的實用價值遍及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和前程。學生明確了學習英語的重要性之后,就能積極地配合老師,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五、及時給予學生指導和幫助。
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指導作用是不可缺少的。在學生遇到困難時,教師要及時提供幫助,進行必要的指導和鼓勵,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例如在做閱讀理解時,教師要教給學生必要的方法,首先快速通讀短文,了解文章大意,然后細讀文后題目,帶著問題去讀,邊讀邊捕捉文中與問題相關的信息點。在現代教育中,只有會學習的學生、主動學習的學生才能得到自主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跟上時代的步伐,為將來的成功奠定堅實的基礎。
未來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識丁的人,而是不會學習的人。一個人如果愿意自學、勤于自學,就會走向成功??梢姡瑢W會學習、會主動學習的人,才能不斷獲取持續發展的動力,適應不斷變化的社會。因此,教師必須以發展學生的主動思維為宗旨,著力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全面提高學生素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