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淑歡
信息技術發展速度是非常快的,但是缺少現成的教學方法供我們借鑒,因此樹立科學的教學觀念,探索新型的教學方法,培養具備一定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以及深入學習信息技術能力的學生,是信息技術教師刻不容緩的責任。根據學科特點,探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提高課堂整體教學效率是中學信息技術課面臨的一個迫切而又艱巨的任務。我結合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看法:
1.創設情境
良好的情境,是學生產生興趣,產生聯想的物質基礎。在課堂教學中,充分利用情境教學,能起到舉一反三、融會貫通的目的。我在教學回收站時,放了一段動畫,動畫的內容是一個同學在畫畫,突然一個小伙伴來找他,他便出去了一會兒,這時媽媽進來以為桌子上是一些沒有用的東西,就把它扔到垃圾箱中,他回來之后發現自己的畫不見了,急著問媽媽,媽媽趕快從家里的垃圾箱中把他的畫找了出來,并說幸好還沒有扔到外面,要不然被收垃圾的收走了就找不回來了。小小的動畫激發了學生的興趣,隨后我設置了幾個問題:(1)回收站是做什么用的?(2)放入回收站的文件能恢復嗎?(3)清空回收站是什么意思?(4)回收站是硬盤上的一塊區域還是內存中的一塊區域?(5)回收站的大小能改變嗎?學生通過比較、討論,很快就解決了問題,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的。
2.類比遷移
教師通過類比讓學生以自己原有的知識經驗為背景,對新知識進行認識,從而建構自己的理解,也就比較容易掌握新知識。例如在講授計算機硬件結構和工作原理時,把它與工廠生產進行類比,調度室相當于控制器,生產車間相當于運算器,倉庫相當于存儲器,原材料購進相當于輸入設備,成品運出相當于輸出設備,調度室對原材料和成品的需求進行規劃,安排生產、儲存、運輸;相當于控制器對輸入輸出設備進行控制,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和數據到運算器中進行運算,再把運算結果存回存儲器,需要時從存儲器中取出運算結果送往輸出設備。學生通過比較,找出了相似性,對以后知識的遷移產生了積極的作用。
3.引導觀察
我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是通過對一個個對象的認識實現的。在教學中,對Windws中不同元素進行類似的處理,有利于學生對各種操作對象統一認識,形成一套完整的知識結構體系。例如在文件類型教學中,我把文件比作不同種類的動物或植物,不同動物的屬科不同、秉性不同,文件也可以看成一個對象,有文件名、文件類型、大小、最后修改的日期時間、圖標、打開的應用程序、只讀、存檔、隱藏等屬性,不同植物生長的環境不同,不同動物的巢穴不同,不同類型的文件要有相對應的應用程序窗口才能打開。在教學中,多讓學生仔細觀察,發現不同文件類型的圖標和擴展名不同,它的內容也不同,再打開各自應用程序窗口,讓學生完全明白不同文件處理的對象(文字、聲音、圖形、圖像、影像、動畫等)是不同的,使學生對不同對象有一個完整的認識,培養了循序漸進地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4.自主探究
自主學習基礎理論知識的傳授依靠教師,實踐操作則需要學生自行解決,在教學中設置相關任務,通過自主操作、集體討論解決問題,這是信息技術課教學常用的方法。例如在Word文字處理綜合練習時,教師可以事先打出一篇文章,設置相關問題,如標題的排版、文字的修改、段落的連接、分段、段落調整、段落排版、調整字間距和行間距、設置打印頁面,等等,讓學生通過上機,依靠集體力量,自行討論解決任務。也可以拿一張已排版好的較為復雜的文章或表格,讓學生盡量做到與樣文或樣表一致,自主完成的作業就是自己的一件作品,使學生產生一種成就感和喜悅感,激發進一步學習電腦的興趣。這種方法更能讓學生主動自主學習,充分發揮主動性和積極性。
5.拓寬認知
促進發展信息技術課更主要的是培養學生利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所以,教師應當在原有知識基礎上,充分利用現有工具軟件進行拓寬知識面教學。信息技術課本中的知識畢竟有限,而實際應用是無限發展的,軟件的開發應用日新月異,能否利用工具軟件進行加工處理所需信息是能否培養學生素質的重要體現。如圖形圖像的制作、聲音文件的處理、簡單動畫制作、網頁制作、防毒殺毒等,拓寬這些知識面對學生的發展能起促進作用,因此,教學中要穿插工具軟件教學,如看圖軟件Acdsee,豪杰圖像瀏覽器,圖形圖像處理軟件畫圖,PhotoShop,動畫制作軟件Flash,視頻播放器MediaPlay,防毒殺毒軟件,等等。教學中不要求面面俱到,只要能讓學生對各種對象處理有一個了解就足夠了,這些工具軟件的學習不僅不會給教學效果帶來不利,反而能鞏固所學知識,促進各種基本操作及應用能力的發展。
當然,教無定法,貴在得法,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以學生為主體,以操作技能培養為主線,充分發揮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學生在實踐中嘗到成功的快樂,這是信息技術教學的關鍵所在。
參考文獻:
[1]胡連峰,陳小梅.淺議信息化教學設計[J].安徽教育學院學報,2005,(6).
[2]吳立桅.如何上好初中信息技術課.青年文學家,2010,(7).
[3]劉子中.信息技術課教學之我見.西大職教,2008,(7).
[4]蔡軍星.新課標下初中信息技術課教學策略探討.成才之路,2010,(15).
[5]郭輝和.新課改理念下信息技術課堂教學模式探究.實驗教學與儀器,2007,(1).
[6]崔金華.信息技術課創新思維的培養[J].中小學電教(下半月),2010,(1).
[7]莫卿.信息技術課教學素材的就地取用[J].現代教育科學(中學教師),2010,(1).
[8]王浩宇.信息技術課教學七法[J].基礎教育研究,2010,(1).